■宋婷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著力建設幸福龍江的目標要求,這是黑龍江振興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必須立足黑龍江發展實際把準建設幸福龍江的著力點,在做大幸福產業、集聚幸福動能、筑牢幸福底線、拓展幸福空間中不斷提升龍江人民的幸福指數。
幸福龍江是發展出來的,要靠產業來支撐。要把黑龍江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給現代農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不斷夯實幸福龍江建設的物質基礎。
一要著力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加強企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推動校企共建現代產業領域國家實驗室,大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努力推進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實施校企科技成果產業化聯動,促進科技資源向產業聚集。推動實現多數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多數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多數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多數研發資金來源于企業;多數職務發明專利出自企業;多數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來源于龍頭企業。
二要重點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實施現代農業振興計劃,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推進規模化、數字化、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積極發展高品質、高附加值農產品,做優叫響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建設全國最大的綠色糧倉、綠色廚房,讓龍江人民盡享綠色生活、環保生活。
三要不斷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持續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形成質量引領、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向資源開發和精深加工要發展,加快推進產業向中高端邁進,不斷賦能升級傳統優勢產業。加快推進信息服務、現代金融、現代物流、服務型制造等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高端化延伸,不斷推動服務業結構優化。
幸福龍江是奮斗出來的,要靠各類人才來支撐。要立足黑龍江省人才發展和需求實際,努力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打造政治過硬、本領高強、適應黑龍江現代化建設要求的干部人才隊伍。
一要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落實新時代好干部標準,把政治標準放在首要位置,嚴把廉潔自律底線,形成選人用人靠黨性、靠工作、靠品行、靠公認的風氣,以正確用人導向引領干事創業導向,推動廣大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注重群眾公認,把那些平時工作中任勞任怨、關鍵時刻能夠沖鋒陷陣、危難時刻能夠挺身而出的優秀分子、模范黨員第一時間選拔出來,委以重任。堅持能力導向,把那些綜合素質能力強,實踐中組織公認、群眾公認的會干事、能干事、善做事的領導干部選任到合適的崗位上,讓他們成為推動發展的帶頭人、服務群眾的貼心人。
二要健全完善干部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年輕干部發現儲備、培養鍛煉、統籌配備、管理監督常態化工作機制,讓優秀年輕干部經磨礪、長才干、擔重任。健全干部考核評價機制,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績考核,加強對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工作專項考核,推動干部能上能下。健全干部關愛機制,深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既要嚴管也要厚愛,完善容錯糾錯免責機制,讓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成為龍江干部的鮮明特質。
三要推動人才高質量發展。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著力解決人才流失、創新人才偏少的問題,全方位培養、引進、留住人才。貫徹落實人才振興政策,創新人才管理、評價、流動、使用和激勵機制,充分向用人主體授權,積極為人才松綁,努力破除束縛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的體制機制障礙,打造暖心感人、拴心留人的人才環境,讓更多優秀人才匯聚龍江、扎根龍江、建功龍江。
幸福龍江需要有強大的社會保障體系,需要科學政策來兜底。公平正義,是幸福龍江的應有之義,建設幸福龍江就是要解決黑龍江發展不夠平衡不夠充分、群眾的生活質量不夠高、生活環境不優化的突出問題,從而保證龍江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一要增強區域發展的平衡性。要堅定不移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立足龍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落實區域振興計劃,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動力系統。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培育壯大立縣興縣特色主導產業,謀劃開展好“萬企興萬村”行動,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域,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推進黑龍江墾區、林區與屬地融合發展,增強城鎮綜合承載和治理能力,提升城鎮服務功能和城鎮化率,保證在墾區、林區改革中群眾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二要加強重點基礎設施建設。要立足百姓出行需求,完善全省高速鐵路網,加強沿邊鐵路建設,推進市地高速公路全連通,優化航空運輸布局,提高水運航道干支銜接和通暢水平,構建現代化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持續推進電網建設,高標準建設城市配電網,保障城鄉居民的用電安全,滿足百姓的基本用電需求。推動城市更新行動,加快老舊管網更新改造,增強防災減災、應急救援能力,加速5G基站、數字平臺、大數據中心、云計算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能城市,讓城鄉區域發展更協調更充分,讓龍江人民生活更方便、更舒適、更美好。
三要做好保民生促就業工作。完善多渠道靈活就業的保障制度,健全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鼓勵有技能人才創業,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工作,讓各方面就業人員各得其所、安居樂業。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倍增行動,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深化企事業單位薪酬制度改革,讓龍江人民過上越來越幸福的生活。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監管,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兜牢底線。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實現教育更加公平,打造幸福課堂、幸福校園、幸福教育。推進醫療體制改革,有效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和持續增長,優化生育政策,著力解決好“一老一小”等民生問題。

每月25日,雞西市城子河街道社工站固定開展“幸福從頭開始”為社區老人義務理發活動 (圖片由黑龍江省民政廳提供)
幸福龍江要靠有效的治理來實現。要通過黨建引領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通過黨員干部能力作風轉變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通過推進基層治理創新不斷拓展龍江人民的幸福空間。
一要強化黨建引領。健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分類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開展各領域基層黨建示范創建,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發揮普通黨員在治理網格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完善黨員基層治理責任制,推進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向基層報到制度,合理有序參與基層治理、志愿服務。在重大突發事件特別是疫情防控工作中,按照屬地原則有序規范黨員下沉基層、服務基層,真正實現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崗位就有一份貢獻。
二要提升能力作風。堅持把改進干部作風作為建設幸福龍江的重要保證,推進能力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弘揚新風正氣。強化黨員干部業務能力培訓,創建學習型機關,加強干部掛職鍛煉,全面提升干部服務群眾的能力本領。堅持“三嚴三實”,全面落實“五細”要求,大力倡導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切實做到“六要六不要”,爭做埋頭苦干的真把式、雷厲風行的快把式、追求卓越的好把式。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堅決摒棄“官本位”意識,嚴厲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為基層減負。
三要創新基層治理。推進全省數字政府建設,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積極探索“數字化+網格化”基層治理新模式,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提升社區(村)管理和服務水平,持續打造龍江幸福社區。要學習借鑒“楓橋經驗”“吹哨報到”“最多跑一次”等基層治理的典型經驗,弘揚新時代“東萊精神”,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努力將矛盾解決在萌芽、化解在基層。通過政府招標方式有序引導各類經濟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發揮專業組織的治理優勢,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有序引導社區(村)志愿服務,實現社區有志愿服務站、村屯有志愿服務隊,讓志愿服務在基層遍地生花、溫暖人心、彰顯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