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艷,張 晨,屈振楠,張利芳
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河南 開封 475000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疾病類型中又以腦出血為主。腦出血發病機制復雜,一是因生活習慣導致,二是因患者大多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當患者情緒波動較大時,便極易引發腦實質性血管破裂,致使腦出血發生[1-3]。腦出血重癥監護患者在有效治療的基礎上,還需配合護理干預措施,以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改善預后。預見性護理模式可提高護理人員的臨床干預思維,可對存在的、尚未發生的危險因素予以預見性的防護干預,進而提高整體治療效果,改善結局?;诖?,選取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78例腦出血重癥監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預見性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本研究選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78例腦出血重癥監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時間分為預見性組(n=39)和常規組(n=39)。常規組: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齡48~75歲,平均年齡(59.89±3.23)歲;患高血壓時間3~12年,平均患高血壓時間(8.70±1.02)年;出血量30~80 mL,平均出血量(53.46±11.33)mL;腦出血部位:基底節19例,丘腦8例,腦葉6例,小腦6例。預見性組: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齡48~75歲,平均年齡(61.40±3.57)歲;患高血壓時間3~12年,平均患高血壓時間(9.13±1.15)年;出血量30~81 mL,平均出血量(54.58±12.24)mL;腦出血部位:基底節17例,丘腦10例,腦葉7例,小腦5例。兩組基線資料(性別、年齡、患高血壓時間、腦出血量、腦出血部位)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納入標準:①經顱腦CT檢查被確診為腦出血;②均為重癥監護;③均為首次發病;④均為高血壓導致腦出血。(2)排除標準:①伴有顱腦腫瘤者;②伴有凝血功能障礙者;③伴有蛛網膜下腔出血者;④伴有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
1.3.1 常規組 予以常規護理干預。予以患者營養干預,每天定點為患者提供定量藥物等用藥干預,予以患者腦出血健康知識普及等健康教育,對病情及生命體征進行實時監測。
1.3.2 預見性組 在常規組的基礎上予以預見性護理模式干預。專科醫生結合自身經驗,依據患者病情,制定專業的、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1)皮膚預見干預,每隔1 h予以患者翻身1次,對床單、患者衣物等進行清潔并維持干燥;且需每天為患者擦拭背部,在輔助患者翻身時,還可將氣墊置入其背部。(2)口腔預見性干預,針對不同類型患者采取不同護理措施,若患者恢復意識,可指導且鼓勵患者自主排痰、漱口,保持口腔衛生;若患者未恢復意識,則由護理人員按照無菌標準,幫助其完成口腔清洗工作,10 min/次,2次/d;若患者有嘴唇干燥現象,可予以涂抹石蠟油,避免嘴唇起皮等。(3)導尿管預見干預,指導家屬輔助患者少量多次飲水,提高患者排尿量;定期為患者更換新的導尿引流袋,且對患者的尿液顏色、尿量進行記錄,在患者逐漸好轉后,可引導其自行排尿;每天對患者尿液性質進行密切監測,對尿路進行實時判斷,防止感染,如有異常現象,應及時告知醫生,由醫生做出針對性干預;且為鍛煉膀胱功能,可根據排尿情況夾閉與開放導尿管,每小時可開放1次。(4)呼吸道預見干預,鼓勵患者自主咳嗽,排出呼吸道分泌物,若無自主排出能力者,可予以吸痰器吸痰;每2 h為患者翻身敲背,輔助其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體外,若有必要還可予以患者機械通氣;且每天評估患者痰鳴音、呼吸音情況,確?;颊叻尾空!#?)肢體預見干預,合理安放上下肢位置,確保最大活動位,保證身體關節活動力,告知清醒患者肢體安放的科學合理性,切勿自行更換體位,防止關節變形。(6)預見性心理干預,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維持良好心態的重要性,通過腹式呼吸、音樂療法等方式,輔助家屬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保持其心態平和。
(1)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表(SDS)評估干預前后患者負性情緒。SAS、SDS量表均包括20個條目,4分法計分,評分越低患者負性情緒越輕。(2)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采用NIHSS評分評估患者干預前后1 d、5 d、10 d、出院時的神經功能。包括15個項目,分值0~42分,評分越低,表示神經功能恢復越好。(3)護理結局。使用我院自制護理結局調查問卷對護理結局進行評估,包含日常生活、活動、健康3個方面,各項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護理結局越好。(4)并發癥發生率。記錄對比兩組患者尿路感染、壓瘡、便秘發生情況。(5)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19~37分為非常不滿意、38~56分為不滿意、57~75分為一般滿意、76~94分為滿意、95分為非常滿意,≥76分計入滿意度。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SAS、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預見性組SAS、SDS評分較常規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情況(±s) 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情況(±s) 分
