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克中,韓若男,湯繁希
基于贛南采茶戲視覺元素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研究
蔡克中1,韓若男1,湯繁希2
(1.南昌航空大學,南昌 330063;2.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順德 528300)
贛南采茶戲作為江西省的傳統(tǒng)戲劇之一,獨具特色,但與之相關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種類卻較為單一,研究贛南采茶戲視覺元素在現(xiàn)代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中的應用,以豐富贛南采茶戲的設計可行性元素。將贛南采茶戲作為研究樣本,提取采茶戲中的人物角色、道具、服飾、美妝四大視覺元素,分別對其典型元素的造型、紋樣、色彩、語義進行提取與歸納,搭建視覺元素模型庫,并運用解構、重構、重組等設計方法對紋樣、造型進行重新設計,將其應用于贛南采茶戲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兒童手拍鼓設計案例中。拓展贛南采茶戲作為視覺元素在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領域中的可行思路。通過對贛南采茶戲中視覺元素的分析提取及語義表達,既有利于傳播贛南采茶戲,又為設計相關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提供了設計新途徑。
贛南采茶戲;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贛南是一個以客家文化聞名的地區(qū),位于江西省南部,與廣東、福建、湖南等地區(qū)接壤。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贛南采茶戲作為其中的一個類別,是江西省贛州市的傳統(tǒng)戲劇,在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是指以文化創(chuàng)意為基礎,將某種傳統(tǒng)文化元素提取出來進行再設計,并將其應用到產(chǎn)品的設計中,這類產(chǎn)品文化意蘊深厚,獨具創(chuàng)意,功能恰當。對贛南采茶戲進行元素提取與分析,在此基礎上運用新的設計手法對其進行再設計,探索將提煉后的造型、圖案、文化內涵等應用到產(chǎn)品設計中的形式,可以為贛南采茶戲的傳承以及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設計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
贛南采茶戲作為江西獨具特色的劇種歷史悠久,它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其最初發(fā)源于贛南安遠縣九龍山地區(qū),該地區(qū)盛產(chǎn)茶葉,人們?yōu)榱司徑庠诜N茶采茶時所產(chǎn)生的疲勞之感便創(chuàng)作了采茶歌,這也是采茶戲的第一個階段——采茶歌時期;第二階段為茶籃燈或采茶燈時期,這一時期人們在唱采茶歌的同時開始加入道具,將進行采茶勞作時常用的茶籃、扇子、花燈等道具加入采茶歌中,并融入人物性格,載歌載舞;第三階段為采茶戲時期,這一時期采茶戲的表演藝術形式已經(jīng)形成,其表演方式為以三人為主的“三角班”形式,其中一名男性擔任丑角;在表演語言上,多以客家方言為主,音樂唱腔具有民歌風味,在內容上采茶戲多源于勞動人們的日常生活,其中喜劇、愛情題材居多。總的來說,贛南采茶戲作為江西的代表性劇種,它反映出江西地區(qū)獨特的文化與風情,極具研究意義。
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是指基于一定的文化內涵、造型基礎、功能價值,經(jīng)過文化思考與元素提取重組,將具有文化內涵的創(chuàng)意轉化為具備使用功能的具體產(chǎn)品。例如布達拉宮文創(chuàng)藏戲面具掛飾,見圖1,提取藏戲中的五色面具,將五官進行元素簡化提煉,用幾何的形式呈現(xiàn)出時尚、輕松的造型,同時又將五色面具中善良、圓滿、智慧等象征美好的文化內涵融入掛件中,極具地方特色,見圖2。與京劇、昆曲、黃梅戲、藏戲相比,目前市面上與贛南采茶戲相關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寥寥無幾,主要以卡通人物擺件、產(chǎn)品包裝為主,缺少創(chuàng)意與實用性,設計形式不夠新穎,對贛南采茶戲的文化內涵表達不夠深刻[1],贛南采茶戲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現(xiàn)狀,見圖3。將贛南采茶戲中的視覺元素進行元素提取與分析,并對其進行再設計,讓消費者在使用產(chǎn)品的過程中感受傳統(tǒng)戲劇的魅力,另外將傳統(tǒng)贛南采茶戲中的視覺符號融入現(xiàn)代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中,在傳播采茶戲的同時也帶動了文化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2]。

