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增兵,成蘭興,楊舒程,楊炳祺,王澤濤
(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鄭州 450052)
二硫化鉬具有獨特而優良的機械、物理和化學性能,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防腐工程及電子信息行業,獨特的層狀結構性質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催化領域。但二硫化鉬難溶于油,屬于非均相催化反應,從而能夠高度分散在油相中的油溶性鉬基催化劑成為研究熱點[1-5]。有機鉬化合物應用于瀝青、煤焦油、煤焦油瀝青、廢棄潤滑油等漿態床加氫工藝的催化劑和潤滑油添加劑[6-10]。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鉬現有的合成方法存在反應過程復雜、反應壓力過高、使用較多的有機溶劑或濃酸濃堿、油溶性或分散性差等缺陷[11-14]。研究制備高純度、高油溶性的催化劑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鉬并對其表征,有利于發展高端鉬產業經濟,提升我國鉬資源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硫化鈉、硫酸、三氧化鉬、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等均為分析純;所用水均為純凈水。
DPX-400超導核磁共振譜儀;Affinity-1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KBr壓片); DF-101S 型集熱式磁力加熱攪拌器;Thermo Flash EA 1112元素分析儀;JJ-1 型定時電動攪拌器;2XZ-1 型旋片真空泵。
在裝有回流冷凝管、溫度計的三口瓶中加入水、三氧化鉬和硫化鈉,攪拌均勻后,滴加30%H2SO4酸化,室溫下攪拌30 min。加入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溶液,室溫下攪拌30 min,升溫至110 ℃,反應4 h。冷卻,過濾,用飽和食鹽水充分洗滌,干燥,得到黃色固體產物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鉬。反應方程式如下。

在前期實驗條件探索的基礎上,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價格昂貴,為了反應原料反應完全,其投入量按理論量與三氧化鉬等物質的量比,選取反應時間8 h,對硫化鈉與三氧化鉬比例、硫酸與三氧化鉬比例、反應溫度等3因素,進行L9(34)正交實驗,以產物收率為依據,以便確定最佳合成工藝條件,實驗結果見表1。

表1 正交實驗結果Table 1 The test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L9(34)
由表1可知,顯著性影響順序為:A>C>B,最佳參數為A3B2C3,即n(硫化鈉)∶n(三氧化鉬)=1.4,n(硫酸)∶n(三氧化鉬)=1.6,反應溫度 110 ℃,產物收率為93.37%。硫酸的投入量越多,反應越好,過多,也會與硫化鈉反應,生成硫化氫氣體,溢出反應體系,造成產物收率下降。溫度在 80 ℃,反應緩慢,且不充分,隨著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克服反應能壘,收率逐漸提高,但是過高,會造成副反應的增多,發生焦化或聚合現象。
過程中反應體系液體由紅色逐漸變為黃色。實驗反應時間8 h,基本上全部反應徹底。為了提高效率,節省成本,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與三氧化鉬等物質的量比,在硫化鈉與三氧化鉬比例1.4、硫酸與三氧化鉬比例1.6、反應溫度110 ℃時,分別研究了反應時間2,3,4,5,6 h對反應產物收率的影響,結果顯示,反應時間在4 h以后無明顯變化。
2.2.1 物化性質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鉬為黃色固體粉末,采用顯微熔點測試儀測得熔點為270~272.6 ℃。
2.2.2 元素分析 元素分析結果:C 30.81%;H 5.17%;N 3.97%;S 27.93%,與理論含量接近。
2.2.3 紅外光譜分析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鉬的紅外光譜見圖1。

圖1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鉬的紅外光譜圖Fig.1 FTIR spectra of themolybdenumdibutyldithiocarbamate

2.2.4 核磁氫譜分析1H NMR(CDCl3,TMS,400 MHz,δ):3.78(t,2H,緊鄰N的 —CH2—),1.76(m,2H,—CH2—),1.38(q,2H,緊鄰甲基的 —CH2—),0.96(t,3H,—CH3)。

圖2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鉬的核磁氫譜圖Fig.2 1H NMR spectra of the molybdenumdibutyldithiocarbamate
采用EDTA絡合滴定法,先用鹽酸羥胺將鉬還原為+5價,加入過量的EDTA絡合后,以二甲酚橙為指示劑,用硫酸鋅作滴定劑,測定產品中的鉬含量。測得鉬含量 27.36%。推測化學式為 C18.01H36.30S6.12Mo2N2O2.09,與理論值相符。
合成催化劑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鉬的最佳條件:反應溫度110 ℃,反應時間4 h,三氧化鉬∶硫化鈉∶硫酸∶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的摩爾比為 1∶1.4∶1.6∶1。通過FTIR、1H NMR、元素分析等手段進行表征,確定結構正確,化學式為C18.01H36.30-S6.12Mo2N2O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