組別預見性組(n=39)常規組(n=39)t值P值SAS干預前56.57±7.67 56.34±7.24 0.136 0.892干預后39.16±5.05 46.21±5.36 5.979<0.001 SDS干預前47.22±6.22 47.41±6.03 0.137 0.891干預后33.13±4.53 41.13±4.44 7.876<0.001
干預前,兩組患者NIHS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1 d、5 d、10 d、出院時預見性組NIHSS評分較常規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NIHSS評分情況(±s) 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NIHSS評分情況(±s) 分
組別預見性組(n=39)常規組(n=39)干預前13.49±1.57干預后1 d 13.68±1.77干預后5 d 11.02±1.97干預后10 d 8.01±1.22出院時6.24±1.11 13.37±1.73 15.56±1.46 12.71±1.72 9.30±1.46 7.23±1.18 t值P值0.301 0.749 5.117<0.001 4.036<0.001 4.234<0.001 3.816<0.001
預見性組日常生活、活動、健康評分較常規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結局情況(±s) 分

表3 兩組患者護理結局情況(±s) 分
組別預見性組(n=39)常規組(n=39)t值P值日常生活88.71±7.35 61.53±5.94 17.961<0.001活動83.92±6.37 64.49±5.32 14.621<0.001健康82.66±7.46 66.34±6.40 10.369<0.002
預見性組并發癥發生率較常規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例(%)
預見性組護理滿意度較常規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例(%)
腦出血為常見神經外科疾病,具有起病迅速,預后不佳等特性,一經發病,多需要重癥監護。腦出血病機是因患者長期伴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使患者腦細小動脈產生玻璃樣變、纖維素性壞死等,促使管壁彈性降低,在外界刺激等因素影響下使血壓驟然上升,致使血管破裂[4]。由于腦出血患者并發癥較多,在基礎治療同時還需予以細致且科學的護理干預,以改善預后[5]。常規護理為腦出血重癥監護患者常用干預措施,主要是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控,用以改變臨床效果,對護理結局有積極影響,但無法進一步改善護理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預見性護理模式具有科學性、全面性等特點,通過對各種風險的危機意識,制定護理措施,在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還可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最大限度減少患者痛苦,避免腦出血復發,改善生活質量[6]。本研究針對腦出血重癥監護患者采取預見性護理模式,結果顯示,干預后,預見性組SAS、SDS評分較常規組低,干預后1 d、5 d、10 d、出院時預見性組NIHSS評分較常規組低,提示預見性護理模式可降低NIHSS評分,改善神經功能。分析其原因在于,由于醫院環境陌生、思想準備不足、疾病折磨等一系列原因,導致患者在住院過程中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實施音樂療法等心理干預,可避免因負性情緒的影響,導致情緒波動較為強烈,從而使脆性血管再次破裂、出血,加重對神經功能的影響。且預見性護理能夠對發病迅速、神經功能嚴重損傷的患者進行護理,加快恢復速度[7]。本研究結果還顯示,預見性組日常生活、活動、健康評分較常規組高,且預見性組并發癥發生率較常規組低,提示預見性護理模式可提高護理結局,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分析其原因在于,對患者進行口腔清潔,可降低患者口腔內病原菌的遷移,避免患者誤吸入肺,導致肺部感染;為患者擦拭背部,可改善皮膚的受力與張力,促進局部皮膚血液循環,降低褥瘡發生率;對呼吸道進行護理,可避免患者因神志不清,在肺部聚積過多痰液,卻又無法將其排出,導致墜積性肺炎等;對患者尿液性質進行監測,定期更換新的導尿引流袋,可防止因尿液致使泌尿系統感染。同時,因腦出血是全身性應激反應事件,故會發生消化系統障礙,引起便秘,通過預見性護理可減少便秘發生。本研究結果表明,預見性組護理滿意度較常規組高,可見預見性護理模式可提高護理滿意度。預見性護理可降低不良事件和并發癥發生風險,降低對患者機體功能和恢復的影響,提高護理質量,滿足患者需求[8]。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模式干預應用于腦出血重癥監護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和神經功能,優化護理結局,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