圖1 藏戲面具掛飾

圖2 藏戲面具掛飾設計分析

圖3 贛南采茶戲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現(xiàn)狀
根據(jù)贛南采茶戲不同的視覺呈現(xiàn)方式,對采茶戲視覺元素進行提取,因為直觀的視覺表達方式相對于采茶戲的具體劇目內容表達而言,可變量更為豐富,在提取和轉譯的過程中更靈活,所以針對贛南采茶戲的主要視覺元素——人物角色、道具、服飾、美妝進行設計分析,見圖4。

圖4 贛南采茶戲主要視覺元素提取
在采茶戲的藝術表演中,人物角色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使每個人物都有了各自不同的性格,使故事?lián)碛懈髯圆煌膬热荩ㄟ^人物角色的塑造,使采茶戲與日常生活間的聯(lián)系更為密切,更易讓觀眾產(chǎn)生共鳴[3]。贛南采茶戲主要以“三角班”的形式呈現(xiàn),即兩旦一丑,主要以旦角和丑角為主,其中丑角在整場戲中具有活躍氣氛的作用,這些角色來自于生活,多是平民百姓,在贛南采茶戲中沒有達官貴人、王侯將相這些代表權貴的角色。
1)旦行。贛南采茶戲中的旦角多為農村少女或少婦,她們勤勞樸素、聰慧美麗。如采茶戲傳統(tǒng)劇目“四小金剛”之一的《補皮鞋》,講述了為去鄉(xiāng)下見戀人“妹子”的農村青年“阿祥古”,喬裝打扮成補鞋匠,最終得到媽媽認可的故事,劇中的旦角(花旦)——妹子賢惠能干,擅長“打鞋底”,瞞著媽媽與農村青年阿祥古相戀;劇中的另一個旦角(老旦)——媽媽思想較為守舊,愛護自己的女兒妹子,在劇中完成了從不認可阿祥到同意與妹子在一起的思想轉變。
2)丑行。丑角在贛南采茶戲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贛南采茶戲中的丑角有正丑和反丑之分[4],其中正丑是劇中的正面人物,多以青壯年男子為主,其人物性格飽滿,樂觀積極、勤勞勇敢、正直善良、幽默風趣,如《山歌情》中的謝明生,他作為一名青年歌手以及女主人公的戀人,為人正直,擁有奉獻精神,具有不顧生死、沖破封建束縛的革命者氣概[5]。反丑在戲中多為酒鬼賭徒、地痞流氓等,常通過模仿一些動物的動作或使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表達人物特點。由此看出,贛南采茶戲的演員通過表情、動作、聲音等塑造人物角色,使其獨具江西特色,將贛南采茶戲中的人物角色進行分類,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并對其人物性格進行元素提取,見表1,從對贛南采茶戲人物角色的分析中可以總結出:戲劇表演中的人物角色通過腔調、表情、動作等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將這類視覺元素應用于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中時,可以將具體角色中的人物性格通過關鍵詞的方式提取出來,與文創(chuàng)產(chǎn)品中人物的表情特征相結合,如《豆腐哥豆腐嫂》中的豆腐嫂,其性格特征為:精明、干練、獨立。在進行設計時,可以將豆腐嫂的特征應用到文創(chuàng)人物的表情上,其關鍵詞為:精明——妝容干凈;干練——眉毛為向上斜翹的劍眉;獨立——服裝色彩以藍灰色系為主。在進行設計時應注意人物角色與文創(chuàng)產(chǎn)品之間設計的契合度。
如贛南采茶戲面膜包裝設計見圖5,選取采茶戲中旦角這一角色進行包裝圖案設計,從產(chǎn)品內涵角度來講,采茶戲中的旦角美麗善良、勤勞能干,與用于護膚的面膜契合度較高,符合使用群體的審美需求。面膜的包裝設計選取采茶女的形象,頭戴花布頭巾,身著淡色斜襟上衣,腰間系百褶圍裙,下身著喇叭褲,結合花布頭巾和上衣的植物紋,設計面膜包裝上的人物形象。在色彩上面膜包裝的背景色墨綠色與前面的淡黃、淡藍、淡粉色相呼應,突出包裝的主題,整體淡雅古樸。該設計通過將贛南采茶戲中的人物角色應用到面膜包裝設計中,讓使用者在使用產(chǎn)品的同時了解傳統(tǒng)戲劇文化,同時賦予產(chǎn)品文化內涵,使產(chǎn)品的文化價值得以提升。
表1 贛南采茶戲人物角色分析

