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雪梅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龍巖 364000)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企業已逐漸認識到財務審計和會計核算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二者對于企業長遠發展非常重要,確保其實效性,有助于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開展高質量的財務審計及會計核算工作,不僅有助于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整體質量,對推動企業發展也存在積極影響。
會計的主要職能是針對各項生產活動實施時的各種價值活動加以記錄、預測及計量,以獲取相關的經濟信息為目標,對各項價值活動加以控制和監督,推進再生產的實現進程,達到大幅度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審計機構及人員是存在于被審計單位以外的獨立個體,其主要職能是針對被審計單位開展的各項經濟活動及財務支出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加以檢查和公證。
從企業開展的各環節經濟核算操作角度而言,財務核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項工作的基本職能為對企業及相關核算單位所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資金占用及勞動消耗等加以監督,并以價值形式的方式將其反映出來。具體開展此項工作時,需要將完成審核操作的登記會計賬簿及原始憑證等作為依據,并對相關核算項目或者單位所開展各項經濟活動的內容及流程開展詳細、有效、清晰的記錄操作。
會計核算與財務審計兩者都是為了管理企業而服務的,它們的主要職責都是為了監督企業的資金流向,兩者都能嚴格審核企業的賬目,在增加資金利用率的同時,努力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所以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和相互練習的關系,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反映出兩者的關系。
企業管理者在制定一些重大決策時都要考慮財務審計和會計核算這兩個指標,這二者關系到企業的決策是否合理,企業是否有一定的利益空間。為了強化財務管理的協助作用,必須切實做好財務審計與會計核算的工作。
在財務審計工作之前,必須做好會計核算的工作。因為會計核算的內容是財務審計的主要內容。財務審計的工作主要是圍繞著財務報表進行的審查,使企業的資金能夠得到合理的使用。因此,會計核算是財務審計的前提。
綜上所述,只有將會計核算與財務審計兩者相互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地優化配置企業的資金,從而增強企業的經濟實力。因此,在企業管理過程中,要準確掌握會計核算與財務審計對企業經濟目標的影響。只有不斷加強這兩者的融合,才能準確掌握二者對企業經濟目標的影響,才能更好地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
考量當今時代背景下我國企業開展的會計審計工作實際情況,可以看出,此項工作在實際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較多,這些問題都不利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審計模式陳舊。多數企業在實際組織各項經營活動時,應用的依舊為以往陳舊的會計審計模式。這種模式雖然在一段時間內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隨著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復雜化,此類模式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凸顯出來的不足和缺點日益明顯,也無法將相應的監督職能良好地發揮出來。
2.會計審計的獨立性及自主性較低?,F如今,個別企業的會計審計工作均為企業領導直接負責,無法有效發揮其監督職能,也難以將企業現實發展情況良好地反映出來。
3.缺乏應用信息化手段。會計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大量的信息處理工作,此類工作對企業的經營利潤評估及后期戰略部署起關鍵作用,對確保其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個別企業的會計人員在實際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認為憑借自身經驗就可以很好地完成工作,對積極、合理地應用各種信息化技術手段沒有高度重視;再加上綜合素質較高的專業人才數量較少,致使各環節會計審計工作的實效性難以有效發揮出來。
會計財務核算對企業發展十分重要,可將企業的財務狀況較為清晰、真實地反映出來,確保其合理性及有效性,有助于促進企業的各環節財務管理工作的實效性更充分地發揮出來。但就我國各企業所開展會計財務核算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其中存在的問題依舊較多,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少有效的會計核算制度。一些企業常常不顧長遠利益,為了追求眼前利益,對會計核算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并沒有完善相關的會計核算制度,一些違法違規的行為得不到有效的約束,會計核算工作難以落實。由于會計核算資料的不準確,導致審計內容出現偏差,因而阻礙了財務審計與會計核算的融匯發展。
2.獨立規范的工作流程匱乏。前面講過,財務審計的前提是會計核算,只有確保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才能保證財務審計的整體水平。但是,目前很多企業沒有形成完善的工作機制,沒有獲得可靠的會計信息,企業的經濟活動和會計核算一片混亂。由于缺乏獨立規范的工作流程,企業的一些活動監督不到位,各種資源分配不均,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這同時也給會計核算工作增加了一些難度,給企業帶來經濟風險和重大的損失。
