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良勇
2014 年新一輪脫貧攻堅工作全面推開,貧困縣實行財政涉農資金整合,大量資金流向農村集體組織和新型農村經營主體,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掌握的資金量日益龐大,但財務管理混亂,制度不健全,財務人員不穩定、缺乏專業素質給財政涉農整合資金管理造成不便,且容易出現財政資金風險。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 落實中央和S 省關于涉農整合資金管理的規定,F 縣出臺了 《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財務管理辦法》(試行),全縣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都采取委托代理記賬方式進行會計核算。
2019 年,F 縣財政局對該縣代理記賬機構的村集體經濟組織代理記賬業務進行了監督檢查。
2019 年5 月對某代理記賬機構開展檢查,抽查其A、B、C 三個集體經濟合作社代理記賬業務, 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1、會計核算不準確
(1)A 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存在記賬憑證發生金額與實際支出金額不符的現象,如實際支出為50000 元,記賬金額為5000 元,漏記支出45000 元。
(2)B 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存在記賬憑證和記賬金額與原始憑證金額不符現象。
(3)C 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原始憑證與記賬金額不符。
2、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
(1)A 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個別原始憑證重復裝訂, 同一記賬憑證多次裝訂。
(2)B 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一是部分賬務處理不當,例如:家庭農場繳入多撥的產業引導資金,借計銀行存款,貸計庫存現金。 二是截止到2019 年5月,2018 年度賬未記完, 會計賬簿、報表未打印。
3、 未履行會計人員的監督職責,對證證不符、 原始憑證缺少的經濟活動違規記賬
(1)A 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原始憑證中的大量發票均無經手人簽字;存在接收內容與實際不相符的發票,如購買水泥、 食用菌生產材料的發票內容為“運費”;存在款項支付日期早于原始發票開具及審簽日期現象; 部分支出收款人、 合同簽訂人與原始憑證三者不符, 例如開具發票方為某市某經銷部和某縣某經銷部, 合同簽訂人及收款人為個人; 部分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資金支出原始憑證缺少明細清單、項目實施方案、合同、會議記錄等附件。
(2)B 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一是原始票據簽字審批不齊備, 部分未經合作社理事長、監事長簽字審批;個別大額支出原始憑證中只有發票,缺少明細清單、項目實施方案、合同、會議記錄等附件。二是個別支出無原始憑證。三是存在記賬憑證日期早于原始憑證日期的現象。 例如,某一項支出記賬為1 月31 日,發票日期為3 月23 日。
(3)C 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出現多筆現金支付;記賬憑證不齊,沒有審批人的審批意見,原始憑證與記賬金額不符。
針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代理記賬存在的問題,F 縣財政局舉一反三, 采取有力舉措, 抓好問題整改,全面強化監管。
1、約談中介機構,限期整改。 財政部門就檢查發現的問題,印發了整改通知文件,要求代理記賬機構和集體經濟組織分別限期完成整改。 同時,還向該會計中介機構下發了約談通知書, 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了約談。 整改期滿后,F 縣財政局組織專人實地進行整改驗收,確保上述存在的問題全部整改到位。
2、建立健全相關資金管理制度。 F 縣根據本次檢查發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印發了《F 縣財政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的通知》《F 縣財政扶貧資金動態監控工作規程》《F 縣財政局關于做好財政扶貧資金公開工作的通知》《F 縣財政局關于轉發H 市財政局財政扶貧資金限時辦結制實施細則的通知》《F 縣財政局關于進一步規范財政扶貧資金公示公告的通知》《F 縣財政局關于切實加強扶貧資金全過程監管的通知》及《F 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及涉農整合資金使用管理辦法(修訂)》等規范性文件,從制度上完善扶貧資金管理和使用,避免類似問題在其他單位或地區出現。
3、強化業務指導和日常監管。 F 縣財政局由局領導帶隊,抽調政策熟、能力強、素質硬的干部組成5個扶貧資金管理業務指導組,每月深入鎮、村和扶貧資金使用單位,及時了解情況,第一時間協調解決和反饋項目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在做好資金管理使用指導的同時,強化日常監管,確保中介機構和集體經濟組織規范、有序地記錄和管理使用資金。
1、會計代理記賬機構執業水平參差不齊。當前,以會計代理記賬為主要業務的會計中介機構行業競爭激烈。但是機構內人員多數存在兼職執業、流動性大、會計專業技術等級低的問題。 此外,2014—2020年全面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前, 這一類代理記賬機構主要處理的是中小企業的代理記賬業務。 對于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會計核算接觸有限。
2、 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者財務意識淡薄。 S 省F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 在2016 年才實現整縣脫貧退出,經濟發展水平滯后。村集體經濟組織尚處于國家政策扶持下的初創階段, 管理者多為村干部或致富帶頭人,普遍年齡偏大、缺乏基本的財務知識。大部分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者的財務認知還停留在只要不花公家錢辦私人事就可以的層面。 對于原始憑證審簽、現金白條支出等不以為然。
3、會計中介機構缺乏有效監管。 按照財政部和S 省財政廳統一要求, 對于從事代理記賬業務類會計中介機構(代理記賬公司)從2018 年開始實行縣級備案制。但是限于縣級財政部門工作人員數量、年齡結構、知識水平等因素,現階段主要代理記賬機構年檢為規范執業水平的方式, 實現年度內不定時抽檢開展較少。