Tab.1 Analysis of persona in Gannan Tea Picking Opera

圖5 贛南采茶戲面膜包裝設計
道具在贛南采茶戲中是必不可少的,戲中的道具多是茶農們日常所使用的農具或生活用品,是贛南人們日常生活的真實體現(xiàn),同時對于舞臺設計也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6]。將采茶戲中的道具分為兩類,一是演員手中所拿或身體所用的具體道具,如扇子花、單筒袖、掃帚、魚竿、桌椅、樂器等;二是演員表演時的虛擬道具,這類道具是通過演員的模仿塑造出來的[7]。
1)具象道具。在贛南采茶戲的道具使用中,扇子作為贛南采茶戲的道具之一是不可或缺的,使用頻率極高,且種類多樣,通常情況下與衣服左袖的扇筒袖配合使用,表演者左手持袖,右手舞扇,相得益彰,在贛南采茶戲中,由日常采茶活動演變而來的扇子、扇筒袖、矮子步被稱為贛南采茶戲的三絕,成為贛南采茶戲的代表。另外,在采茶戲《補皮鞋》中,妹子手中的道具花繃子貫穿整部戲,其形狀像扇子花,妹子通過花繃子找到與阿祥古相處的機會,用花繃子遮臉表達自己的開心喜悅與嬌羞之情。
2)虛擬道具。采茶戲中的虛擬道具常常與具象道具配合使用,如在采茶戲《磨豆腐》中,豆腐店大嫂翠娥磨豆腐的道具為鑼鼓,在演出時,將鼓作為磨,將鑼作為盤,敲鑼打鼓的意思是將豆放入磨中,在此場景中,鑼鼓為實物,而豆和磨是翠娥通過鑼鼓表演出來的,所以戲中的豆與磨為虛擬道具。
贛南采茶戲道具的使用與戲的主題相關,不同的戲其使用的道具略有不同,但工具大多來自日常生活。另外采茶戲道具的造型、裝飾、色彩都會對人物性格、舞臺效果、故事內容產(chǎn)生影響,見表2。從對贛南采茶戲道具的分析中可以總結出:將人物道具作為視覺元素應用到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中時,可以采用元素分類提取的方式,例如將道具分為造型、裝飾、色彩三個部分,提取各部分的具體形態(tài),在此基礎上進行提煉,最后進行組合重構,得出新的設計元素,從而應用于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外觀造型、產(chǎn)品裝飾、產(chǎn)品配色中。
贛茶香天下新式茶飲包裝設計見圖6,其圖案源于贛南采茶戲中的人物形象與道具,上圖中的采茶女身挑茶簍,著喇叭褲,圖案以茶罐為背景,并以云紋、遠山為裝飾,包裝色彩選用橙色為主色調,配以綠色、黃色為裝飾,主要的人物形象和道具用黑色剪影的形式呈現(xiàn),茶包裝的背面有贛南臍橙和江西廬山的形象,配有“江西茶,香天下”的標語。圖6中的丑角手拿茶臼進行碾茶,以茶壺作為人物背景,配以云紋、植物紋為裝飾,整體色彩為藍色,背面有南豐蜜桔的形象。產(chǎn)品將采茶戲中的角色應用到產(chǎn)品封面包裝中,用色彩將每種茶區(qū)分開來,在傳播茶文化的同時對贛南采茶戲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使包裝具有濃厚的文化意蘊。
表2 贛南采茶戲道具分析

