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猛 李 淼 花劍章 本刊記者 何 亮 付毅飛

3月29日17時50分,我國首型固體捆綁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改(以下簡稱長六改)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進一步完善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型譜建設。
在一系列技術新突破中,除首次實現了我國運載火箭領域固液發動機的“跨界合作”,長六改運載火箭通過無人值守技術完成后續的發射流程,通過智能健康診斷系統保證發射任務萬無一失,共同為長六改一飛沖天筑牢安全屏障。
距離長六改首飛還有4小時,在測控發射大廳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以下簡稱八院)長六改試驗隊員正在有序推進火箭發射前的各項加注以及測試工作。
與以往運載火箭發射不同,此時,前端塔架上所有操作人員早已安全撤離,火箭發射前的所有工作都將通過測控發射大廳實現遠程控制。這就是長六改火箭無人值守技術帶來的發射場景。火箭點火指令發出,火箭二級加泄連接器、整流罩連接器瞬時脫落,火箭一飛沖天,八院抓總研制的長六改運載火箭首次無人值守技術完美亮相。
長征六號改火箭無人值守技術實現了我國在運載領域的三個“首次”:首次采用自動對接加注技術,可實現遠程全流程推進劑自動加注;首次采用零秒脫落技術,火箭箭地連接器在起飛瞬間自動脫落;首次實現推進劑加注開始后,發射場前端無人員值守,有效保障了火箭發射任務的安全性。
“‘力氣大’,可以保證連接器脫落后將其快速收回至塔架,防止隨‘風’飄動對火箭起飛造成影響;‘接觸柔’,相當于給連接器配備了‘緩沖防護墊’,減小回收的沖擊力,避免撞壞產品本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長六改副總設計師張亮說。
固體發動機雖然工作可靠、使用維護簡單,但卻存在一旦點火就無法實施緊急關機的情況。相反,火箭芯級采用的液體發動機則可以通過緊急關機系統實現關機。因此,在固體助推器點火為長六改火箭提供強大起飛推力前,需要對火箭芯級液體發動機的健康狀態進行診斷,在確保芯級發動機健康無虞的前提下,固體助推器才執行點火程序。
如何在發射前為火箭發動機做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八院長六改火箭的設計師們為火箭芯一級的液體發動機配置了一位“健康管家”——發動機健康診斷系統。設計師介紹,這個管家有“快、準、穩”三個特點。
發動機健康診斷系統在芯級發動機點火后開始工作,此時固體助推器尚未點火產生強大的起飛推力,4個助推器的重量可以將整個火箭牢牢固定在發射臺上,留給健康診斷系統進行快速診斷的時間僅有0.3秒。
此前,我國的液體運載火箭的緊急關機系統通常設置在地面機柜中,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地面設備可以發出關機指令,但是這次長六改火箭的設計師們把這套系統搬到了火箭上。這個經集成化、小型化設計后的系統,雖然僅有一本B5書的大小,但其本事卻不可小覷。
在芯級液體發動機點火后的2.5秒,健康診斷系統進入發動機診斷窗口;2.5—2.8秒,在短短的0.3秒內,這位“健康管家”會在前期收集的大量數據基礎上,對發動機的健康狀況進行診斷:若監測到發動機存在問題,要在須臾間完成故障發動機自動緊急關機,確保固體助推器不再執行點火程序。
此外,長六改在國內首次采用伺服系統在線故障診斷與自適應重構技術,火箭飛行過程中,當某臺伺服機構出現故障時,智能“大腦”會根據自我診斷后的結果,重新進行計算并分配控制指令,實現火箭飛行的智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