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岱,李 翔,王 湃

張基堯著
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
水利水電工程是我國重要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 但是,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在建設過程中如何分配資源,實現人力與物力的優化配置就成為管理者必須考慮的問題。《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理論與實踐》詳細論述了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管理方面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借鑒國外經驗,指出了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管理的未來發展方向。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理論與實踐》全書共九章:第一章從生命周期、管理特征、管理職能、管理模式、管理目標等角度入手,對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進行基本介紹;第二章論述了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生產力理論、動態管理理論以及管理模式權變理論;第三章、第四章介紹了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的產生和發展;第五章以現代化、法制化、規范化、專業化、信息化、和諧化為著眼點,闡述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的現代化發展過程;第六章、第七章對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以及項目承包責任體系進行介紹;第八章講述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文明的形成與發展;第九章是關于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問題的思考。 書后附錄分別介紹了魯布革水電站工程、廣州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南水北調工程。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理論與實踐》一書分析了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管理的發展歷程,論述了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文明的形成與發展,總結了我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的創新之處,為我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 結合該書內容,我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化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創新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挖掘高水平專業人才。 首先,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者要提升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程度。 實施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行為,就是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財力,在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上提升工作效率。 基于此,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者要踐行“以人為本”原則,在制定管理條例、落實管理制度環節充分考慮工作人員的利益,為他們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 此外,還要根據工作人員的能力及工作年限等適當提升其薪資待遇水平,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其次,要善于挖掘人才。 在人員招聘過程中逐漸擺脫“唯學歷論”,通過操作測試、實踐訓練等方式選擇真正具有操作能力的員工。 此外,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者要注重觀察現有員工的工作能力,及時發現能力較強的員工予以重用,實現“人盡其才”。
第二,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高效落實人才分配。 首先,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不僅耗資巨大,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 同時,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是漫長而復雜的,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人才需求。 例如,在工程的規劃設計階段,需要擁有高素質的項目經理及工程師進行基本指導;在工程施工階段,則需要高水平的建造師。 基于此,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者要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充分了解不同階段的人才需求,并根據需求及時招聘或者選調符合要求的人才。 此外,還要制定科學的晉升與管理機制,激發員工“競爭上崗”的意識。 其次,實現對人才的“優化配置”。 這里的“優化配置”是指實現各部門之間人員的調動,以此使員工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一般情況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各部門之間是各司其職的,但是在某些特殊階段,不同部門間的人員適配度不盡相同,可能會出現部分部門員工比較清閑、部分部門員工則較為繁忙的情況,為了保證工作效率,要鼓勵各部門之間進行人員流動,實現對人才的“優化配置”。
第三,宣傳人力資源管理文化,加強崗位分析評價。 首先,加強管理文化宣傳力度,增強員工的認同感。 在這個過程中,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者要借助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宣傳人力資源管理文化。 在線上,管理者可以借助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相關推送,或者在工程內部網絡中宣傳人力資源管理文化的內容,進而幫助更多員工了解人力資源管理文化的內涵。 在線下,管理者可以定期舉行團體活動,幫助員工在積極參與過程中感受人力資源管理文化的真諦,以此增加員工對工程的認同感與向心力。 其次,針對不同崗位進行分析評價。 正如《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所述,進行崗位評價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人力資源管理者應當定期對崗位進行評價,明確不同崗位的工作內容以及對員工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礎上對用工數量做出基本判斷,為后期的招聘活動以及工作考核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