Tab.2 Analysis of props in Gannan Tea Picking Opera

圖6 贛茶香天下新式茶飲包裝設計
服飾是塑造贛南采茶戲人物角色形象的重要方式之一,贛南采茶戲服飾的款式、色彩、裝飾對于人物塑造和內容詮釋發(fā)揮著重要作用[8]。按照戲服的款式,贛南采茶戲服飾主要分為三類:冠帽、戲衣、戲鞋。根據(jù)人物角色的各自特點其戲服的款式、色彩、裝飾圖案也略有不同。
1)冠帽。冠帽指戲中人物角色頭上所戴的各種帽子,在贛南采茶戲中冠帽的種類繁多且佩戴者主要為男角,女角較少佩戴。如采茶戲《釣拐》中,正丑田七郎,頭戴圓形遮陽草帽,帽檐上方有一垂繩,除了草帽、紅軍帽外,還有紗帽、巾帽等,在帽子的邊緣常以動植物紋樣為裝飾。
2)戲衣。贛南采茶戲衣整體寬松,款式簡單。旦角戲衣由便衣和褲裝組成,上身便裝的款式為雙圓襟加立領盤扣,衣袖為喇叭袖或直筒袖,在袖口處有花邊或刺繡紋樣的裝飾,下身褲裝,多為寬松的直筒褲或上窄下松的喇叭褲,在褲口位置同樣帶有裝飾[9],色彩有藍灰色、黑色、紅粉色、藍綠色等。丑角上衣受漢服影響,兩襟相對,紐扣位于兩襟正中,兩襟邊緣鑲有裝飾性花邊,其中在左袖口處有一65 cm左右的長水袖,這也是贛南采茶戲服飾與眾不同的地方之一,在腰部系以與上衣顏色不同的百褶短裙,下身為褲型寬大、褲腳內收的燈籠褲,將贛南客家人的淳樸性格帶入服飾中,在色彩上相較于正丑而言,反丑的服飾色彩較為鮮艷,與其滑稽、詼諧的角色性格有關。
3)戲鞋。鞋子多為布質,色彩隨服飾而變化,有金色或白色鑲邊的裝飾,部分鞋面前方鞋頭位置有一圓絨球作為裝飾。
在我國的戲曲表演中,贛南采茶戲以源于生活、樸實無華的特點不同于其他戲曲,采茶戲演員在戲中所穿的戲服對人物角色的塑造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僅體現(xiàn)出人物的身份、性別、性格、善惡,更是對贛南地區(qū)傳統(tǒng)文化的濃縮與升華[10]。采茶戲服飾作為視覺元素之一對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制圖軟件對贛南采茶戲服飾進行矢量處理,在此基礎上將矢量元素分解為結構、圖案、色彩三個部分,建立符號庫,見表3。從對贛南采茶戲服飾的分析中可以總結出:在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過程中,可以提取符號庫的元素對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外觀造型、裝飾紋樣等進行設計演變應用。
表3 贛南采茶戲服飾分析

Tab.3 Analysis of costumes in Gannan Tea Picking Opera
鋒味——茶葉包裝設計,見圖7,其人物形象以采茶戲中的旦角采茶女為設計元素,進行包裝圖案的設計,包裝中的采茶女頭戴藍色頭巾,身著藍色上衣,身上背一茶簍,馬尾置于胸前,進行采茶活動。茶葉外包裝為黑色,茶葉罐為藍色,與圖案中的人物服飾顏色相對應,該產(chǎn)品包裝圖案源于采茶戲中旦角的角色,整體現(xiàn)代簡約,符合現(xiàn)代消費人群的審美需求。
戲曲彩妝是將色彩與人物面部特征相結合的造型藝術,相對于臺詞、舞蹈而言更為直觀,戲曲中的妝容會根據(jù)人物角色、性別年齡、性格特點的不同而產(chǎn)生變化,以完成戲中人物命運與時代的和諧統(tǒng)一,總而言之,人物彩妝作為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之一,與人物角色、道具、服飾等視覺元素各有側重,但都是贛南采茶戲的一部分,服務于欣賞者[11],并對贛南采茶戲文創(chuàng)設計產(chǎn)生積極影響。

