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龍躍梅

近日,丹霞呵叻蛛、丹霞鐵馬鞭、丹霞鐵角蕨、東方卷柏4個新物種先后正式發表,再次刷新世界自然遺產地廣東丹霞山物種紀錄。
丹霞山位于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境內,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風景區、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景區和世界自然遺產地。據不完全統計,從山頂到山腳,再到鄉村,丹霞山有20多種生境類型,已調查野生維管類植物1700多種,大型真菌300余種,昆蟲1400余種,鳥類、兩爬和哺乳動物400多種。地理學家和生物學家在這里發現了“丹霞梧桐”“丹霞蘭”“丹霞小花苣苔”等20個特有物種。
生物多樣性是檢驗生態環境好壞的一項重要指標,丹霞山為何能成為眾多動植物生存繁殖的王國?
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一群被觀鳥者稱為現實版“憤怒的小鳥”——短尾鴉雀被發現在丹霞山的天空自由翱翔。
在丹霞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面開展春季野生動物的監測工作中,由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王英永組織的春季鳥類調查活動有了新發現:首次觀測到成群的短尾鴉雀。
短尾鴉雀間斷分布于我國大陸華東至華南地區和云南及中南半島東北部,為不常見留鳥,在2021年調整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錄中被列為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短尾鴉雀主要棲息于低矮濃密的竹林灌叢中,極其活潑好動,其多結小群在竹林中快速移動,常常一閃而過,盡管在浙江、江西、福建和廣東等地時有報道,但至今沒有一地有穩定可見的居群。
在近期丹霞山春季鳥類調查期間,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鳥類調查隊在保護區內多條樣線記錄到短尾鴉雀。其中,有些樣線在一次調查過程中可以數次見到求偶過程中的短尾鴉雀小群,或者剛剛求偶成功的成對短尾鴉雀。
結合以往的調查記錄,專家團隊負責人表示,短尾鴉雀在丹霞山的分布面積很有可能覆蓋了整個保護區,屬于比較易見鳥類,種群數量較大。
至此,丹霞山記錄鳥類19目61科242種,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種,二級保護鳥類39種。
鳥類集聚在丹霞山,因為這里有著不一般的“天空”。
南嶺是地球同緯度最大的綠洲和物種寶庫,如果把南嶺比作翠綠的翡翠,那丹霞山就是翡翠皇冠上的一顆紅寶石。廣東丹霞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南嶺南麓的一個山間盆地,總面積292平方公里。
據推測,距今1.4億年至7000萬年間,丹霞山區是一個大型內陸盆地,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四周山地強烈隆起,盆地內接受大量碎屑沉積,形成了巨厚的紅色地層;距今7000萬年以后,地殼上升而逐漸受侵蝕。距今600萬年以來,盆地又發生多次間歇上升,平均大約每萬年上升1米,同時流水下切侵蝕,丹霞紅層被切割成一片紅色山群,也就是丹霞山景區。
丹霞山屬南嶺山脈南坡,是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性濕潤氣候,億萬年來受南嶺山脈的庇護,保留了大量原生物種。在292平方公里的丹霞盆地里,峰林叢立溝谷密布,擁有多樣化的生境類型和生態系統,區域內“孤島效應”“熱島效應”明顯,物競天擇,在漫長的適應性演化過程中,發育形成了獨特的生物區系,成為全球最令人矚目的生境棲息保護地之一。
科學家推測,丹霞山是億萬年前南嶺山麓地質劇變時期的物種避難所,因而留存下許多全球極小種群,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因丹霞山區域復雜特殊的生境中變異分化衍生了許多神奇的特有物種。

這里從山頂到山腳,有野生維管類植物1700多種,大型真菌300余種,昆蟲1400余種,鳥類、兩爬和哺乳動物400多種。這里新物種頻現,不斷刷新物種紀錄。這里,為何能成為眾多動植物生存繁殖的王國——
近年來,丹霞山已發現20余個動物、植物和菌物新種,且大部分新物種僅在丹霞山或丹霞地貌區生存。尤其是,隨著丹霞梧桐、丹霞蘭、丹霞柿、丹霞小花苣苔等一系列新物種的發現,極大地提升了丹霞山生物多樣性的特殊地位和珍貴價值。
丹霞呵叻蛛的發現團隊來自湖南師范大學,他們在丹霞山砂巖壁凹陷處發現的這種大長腿蜘蛛不僅是新物種,而且目前還確認是亞洲特有種。
據該團隊介紹,丹霞呵叻蛛屬于幽靈蛛科呵叻蛛屬新種,目前該屬種全世界共報告了48種,在丹霞山發現它的蹤跡,再次說明丹霞山生態環境的優越性,是蜘蛛、昆蟲和脊椎動物們最安全的棲息地。
中山大學凡強博士和團隊則在丹霞山發現了丹霞鐵馬鞭和東方卷柏。數十年來,他們觀察到丹霞山的地貌多樣性賦予了植被類型多樣性,推斷在幾乎沒有人類干擾的丹霞山各山峰頂部、溝谷深處和絕壁上,一定會有地質劇變后保留下的孑遺物種。據此,該團隊想方設法深入無人區,攀絕壁下深谷,在這些極為原生態的特殊棲息地中發現了多個新物種的線索。
據推測,隨著對丹霞山生物多樣性系統調查的深入開展,丹霞山的動植物物種總數將突破4000種,特有物種預計將達到50種以上。
如今的丹霞山,正在全力推進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深入有序開展地質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科學價值調查和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