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苗 薛雯幻 吉林藝術學院藝術教育學院
鋼琴教學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音樂綜合培養起著重要作用。現代社會的鋼琴教學已經不是傳統鋼琴教學那種只注重基礎演奏以及彈奏技巧的模式,更強調學生自己對曲目的理解與探究。強化自身的發散思維,這對今后學生在曲目的創作以及表演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鋼琴教學中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希望以此能夠讓學生對鋼琴演奏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為今后自身的鋼琴事業的發展提供理論基礎。
音樂素養教育如今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在進行音樂素養教育時主要是利用音樂思維展開相應的教學工作,不過創新思維也是必不可少的,音樂素養和創新思維兩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創新思維是人類大腦最高級的形態,是人以實踐經驗與理論為基礎,打破傳統思維習慣,從多個思維角度產生更為獨特且新穎的想法的思維方式。音樂素養教育主要是指在講授音樂知識時,通過使用音樂欣賞、歌唱等方式,對學生展開相應的情操教育,其將娛樂、欣賞等全部集合在了一起,已經成為了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基于素質教育,對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進行培養已經成為了我國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任務。高等教育作為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重要教育方式,已經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當做了我國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目標。音樂素養教育是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創新思維等都能夠起到其他學科難以獲得的效果。在國內外,從大量學者的研究成果中我們能夠了解到,音樂素養教育對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在對學生音樂素養進行培養的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完善,當下我國鋼琴教育系統也得到了進一步完善。鋼琴專業的學生有很大一部分從小就開始接觸鋼琴,或進行過系統的鋼琴訓練,有一定的鋼琴演奏技術技巧。目前在鋼琴成績評價方面,鋼琴演奏技巧成為了重要的評判標準,而演奏者個人的藝術水平則在一定程度受到了忽視,這種情況非常不利于鋼琴教學以及學生演奏水平的提升,并會對我國鋼琴教育事業帶來阻礙。另外一點,鋼琴教學一般都是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教學的,這種方式的優勢和弊端非常明顯。優勢就在于教學方式較為靈活,操作性強,弊端則在于教學過程相對比較隨意,缺乏規劃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鋼琴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演奏水平也受到了考驗,鋼琴教學就在這種教學體系之下得到了逐步發展。在一對一的教學模式下,鋼琴教師與學生的直接交流比較多,能夠更好地手把手的輔導學生,為學生糾正每一個細節問題。不過學生在這種模式下也更容易產生依賴心理,這不利于學生自身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的發展,久而久之容易導致學生創造性思維受到限制。
當對學生創新性思維進行培養時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這應當引起鋼琴教師的重視。鋼琴教師應當深入分析創新性思維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在實際教學中盡量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
在進行鋼琴教學時,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提升學生自身在審美上的標準,讓鋼琴教學可以從思維創新上為學生提供更多幫助。然而從具體教學情況來看,很多鋼琴教師在教學時通常會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也就是由教師講解,學生只能被動聽講的模式。例如教師在讓學生學習《夢中的婚禮》時,如果只講述曲譜、技巧等方面的內容,忽略了對整個作品的內容、內涵上的講解,學生也就很難理解作品為什么叫“夢中的婚禮”。忽視學生對于鋼琴曲目的理解的環節,會使得學生在鋼琴課上難以做到全身心的投入。所以鋼琴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切勿只按照以往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工作,不僅僅要對重點內容進行講解,更為重要的是要根據學生自身的想法與心理特征進行課程設計,讓他們了解鋼琴課本身所具有的意義。同時,還應當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地表達其對鋼琴課的喜愛,從而激發出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讓學生從創新性思維角度深入理解鋼琴教學本身所具有的意義,因此在鋼琴教學過程中避免教師只一味的講解知識的情況,更能讓學生理解鋼琴本身所具有的教學價值。
當下,學生在思想上呈現出了非常活躍的狀態,更為活躍且氛圍良好的課堂才會讓學生在學習上變得更加積極,并在面對問題時也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想象力。鋼琴課本身所具有的特點便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通過鋼琴教學讓學生手腦并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但是,當鋼琴教學模式相對較為單一的時候,比如教師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教材時,這不僅會影響教學內容的實用性、科學性,也會導致學生的能力出現偏差。同時,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大部分是教師講解,學生進行練習,幾乎是教師將所有的內容灌輸給學生,而學生只負責聽即可,根本不需要進行深度的思考,兩者之間交流互動較少,學生很少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久而久之就更不愿意發表觀點。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短期內學生可以掌握大量的鋼琴方面的知識,但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依賴性,不愿意進行深度思考,教師講什么就是什么,缺乏對作品內容的理解,也無法深度探尋彈奏技巧方面的內容,這會在一定程度上禁錮學生自身的創新思維。因此,根據鋼琴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應當與學生展開更多的互動,這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想法,而學生則可以在課堂上緊跟教師的步伐,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鋼琴課堂教學中去,讓所有學生都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其自身的創新思維,避免其創新思維受到限制。
