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曉紅
(鄂州職業大學圖書館,湖北鄂州 436099)
職業院校想要跨越式發展,必須要在高職辦學理念、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產教融合等方面尋求突破。現代職業教育核心理念就是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培養適應生產需要的高素質技能性人才。現代職業教育理念主要包括職業教育現代化、職業教育社會化、職業教育產業化、職業教育終身化等四個方面。其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為重要內容。不斷推進和深化職業教育的發展變革,正是體現了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發展的精神。
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包含諸多方面的工作內容,比如健全國家職業教育制度框架、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完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完善教育教學相關標準、啟動1+X 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開展高質量職業培訓、實現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堅持知行合一、工學結合、推動校企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實訓基地、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從2019 年開始的“雙高計劃”就是國家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的舉措,亦是推進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決策。“雙高計劃”分為高水平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即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骨干專業(群)。
面對“雙高”建設的目標要求,面對高職院校讀者多元文化需求,作為高校知識信息中心的圖書館也應該積極思索并融入助推“雙高”建設。高職圖書館只有通過理念創新、機制創新、業務創新,才能更好助力“雙高”建設。圖書館通過提供優質的文獻信息服務,為提升職業院校的核心競爭力做好智力支持,更好助力“雙高”建設。
“雙高”建設背景下,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創新的意識會更加強烈,圖書館謀求自身發展、助力學校發展的目標更明確,表現在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優化特色館藏、信息技術保障、硬件設施建設、拓空間拓展利用、圖書館的隊伍建設、部門機構優化、激發館員創造力與敬業精神方面會有很好的意識和措施。
高職圖書館作為與教學、科研并同的高校內的三大支柱,在學校的支柱地位也會隨著專業群(專業)建設,知識服務深度和廣度將會得到大幅提升。學校圖書館為教學(教學實踐)和科研服務的作用會更加突出。圖書館將在學校的專業建設規劃、專業發展策略制定、專業建設成果評價、專業群發展動態趨勢等方面,發揮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咨詢作用。圖書館一方面為學校提供普通專業化、精品化的專業學科資源,更將對數字資源、網絡服務深度挖掘,形成專業資源服務中心、特色信息資源服務中心、專題資源信息服務中心;另一方面,圖書館將逐步成為師生創新、創業、師生之間的實踐活動交流空間。
“雙高”建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借助“雙高”建設,圖書館會得到更多的經費和人才支持。師生對于專業學科知識的需求,對于精準的信息資源的需求,為圖書館知識信息服務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大的挑戰。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等一系列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圖書館技術和業務創新創造了條件,使圖書館服務網絡化、泛在化、個性化,人性化。在網絡數字資源信息環境中,在創建“雙高”背景下,高職圖書館必須深化服務內容、創新服務項目。
高職圖書館在“雙高”建設背景下應不斷變革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理念、健全圖書館管理機制、重組圖書館業務、拓展圖書館服務項目、提升圖書館技術手段、完善圖書館基礎設備、優化文獻資源配置,實現其可持續發展,助力“雙高”建設。
1.“雙高”背景下高職圖書館要堅持“以人為本”管理與服務理念
人才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因素。圖書館人才是與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圖書館設施設備、圖書館館舍環境同樣重要的寶貴資源,其中圖書館技術人員是圖書館戰斗的主力軍,是支撐圖書館發展的第一資源。所以,圖書館從管理上要“以館員為本”,關心館員身心健康,重視館員職業能力的提升和個人發展。圖書館不斷為館員自身價值的實現創造機會、提供平臺。“雙高”背景下圖書館管理還包括建立良好的選人用人機制,積極培養館內人才,用好本館人才,制定公平合理的考核考評辦法,充分調動館員的積極性,最大限度激發館員工作熱情,促使圖書館各項服務圓滿高效地完成。
圖書館“以人為本”理念,從讀者角度講,就是要尊重讀者,最大限度維護讀者權益,以讀者為中心來開展各項服務,最大限度滿足讀者的文化和知識需求。“以人為本”理念使圖書館服務更加細致周到,更加人性化、個性化。“雙高”背景下要重視服務項目創新,強調服務效率、服務效果、服務質量,不斷踐行“以人為本”“讀者第一”的管理與服務的理念。
2.“雙高”背景下,高職圖書館要基于技術手段開展專業知識服務