2020 年末, 全國832 個縣全部實現脫貧退出。但是,農業發展緩慢,農村經濟基礎相對薄弱,農民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的問題依舊存在。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不僅是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效的政策選擇,更是夯實經濟發展基礎、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短時間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者的財務管理知識難以迅速提高, 采取委托代理記賬仍然是農村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的優先選項。因此,提高中小會計中介機構代理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業務的執業水平, 有助于筑牢財政資金管理最后一公里基礎,便利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對摸清村集體經濟組織運營情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加強代理記賬行業自身建設。 首先不斷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素質, 在選人時, 本著擇優錄用的原則, 考核應聘會計的職業技能、 業務素質和工作經歷。日常工作中有針對性、系統地組織從業人員開展新制度、新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加強會計代理記賬機構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切實提高會計代理記賬機構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其次,代理記賬機構應該強化整體經營理念,制訂統一業務流程,實行行業管理,優化運營方式,使企業管理跨上新臺階,實現規?;图s化經營,促進代理記賬事業蓬勃發展。
2、加強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教育。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有利于會計從業人員以法律為依據,以經濟業務的事實為準繩,堅守原則,依法進行賬務處理和核算,客觀真實地反映單位經濟狀況,依法公正地維護國家、社會公眾、會計主體等多方利益和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
3、會計檔案保密及管理。 各會計代理記賬機構對在執行業務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應當保密。 對委托人資料要嚴守保密制度,除政府有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履行監管職能外,會計代理記賬機構未經委托人書面同意,不得向委托人或其授權人員以外的任何機構和人員提供會計資料。 會計核算年度內,委托單位的會計檔案由業務主管保管并對其安全承擔責任。 會計年度終了,必須及時將紙質會計檔案移交委托人,同時妥善保存電子會計檔案。 會計代理記賬機構在移交接會計檔案時,實行會計檔案移交登記備案,交接雙方應當按照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所列內容逐項交接,并由交接雙方的單位有關負責人負責監督。 交接完畢后,交接雙方經辦人和監督人應當在會計檔案移交清冊上簽名或蓋章。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建議鄉鎮政府或街道辦高度重視村級財務管理工作,將它納入日常工作日程,建立“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配合抓的工作機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同時, 把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納入年度綜合目標責任書,作為年度考核各村的重要依據,確保各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財務管理向規范化方向邁進。
2、嚴格財務活動程序,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一是各村集體經濟組織必須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各省、市實際情況,建立健全支出審批和內部控制制度。 用制度明確村集體組織各干部成員的職責,村支部書記、集體經濟合作社理事長、監事長一律不得直接經手現金及存款業務,杜絕誰收款誰花錢、無人管理財務、無人審批的現象。 二是加強支出和投資的審批把關。堅持一簽、一批、三審制度即經業務經辦人簽字,經村支部書記或理事長審批,報賬員、監事長審核、各農村會計服務中心審核才能報銷的制度。 對村集體組織重大投資和重大支出應進行集體決策,任何個人不得擅自決策或改變集體決策意見。
3、加強村級財務人員業務培訓。通過培訓,提高村級財務人員對財務基礎知識、現金管理、會計知識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的認識, 進一步提高村級財務人員的自律意識和業務水平, 不斷規范村集體財務收支管理,嚴格按制度、按程序辦事,做到依法管財、依法用財, 為提升村集體財務的良好運行奠定扎實基礎。
為切實發揮會計代理機構服務工作的效能,應強化對會計代理機構的監督,確保資金的安全,村集體會計委托代理管理體制應積極構建部門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三位一體”的監督體系。
1、對代理記賬機構實施不定期的監督檢查。 一是對代理記賬機構會計核算和監督, 按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規定設置賬簿、建立賬戶,進行記賬、核算,做到賬目清楚、賬賬相符。 二是監督村集體財務核算及財務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 三是對檢查中多次出現會計核算差錯的會計中介機構, 由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 并于整改結束后進行復查, 對雖進行整改但仍未達到財政部《代理記賬管理辦法》要求的,按規定撤回《代理記賬許可證書》,同時建議工商部門變更其營業范圍或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將代理記賬機構在各地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記入黑名單,并在一定范圍內通報。以此形成對會計違法者在道德層面的壓力, 加快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和法律責任意識提升。
2、加大對財務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 村級領導干部應提高思想認識,以保障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為己任,以身作則,提高村級財務管理水平。 與此同時, 對在財務管理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必須增強法律的威懾力,堅決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