根據常理來看,鋼琴課可以起到活躍氛圍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自身的創新性思維。然而,鋼琴課還會涉及到和聲、節奏、音符等方面,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常常會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授課內容榮較為枯燥。鋼琴課堂上涉及到大量的曲目、音符等內容,教師為了保證和鞏固教學成果,經常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習。例如在學習《秋日的私語》時,教師為了能讓學生更加流暢地彈奏出該曲子,會讓其通過不斷的、重復的練習來記住音符,掌握彈奏技巧,并流暢地將其呈現出來。教師為了讓家長看到成果,只考慮技術技巧性的內容,忽略了鋼琴學習本身其實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讓學生深度理解鋼琴的內容,對鋼琴學習感興趣才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教師采用重復、死記硬背的枯燥的教學方式,會固化學生的思維,遏制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發展。而且,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難以在鋼琴學習過程中產生個人情感體驗,在音樂創新能力上也會有所降低。此外,從鋼琴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其所教授的內容相對較為枯燥,這會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降低其在音樂上的靈感,難以完全發揮出自身的創新性思維,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一直以來,在鋼琴教育中主要是講解鋼琴演奏的方法、技巧以及相關理論知識,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這使得學生只能夠中規中矩的完成鋼琴演奏,難以成長為專業的鋼琴人才。面對此種情況,便需要鋼琴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培養方法,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對于學生來說,老師的表揚永遠都是他們學習的巨大動力,鋼琴教學同樣如此。在鋼琴教學中,教師要以鼓勵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發現學生一點一滴的改變和進步并及時予以肯定,讓學生對學習有足夠的信心,從而愛上學習過程。例如,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海邊的祈禱》之后,除了分析曲目的內容,還應對作品的背景、意境進行分析,讓學生深入的走進作品中來。在第二節課開始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彈奏該首曲目,檢查其成果,從技巧、情感多方面出發,找尋學生的進步點。另外,激勵式的教學方式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信,讓其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融入其中。而且,在教師鼓勵下學生也更愿意積極發揮自身的想象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夠起到積極作用。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探索和嘗試,發揮創造力、創新精神,鍛煉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錯誤,教師也不要急于批評和指責,而是應該引導學生轉變思維,找到問題的原因并通過自己的探索來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進步。
在我國教育體系中,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模式非常常見,這種教學方式傳統、枯燥,學生一遍一遍地重復老師所示范、教授的內容,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的積極性都會受到限制。由此,在進行鋼琴教學時,教師需要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革新。首先應該明確鋼琴教學的核心目標,教師進行鋼琴教學并不單純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某一首曲子的演奏方法,而是要讓學生理解藝術,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演奏能力,讓學生脫離老師之后還能夠進行創新、創造。在鋼琴教學中,教師作為教育者發揮著關鍵作用,鋼琴教師的創造性思維水平對學生也將產生直接影響。例如,在講解《愛的紀念》時,教師應該提前講解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生平和其藝術成就,講解創作者的創作歷程,然后從作品出發,指出該首曲目的創作背景,了解理查德·克萊德曼童年時的喜悅與悲傷。教師可以由此出發,啟發學生,引導學生自行探索、思考作品內容。由此,教師首先要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革新教學理念、科學指導學生的學習,以先進的理念、科學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不斷學習和進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學生學習過程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學習過程將更加深入,學習的延展性也會更強,學習的效果也會更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有豐富的想象力,就能夠為自身注入大量的創造力。在當代社會,創新能力是一個人的重要軟實力,所以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非常重要。例如在演奏樂曲《瓦妮莎的微笑》時,要讓學生深入沉浸到樂曲創作的藝術氛圍中,與作者處于同一思維維度,深入領會作者創作時的情感,并將自己的情感代入其中,與作者在音樂層面上實現心靈相通。作品的名字是《瓦妮莎的微笑》,學生要思考瓦妮莎是誰,他與創作者之間的關系是什么。通過發散思維、大膽想象,將充沛的情感代入到作品中,加強作品的表現力、感染力。而且,在鋼琴學習過程中,音符、節奏、情感等都屬于抽象事物,學生如果需要對這些事物有一個準確的理解,那么便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這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這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能夠起到積極作用。