圖7 鋒味——茶葉包裝設計
贛南采茶戲中的人物妝容主要是圍繞丑角展開的,采茶戲中的正丑其妝容特點為在兩眼中間處畫有一白色“豆腐塊”狀的方形體,方形體現(xiàn)出人物的正義,而“豆腐塊”的位置與色彩又使人物具有幽默感[12]。反丑的妝容較正丑更為復雜,通常在人物兩眼與鼻梁的山根位置有蟲、蛇等動物形象,眼睛畫成斜三角狀,嘴呈歪狀,且在中心位置用白色作點綴,塑造出人物尖嘴猴腮的角色特征[13]。贛南采茶戲中的旦角妝容,小旦純真善良、聰明伶俐、活潑大方,其妝容簡單,紅唇、眼部和雙頰涂飾紅色胭脂[14];彩旦為中年角色,性格潑辣、刁蠻,妝容上與彩旦相似,眼部和雙頰有紅色胭脂作為涂飾;老旦為老年角色,性格和藹可親、善解人意,妝容較為淡雅,贛南采茶戲美妝分析見表4。在贛南采茶戲中,人物彩妝與角色、服飾相互影響,通過視覺元素表現(xiàn)采茶戲特點,在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中,可以對人物角色的妝容進行提取,將其進行簡化處理,應用在文創(chuàng)玩偶的表情設計上。
表4 贛南采茶戲彩妝分析

Tab.4 Analysis of makeup in Gannan Tea Picking Opera
采茶戲文創(chuàng)鑰匙扣設計,見圖8,選取戲中小旦的形象及妝容,將人物形象進行簡化處理,保留戲中旦角人物的妝容,即眼部、臉頰、嘴唇的紅色胭脂,純真善良的眼神,在發(fā)型上對其IP形象進行再設計,頭戴發(fā)飾,裝飾感強。該鑰匙扣的圖案設計在保留角色人物基本妝容的同時,對發(fā)型進行了創(chuàng)新,設計后的圖案既具有贛南采茶戲中人物角色的妝容特點,又具有現(xiàn)代美學特點,將設計完成后的人物臉部形象放置于鑰匙扣的中心位置,使采茶戲文創(chuàng)鑰匙扣與人物妝容結合得恰到好處。

圖8 采茶戲文創(chuàng)鑰匙扣設計
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需要結合相關文化進行設計,近年來,文創(chuàng)產(chǎn)業(yè)發(fā)展趨勢呈穩(wěn)步前進狀態(tài),博物館文創(chuàng)、旅游文創(chuàng)等產(chǎn)品異軍突起,由此看出,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所具有的經(jīng)濟效益是積極的,它不僅僅是文化的象征,更是傳播傳統(tǒng)文化和推動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催化劑[15]。通過提取采茶戲視覺元素,構建設計模型庫,進行元素重構,可以為戲曲類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提供更為廣闊的設計思路,見圖9。贛南采茶戲中的道具類型多樣,其中樂器必不可少,在戲中它不僅是人物的道具,更是活躍現(xiàn)場氣氛的工具,因此設計了以贛南采茶戲中道具鼓為原型兒童手拍鼓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見圖10。