“雙高”建設是高水平院校、高水平專業群的建設。建設“雙高”需要提升重點品牌特色專業的競爭力,圖書館專業或者專業知識服務平臺更顯價值。從這一點講,“雙高”建設中圖書館注重專業學科知識服務是關鍵。信息服務以決策支持、科研支撐、專業知識情報服務為主。圖書館要在服務手段現代化、服務項目多樣化、服務內容特色化上做功夫。如:圖書館加強數字化建設與數字服務,首先,加強技術力量,保證圖書館網絡功能齊全、運行流暢;其次,圖書館深化和挖掘深層次的服務內容,基于網絡的服務方式、服務項目要進一步拓展延伸。圖書館特色的專業學科服務、個性化信息服務,具體有很多:圖書館網絡實時服務、微信平臺實時服務、學科專業導航服務、運用數據分析為專業群戰略規劃提供支撐服務。圖書館應該利用海量資源優勢,借助同方知網職教創新平臺、專業建設知識服務平臺、人才培養方案服務平臺、高職院校發展戰略知識庫、職教教學資源庫等等平臺的信息來服務學校的教學科研,服務人才培養,服務學校特色專業建設,更好助力“雙高”建設。比如:《專業建設知識服務平臺》就是通過整合全球知識大數據、職業教育教學資源、校本資源和互聯網情報信息等,服務于職業院校的專業規劃與建設、課程設計與教學、職業技能大賽等對全面、系統知識信息的需求,提供產業發展趨勢、前沿技術動態、崗位技術技能、課程教學案例等情報知識。形成面向職教院校的行業資訊中心、專業資訊中心、課程知識空間、賽項知識空間等,為院系教務、教研、專業教師和學生等提供具有專業化知識體系和精準內容推送的精細化知識服務。
資源在于利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使用方法要利用多種途徑及時宣傳推送,圖書館有義務指導并教會讀者高效地利用各類資源。圖書館服務創新還包括對師生信息技能的培訓和指導,不斷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讓師生自覺使用各項平臺,更熟練利用好圖書館的各項資源、各項數據庫。
3.“雙高”背景下高職圖書館要不斷優化館藏,合理配置資源
大量的信息資源是圖書館服務的保障,高質量館藏是為讀者服務的基礎。在資源有限而需求無限的情況下,圖書館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觀念及行為上要創新,高職圖書館要樹立資源共建共享觀念,樹立大數據觀念。一流學校需要一流學科,一流學科需要一流館藏。“雙高”建設背景下,圖書館要根據師生需求,同時還要研究分析學校的“雙高”建設目標與要求,并結合本館實際情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適時地調整館藏結構,不斷優化館藏,突出一流學科、重點學科、特色專業,進一步加強優勢學科資源建設。此外,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資源建設形式方式也要多樣化,移動服務需要加強,加大數字資源建設力度,特別注重網絡免費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重視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源的采集、整合、分析、開發與利用,不斷完善學科特色資源庫,提供更專業更精細的文獻信息和知識服務。
總之,“雙高”背景下高職圖書館服務創新的核心就是要充分發揮圖書館資源、環境、空間、技術、人才等多方面優勢,從傳統文獻信息服務,走向移動服務、數字服務、智庫服務、個性化服務,不斷深化和延伸學科服務、知識服務,不斷增強圖書館的服務功能與服務效果,全面提升高職圖書館支撐教學、科研、管理的能力,以此助力“雙高”建設。
高職圖書館創新發展過程中要樹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創新要立足于師生信息需求,立足于本校專業和高職讀者的實際情況。“雙高”背景下高職圖書館創新應該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要把握高職院校發展的方向,了解并研究“雙高”建設目標和要求,樹立圖書館高質量發展意識。從而找準高職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和服務創新的方向。圖書館是隨著人類社會及科學進步不斷發展的。未來高職圖書館將是“電子圖書館”“虛擬圖書館”“數字圖書館”發展方向。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創新要突破時空,提供文獻信息資源共享方式上的創新。
2.高職圖書館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雙高”背景下高職圖書館要創新知識服務的方式方法,創新學科知識服務內容,開發新型服務以及延伸傳統服務是重點。圖書館服務創新要圍繞師生需求,圍繞為師生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來展開;圖書館服務創新要注重服務性、差異性、層次性;注重基于網絡環境下高效化、特色化、個性化。
3.圖書館資源建設的目的在于使用,圖書館的價值也體現在用。優質的文獻信息資源是高職圖書館助力“雙高”建設的物質基礎。文獻信息資源為師生的教學和科研提供了知識資源的支持,為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做了智力支撐。高職圖書館在文獻資源建設方面的發展策略也應該有所探索。比如:高職圖書館要樹立資源共建共享觀念,挖掘各項有用資源,合理配置紙質與電子資源,不斷整合資源,以方便提供利用。
4.“雙高”建設背景下,圖書館創新要堅持多種管理理念和多種管理方法并用。不拘泥某一種,管理上能結合本館讀者情況、結合高職自身特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就是最好的創新行為。
高職圖書館把圖書館的理論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業務實踐創新作為圖書館發展的第一動力,為圖書館的發展不斷地注入生機與活力,為高職學校文化建設、專業建設服務,積極助推“雙高”建設。圖書館創新是在吸取傳統管理工作經驗之上的創新,是融合傳統管理與工作經驗之中的理論與實踐的創新。圖書館在服務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創新無止境,創新鑄就了圖書館事業的輝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