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紀委監委
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的重要講話強調改進干部作風,要勤于學習、敢闖新路、求真務實、清正廉潔。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建設“六個龍江”目標愿景,其中勤廉龍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指向性引領性目標,是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要保證。紀檢監察機關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力量,要自覺將紀檢監察工作融入勤廉龍江建設,堅持不懈把全面從嚴治黨推向縱深,更好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助力營造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勤為政要、廉為政本,勤政廉政是基本要求、更是政治要求,必須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精準有力的政治監督,推動全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真正把“兩個確立”轉化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自覺。要監督強化理論武裝。緊緊圍繞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督促各級黨組織堅持和完善黨內學習制度,推動黨員干部深學細悟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和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督促黨員干部堅決杜絕“七個有之”、做到“五個必須”,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推動黨中央及省委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將履行監督第一職責與服務發展第一要務緊密結合,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開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專項監督,緊盯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跟進監督,聚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強化監督,深入落實“四個體系”要求,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要凈化優化政治生態。認真落實省委《關于深入推進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建設的意見》及《黑龍江省政治生態建設成效考核辦法》,協助推動黨委抓好政治生態建設,強化管黨治黨責任落實,強化日常分析研判,強化考核問題整改監督,推動全省政治生態建設工作走深走實。
腐敗是阻礙黑龍江振興發展的最大“絆腳石”,是政治生態最致命的“污染源”。建設勤廉龍江,必須清醒認識腐敗問題的頑固性危害性,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把“全周期管理”方式貫穿反腐敗斗爭全過程,堅決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肅清流毒,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要堅決懲治重點領域腐敗。保持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自覺把反腐敗放到黑龍江振興發展大局中部署推進,深化金融、國企、高校、政法以及糧食購銷、開發區建設、水利工程等領域腐敗治理,嚴肅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嚴肅查處經濟風險背后的腐敗問題,堅決斬斷權力與資本勾連紐帶。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持追逃防逃追贓不停步,加強新選拔干部和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堅決把腐敗增量遏制住、把腐敗存量清除掉。要發揮查辦案件治本功能。深化以案為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邊查處案件、邊發現問題、邊剖析原因、邊提出建議、邊督促整改,對典型案件一案一總結、一案一宣講,推動發案地區和部門把正風肅紀反腐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貫通起來,對自身政治生態狀況進行深入分析、集中整治,做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要常態化長效化防范治理腐敗。加強對履職用權的全環節監督、對公權力運行的全流程了解、對黨員干部成才成長的全時段關注,不斷前移反腐防線,著力減少腐敗機會,源頭壓縮腐敗空間。深化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深入開展政德、紀法和家風教育,分層分類開展警示教育,杜絕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讓干部時常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增強拒腐防變免疫力。
建設勤廉龍江,好作風是關鍵。必須堅持黨風黨紀一起抓,堅持改作風與樹新風一體推進,推動黨員干部以好作風奮進新征程、再創新輝煌。要馳而不息糾“四風”轉作風。嚴肅查處享樂之風奢靡之風,深入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防范由風變腐、由風及腐,堅決清除隱藏在人情往來背后的利益勾兌、團團伙伙等問題,持續筑牢中央八項規定堤壩。協助省委加強機關能力作風建設,扎實推進不良作風整治行動,著力整治“庸懶散慢浮”問題,嚴肅查處并通報一批典型案件,以治“庸”求作為、治“懶”增干勁、治“散”明紀律、治“慢”提效率、治“浮”促實干,推動全省黨員干部能力全面提升、作風向嚴向實。要深入整治群眾身邊“微腐敗”。堅持執紀執法為民、糾風治亂為民,扎實開展過渡期專項監督,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打傘破網”,專班推進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專項治理、農村戶廁排查整改監督,深入推進政法機關窗口單位服務不優、食品藥品安全、欺詐騙保、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專項監督,讓群眾感到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深入監督優化營商環境,嚴肅查處群眾和市場主體辦事難、新官不理舊賬、執法司法不公和領導干部違規插手市場經濟活動、違規經商辦企業等突出問題,以監督“硬約束”提升環境“軟實力”。要完善損害群眾利益問題治理機制。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堅持省市縣鄉紀檢監察機關四級聯動、點線面結合、監督監管共同發力,形成一體推進、真抓實抓的工作態勢。走好群眾路線,打通監督末梢,帶案下鄉、現場問案、明紀釋法,在專項整治中化解矛盾、推進治理。
監督是治理的內在要素,是權力正確運行的根本保證。建設勤廉龍江,必須完善權力監督制度和執紀執法體系,在治理中發揮監督作用,在監督中提升治理效能。要健全監督貫通機制。強化紀委監委協助推動功能,深化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統籌銜接,在黨內監督主導下強化專責監督、貫通各類監督,健全信息溝通、線索移交、成果共享等機制,形成全面覆蓋、常態長效監督合力。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加強對下級紀委監委的領導和指導,完善落實派駐監督體制機制,促進省管企業和省屬本科高校紀檢監察工作提質增效,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要發揮巡視巡察利劍作用。全面貫徹中央巡視工作方針,認真落實十三屆省委巡視工作規劃,鞏固深化政治巡視巡察,聚焦“兩個維護”根本任務,完善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監督格局,強化問題整改和成果運用,壓實整改主體責任和日常監督責任,做實以巡促改促建促治,不斷增強巡視巡察嚴肅性、權威性和推動力。要強化權力監督制約。錨定形成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聚焦權力配置,監督推動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聚焦權力公開,監督完善黨務、政務、司法等各領域制度,以公開促公正、保清廉;聚焦權力運行,推動完善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精準問責機制,對濫用權力、推卸責任等行為嚴肅問責,確保權力正確行使、不偏軌道。

建設勤廉龍江,必須扭住“關鍵少數”、管好“絕大多數”,推動黨員干部勤字當頭、廉字打底,更好擔當盡責。要抓實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全面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和省委工作措施,認真落實述責述廉、政治生態分析研判、上級“一把手”約談下級“一把手”、紀委書記談話提醒等制度,推動各級領導干部嚴以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嚴促執行,引領政治生態風清氣正。嚴肅換屆紀律風氣,緊盯關鍵崗位、關鍵事項、關鍵環節加強監督,嚴肅查處拉票賄選、買官賣官、跑官要官等行為,規范審慎回復黨風廉政意見,嚴把政治關和廉潔關。要增強日常監督質效。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批評教育,經常敲一敲思想警鐘,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加強“八小時以外”監督,壓實各級黨組織監督責任,盯緊盯實社交圈、生活圈、休閑圈,督促黨員干部嚴格自律、表里如一,充分釋放監督常在、震懾常在的強烈信號。要堅持嚴管厚愛結合。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深化運用“四種形態”,樹立懲惡揚善、扶正祛邪的鮮明導向,堅決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嚴懲破壞者、搗亂者,保護擔當者、盡責者,激勵黨員干部破除思想堅冰、大膽干事創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更加奮發進取工作,讓勤政廉政在黑龍江大地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