圖9 贛南采茶戲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思路

圖10 兒童手拍鼓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
贛南采茶戲文創(chuàng)——兒童手拍鼓,以采茶戲中的道具牛皮鼓為基礎,首先,兒童手拍鼓的造型源于贛南采茶戲道具中的牛皮鼓,對牛皮鼓的外形進行分析可知其鼓身線條圓潤柔和,裝飾性較弱,因此在設計兒童手拍鼓贛南采茶戲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時,將造型設計得更為硬朗,考慮到使用者為兒童,對鼓的高度進行調整,為提升產(chǎn)品的趣味性與便攜性,將鼓的直徑控制在20 cm之內;其次,在鼓面裝飾上,提取贛南采茶戲旦角服飾中的花卉紋、幾何紋等紋樣,并運用四方連續(xù)、旋轉復制等手法對紋樣進行重組,分別應用于鼓面、鼓身的裝飾上;再次,在色彩上,選取贛南采茶戲中反丑的妝容色彩,進行色彩提取與重組,提取出粉色、橙色、黃色、綠色四色應用于兒童手拍鼓色彩的設計上,活潑、充滿活力的色彩與兒童審美相契合;最后,手拍鼓的設計靈感源于贛南采茶戲視覺元素中的人物角色,采茶戲中的旦角善良、勤奮、聰明、賢惠,將旦角這一特征進行轉喻,與活潑的兒童結合,考慮到兒童喜動、好奇心強等特點,進行了手拍鼓的設計,賦予產(chǎn)品活潑、有趣的積極含義,使產(chǎn)品既具有贛南采茶戲的視覺元素與藝術特征,又實現(xiàn)了產(chǎn)品的實用性與功能性,也傳承發(fā)展了贛南采茶戲,是贛南采茶戲中視覺元素在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中的成功實踐,贛南采茶戲文創(chuàng)——兒童手拍鼓設計過程,見圖11。

