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怡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各種不同的壓力撲面而來,使得人們的心理負擔過重,由此導致神經類疾病多發。而精神分裂癥,是以基本個性改變,思維、情感、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主要特征的一類常見的精神病。其發作原因尚不明確,患者需服用藥物進行控制,比如布南色林。
布南色林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此種藥物對于精神分裂癥的各個階段與癥狀均有較好的效果,對患者的腦部功能恢復有較大的好處。布南色林具有較低的鎮定安神作用,比較適合于有一定控制力、狀態比較穩定的患者服用。相關研究顯示,布南色林不容易導致催乳素含量增高,可對其他抗精神病藥物產生的較高催乳素加以控制,使得女性患者體內的催乳素含量下降,所以此種藥物更適合于年輕女性患者。另外,布南色林對患者的意識活動以及其社會行為均有較大的影響,可使此兩種能力快速恢復,對患者的病情控制有極大的益處。臨床上,布南色林常作為第一選擇藥物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
布南色林對精神分裂癥的各個階段均有較好的作用:
首發階段 首次發病的患者,其對于藥物的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均可能出現應激的情況,所以對其使用的藥物劑量應比其他階段患者的藥量較少一些。布南色林用于此階段疾病的患者,建議一天服用8毫克,可分為兩次服用;而后根據患者的情況可逐漸加大藥量。但是,一般需在兩周的時間里將藥量至少加量到一天服用12毫克(不超過24毫克)。
急性階段 該階段患者往往表現出比較嚴重的幻覺、幻想等癥狀,此階段可對患者使用布南色林進行治療。但是,如果患者表現出情緒不穩定,有較大的攻擊性,則布南色林不適合用于此種情況下的患者治療。
維持期 該時期主要是控制患者的疾病不再次發作,保持患者疾病的穩定性。布南色林對于此時期患者有較好的控制作用,能夠使患者的狀態保持穩定,并且其使用后出現的不良反應較少,對患者的治療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此外,部分患者在治療階段使用其他抗精神疾病藥物時,如出現體重增加、催乳素水平較高等不良情況,可暫停使用其他藥物,改換布南色林繼續治療。如果患者在使用其他藥物治療時,發現其狀態以及各項能力沒有任何變化,可暫停使用其他藥物,改換布南色林繼續治療。如果患者需要改變其各項能力,以此為治療目的,也可暫停使用其他藥物,改換布南色林繼續治療。
需提醒的是,錐體外系反應(即EPS)是使用布南色林之后普遍出現的不良狀況,但是多數患者的癥狀較輕。據研究表明,EPS的出現與患者血液中含有布南色林的藥量息息相關。如果患者在白天出現EPS,可通過對患者進行血液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對患者調整藥量。在出現的EPS中,患者通常表現出無法安靜、反復走動等狀態以及帕金森綜合征。患者如果表現出無法安靜、反復走動等狀態,可對患者進行減少藥量的處理;若患者的狀態無改變,則可增加使用β受體阻滯劑等。患者如果表現出帕金森綜合征,可首先對其進行減少藥量的處理;若患者的狀態無改變,則可增加使用抗膽堿能藥物。
總之,布南色林對精神分裂癥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其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情況較少,用藥較為安全,臨床可根據患者病情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