在學習鋼琴時,教師對專業知識的講解僅是一方面,為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僅靠掌握教師課堂上講解的內容是很難實現的。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勤加練習,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努力發現,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相關知識,深刻體會藝術的魅力,通過思維高度的提升來實現創新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在講解完《玫瑰色的人生》之后,應該讓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該曲進行練習,通過大量的練習來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從某種角度來說,在鋼琴教學中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應當加強學生的實踐與創作,通過實踐可以為學生的創作打下扎實的基礎,而創作則需要發揮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以便創作出新的鋼琴作品,讓學生獲得一定成就感,促使其更熱愛創作。通過不斷進行創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使其逐漸成長為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人才。
在進行鋼琴教學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學期間教師應將自身的指導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給學生提供及時、正確的指導。當然,對學生的指導也不一定要各個細節都兼顧,這樣可能會使學生產生依賴心理。需要注意的是,指導和監督要適度,教師要合理設計相關環節,通過引導讓學生發揮探索精神,通過自我的探索來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水邊的阿狄麗娜》前,可以讓學生查閱與《水邊的阿狄麗娜》相關的文獻資料,然后在第二節課堂上讓學生闡述作品的相關內容,再根據教師的備課內容進行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充實教學內容,不斷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講解教師作為引導者,應該有意識地開拓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思維的活躍性,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產生,讓學生對事物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增強學生思維模型的建立,這對學生今后的鋼琴編曲以及鋼琴演奏都有著極大的好處,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作品進行二度創作,提高學生的鋼琴藝術綜合素養。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創造性思維發揮的作用極大,所以,鋼琴教學還有一項重要使命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藝術作為一種精神食糧,給人們帶來的是思想、精神方面的享受。藝術有一個普遍特征就是“靈活性”,鋼琴作為一種藝術同樣也體現出了這一特征。學生跟隨教師的教課節奏來理解藝術、感受藝術,在掌握藝術知識、具備了一定藝術修養的基礎上進行靈活創新,大膽創造,通過藝術體現出個人的品味、思想、涵養等。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對技術的學習是可以通過教師的講授、示范來掌握的,而學生的藝術感知則是由其自身的理解能力、悟性決定的。教師能做的就是引導,一首有生命力的樂曲需要創作者投以創造性思維創作而成。學生如果只是跟隨老師的腳步按部就班地學習、練習,盡管能夠按標準掌握一首鋼琴曲,但這樣的表演也是缺乏生命力的,很難打動聽眾的心。總的來說,在鋼琴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主要作用如下:首先是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熱情滿滿地投入到學習中,真正感受藝術的熏陶,調動自主思維來理解藝術;其次是提高鋼琴演奏水平,創造力思維能夠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注入信心和動力,讓學生的鋼琴學習有更大的進步,鋼琴演奏水平得到提高;另外一點是為音樂作品賦予靈魂,讓學生演奏出情感充沛的作品,打動聽眾的內心。
在當前時代,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以此為背景,鋼琴教學改革也比以往更受關注。在進行鋼琴教學改革期間,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成為了重中之重。由此,鋼琴教育者應對此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通過自身的改進來促進鋼琴教育體系的優化。這除了能夠讓鋼琴學習者接受更加專業、人性化的學習之外,還能夠促進鋼琴教師自身專業能力的提升,對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來說都極具意義。由此,鋼琴教師應明確鋼琴教育與鍛煉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關系,理解我國鋼琴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其形成的原因,從而分析并找到在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