圖11 贛南采茶戲文創(chuàng)——兒童手拍鼓設計過程
贛南采茶戲作為江西省的傳統(tǒng)戲劇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有趣的劇情、獨具特色的人物,是江西省極具代表性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它彰顯出江西贛南地區(qū)獨具特色的采茶文化、內容豐富的客家文化以及獨一無二的贛南采茶戲文化,歷經(jīng)了數(shù)百年的傳承與發(fā)展,但如今仍然面臨著發(fā)展緩慢、傳播力不足、藝人斷層等問題,因此提取贛南采茶戲中的人物角色、道具、服飾、彩妝等視覺元素,對其進行分析,并選取其中部分元素進行重構,將這些視覺元素應用于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中,是如今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的可行方案之一。贛南采茶戲文創(chuàng)設計——兒童手拍鼓的設計應用,為包括采茶戲在內的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提供了新的設計方法。
[1] 李永文. 基于漢唐文化元素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J]. 包裝工程, 2022, 43(10): 407-413.
LI Yong-we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Based on Cultural Elements of Han and Tang Dynasty[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2, 43(10): 407-413.
[2] 吳麗珍, 劉金英. 贛南采茶戲傳承與發(fā)展新思路[J]. 科技視界, 2019(36): 298, 238.
WU Li-zhen, LIU Jin-ying. New Ideas 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ea-Picking Opera in Gannan[J].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2019(36): 298, 238.
[3] 馬振原. 探究如何做好戲劇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J]. 戲劇之家, 2022(13): 28-30.
MA Zhen-yuan. Explore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Shaping Characters in Theatrical Performances[J]. Home Drama, 2022(13): 28-30.
[4] 陳麗嬪. “丑中見美”的丑角表演——以贛南采茶戲為例[J]. 戲劇之家, 2018(27): 16-17.
CHEN Li-pin. “Beauty in Ugliness” Clown Performance—Taking Gannan Tea-Picking Opera as an Example[J]. Home Drama, 2018(27): 16-17.
[5] 安志強,李慶成,思縷. 老區(qū)創(chuàng)作題材的新視角——談贛南采茶戲《山歌情》[J]. 中國戲劇, 1994(2): 14-15.
AN Zhi-qiang, LI Qing-cheng, SI Lv.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Theme of Creation in the Old District ─ on Gannan Tea-Picking Drama “Folk Songs”[J]. Chinese Theatre, 1994(2): 14-15.
[6] 張海坤, 歐陽柳. 江西贛南采茶音樂舞蹈——“三絕”的藝術特色[J]. 北方音樂, 2015, 35(5): 17, 21.
ZHANG Hai-kun, OUYANG Liu. Jiangxi Tea Picking Music and Dance—Artistic Features of “Three Musts”[J]. Northern Music, 2015, 35(5): 17, 21.
[7] 楊瑩. 贛南采茶戲的視覺呈現(xiàn)研究[J]. 大觀(論壇), 2020(7): 53-54.
YANG Ying. Research on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ea-Picking Opera in Gannan[J]. Grand View (Forum), 2020(7): 53-54.
[8] 劉青青. 黃梅戲服飾元素在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中的應用[J]. 化纖與紡織技術, 2021, 50(11): 122-124.
LIU Qing-qing. The Application of Huangxi Costume Elements in the Design of Wenchuang Products[J]. Chemical Fiber & Textile Technology, 2021, 50(11): 122-124.
[9] 劉永茹. 南昌采茶戲服飾面料研究[J]. 當代旅游(高爾夫旅行), 2018, 16(2): 204, 225.
LIU Yong-ru. Study on Clothing Fabric of Tea-Picking Opera in Nanchang[J]. Tourism Today, 2018, 16(2): 204, 225.
[10] 李秋萍. 丑的意趣美的升華試論贛南采茶戲丑角表演藝術特色[J]. 中國戲劇, 2017(8): 62-63.
LI Qiu-ping. Sublimation of the Beauty of Ugliness; On the Performing Art Characteristics of Clowns in Gannan Tea-Picking Opera[J]. Chinese Theatre, 2017(8): 62-63.
[11] 董惠娟. 戲曲化妝對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J]. 戲劇之家, 2022(5): 26-27.
DONG Hui-juan. Research on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s by Makeup in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J]. Home Drama, 2022(5): 26-27.
[12] 胡斌, 甘宏禮, 雷翔. 贛南采茶戲丑角的形象特征分析[J]. 記者觀察, 2018(21): 114-115.
HU Bin, GAN Hong-li, LEI Xiang. Analysis of the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own in Gannan Tea-Picking Opera[J]. Reporters' Notes, 2018(21): 114-115.
[13] 吉洪暉. 論贛南采茶戲《釣拐》中“反丑”的人物美[J]. 文學教育(下), 2018(4): 104-105.
JI Hong-hui. On the Beauty of “Anti-Ugly” Characters in the Tea-Picking Opera Diaoguai in Gannan[J]. Literature Education, 2018(4): 104-105.
[14] 付建華. 中國戲曲人物行當劃分與妝容區(qū)別[J]. 戲劇之家, 2020(36): 35-36.
FU Jian-hua. China Opera Characters' Trade Division and Makeup Difference[J]. Home Drama, 2020(36): 35-36.
[15] 程輝, 邱筱, 劉炳建, 等. 國內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方法研究綜述——基于對《包裝工程》所刊發(fā)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主題論文的分析[J]. 包裝工程, 2022, 43(12): 339-347.
CHENG Hui, QIU Xiao, LIU Bing-jian, et al. Literature Review o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Method Research in China: An Analysis of Themed Papers Published by the Journal of Packaging Engineering[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2, 43(12): 339-347.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Based on Visual Elements of Gannan Tea Picking Opera
CAI Ke-zhong1, HAN Ruo-nan1, TANG Fan-Xi2
(1.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63, China; 2.Shunde Polytechinc, Guangdong Shunde 528300, China)
A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dramas in Jiangxi Province, Gannan Tea Picking Opera ha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but the relat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re relatively single. The work aims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visual elements of Gannan Tea Picking Opera in moder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nd enrich the design feasibility elements of Gannan Tea Picking Opera. Gannan Tea Picking Opera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sample, and the four visual elements of personas, props, costumes and makeup in the Tea Picking Opera were extracted. The shape, pattern, color and semantics of the typical elements were extracted and summarized respectively to build the visual element model library, and the design methods of de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on and reorganization were used to redesign patterns and shapes which were applied to the design case of children's hand drum, a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of Gannan Tea Picking Opera. The feasible ideas of applying visual elements of Gannan Tea Picking Opera to the field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were expanded. Analysis, extraction and semantic expression of the visual elements of Gannan Tea Picking Opera not only benefit the dissemination of Gannan Tea Picking Opera, but also provide a new way for designing relat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Gannan Tea Picking Opera;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B472
A
1001-3563(2022)24-0227-10
10.19554/j.cnki.1001-3563.2022.24.026
2022–07–05
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三五”基金項目《贛南采茶戲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研究》研究成果(20YS13)
蔡克中(1976—),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設計學。
湯繁希(1990—),女,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設計學。
責任編輯:馬夢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