3.會計核算人員專業性較差。會計核算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會影響會計核算工作的整體效果,目前,會計核算人員的綜合素質很不理想,一些會計核算人員非專業出身,缺乏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部分企業忽視了對會計核算人員的專業培訓,新的理論知識跟不上,還是采取落后的核算方法,從而降低了企業的競爭力。企業必須加大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增加他們的培訓機會,并將學習效果與薪酬掛鉤,調動會計人員的積極性,加強會計核算效果。此外,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許多會計核算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較低,難以承擔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任,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4.財務報告體系實效性較低。個別企業在具體開展各環節會計財務核算操作時,對每筆款項的應用和支出過于重視,導致其忽視了對財務報告的科學性進行合理評價,進而導致投資者得到的有效參考信息相對較少。
5.會計財務核算方法單一。通過對現如今企業基于會計財務核算開展實際問題解決操作的情況來看,多數企業偏愛使用一種核算方式,無法確保相關資源的有效配置,導致固定資產流失問題日益嚴重。
1.建立完善的會計審計模式。建立完善的會計審計模式,并使其實效性充分發揮出來,可確保企業所開展的各環節生產活動管理質量;推進企業管理智能化及信息化發展進程,對促進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準確性及有效性提升也具有積極影響。其中,應注重高質量的會計審計模式,既要良好發揮自身監督職能,也需要起到促進企業抗風險能力提升的作用。
2.提升會計審計的獨立性及自主性。企業開展的各環節會計審計工作應完全由相應的審計部門獨立完成,不應將審計部門相關工作和財務部門工作混為一談,也不應安排財務部門中的人員負責審計部門的工作。同時,企業內部其他部門應對審計部門開展的各環節會計審計工作予以配合。管理人員及企業領導應對會計審計人員予以更多的自由權及獨立權,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其實際問題解決效率,而且有利于將會計審計的監督職能更充分地發揮出來,使企業會計審計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大幅度提升。
3.推進會計審計信息化發展進程。積極利用多種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多元化的人才培訓及教育活動,有助于各環節會計審計工作的實效性更充分地發揮出來。近年來,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腳步不斷加快,各種類型的信息技術層出不窮,并逐漸在多個領域中廣泛應用。企業負責開展會計審計工作的人員有必要對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予以高度重視,通過合理選擇和應用相關技術手段,將會計審計的各項職能更充分地發揮出來,強化監督實效性。不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問題,更要善于用發展的眼光考慮問題,與時俱進,認真工作,有效提高會計審計工作的質量,從而促進企業整體發展。
1.規范會計基礎工作,確保會計核算獨立完成。企業會計核算的主體和范圍在現代新時期背景下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企業內部監督管理的需要和外部受益者的利益需求都要通過會計核算來滿足。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必須要從會計工作的整體出發,不僅要做好預算編制等工作,也要做好會計信息記錄工作,從而不斷提高會計基礎工作的全面性與規范性。除此之外,在開展會計核算工作時,必須要確保會計核算工作的獨立性,并且為了提高會計核算的整體水平需要對會計工作進行合理的規劃,從而減少外界因素對會計核算工作的影響,進一步切實發揮出會計核算工作的監督功能。
2.提高會計核算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大會計人員培訓力度,推進會計審計信息化發展進程。積極利用多種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多元化的人才培訓及教育活動,使各環節會計審計工作的實效性更充分地發揮出來。會計核算人員作為會計核算工作的主體,是企業會計核算的執行者和組織者,會計核算工作的整體效果受會計核算人員綜合素質水平的直接影響。因此,企業一定要加大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力度以達到提高會計核算整體水平的目的。同時,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錄用門檻,優先錄用受過專業培訓的會計人員,促使他們能夠將先進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帶到實際工作中,從而為提高會計核算的質量和效率提供可靠的保障。企業必須加大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增加他們的培訓機會,并將學習效果與薪酬掛鉤,調動會計人員的積極性,加強會計核算效果。
3.優化財務報告體系。應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及理念,針對以往應用的財務報告體系開展系統性評估,明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通過更新管理模式及多種方法積極優化和完善企業財務報告體系,對推進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有積極的影響。
4.應用多元化的會計財務核算方法。確保會計財務核算方法應用的科學性及有效性,對促進企業財務部門所開展的各環節工作的實效性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大幅度提高財務部門開展各環節管理操作的整體質量。基于此,企業有必要積極運用有效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多元化的會計財務核算工作,從根源確保企業財務狀況良好,從而推動企業的良好轉型發展進程。
在信息化時代大背景下,傳統的會計核算方法已經無法滿足財務管理的實際需要,財務人員進行方法改進和創新是大勢所趨的,否則勢必會影響財務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是極為不利的。鑒于此,加強對會計核算制度的完善是現代企業及相關財務人員必須要做到的,以為企業重大決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為前提,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核算方法,不斷提高會計核算的準確性與合理性。同時,為了確保各項經濟活動的有序進行,促進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顯著提升,企業還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內部監督水平,積極拓展財務審計業務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