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 鄒平市孫鎮人民政府
伴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經濟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起初應用于環境保護的領域,它是指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因此,為了保障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應該合理利用各項資源,從而減少或者避免資源浪費情況的出現。此外,我們還應將資源在可以循環利用的最大程度下,將資源的價值發揮到最大。人力資源作為社會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資源既可以滿足當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又不會影響后代人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利用好人才資源來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利用人力資本的配置來促進人力資源得以有效使用,進而提升其生產力的發展,最終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本文根據人力資源配置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展開探討,從背景、關系、措施以及意義等方面進行闡述。
自“十一五”期間,國務院文件中首次出現了“人才服務業務”后,國家為推動人力資源的發展提供諸多政策支持。在2021年頒布的《關于新時代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將“不斷強化人力資源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用”作為新時代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為了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我國還將提供財政支持、稅收優惠以及人才保障等政策。由此可看出,國家對于人力資源利用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在國家的大力引導下,各地有關部門以及社會各企業認真學習國家文件精神,結合本地以及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謀劃,從而促進人力資源與經濟可持續發展之間的融合。
在探索人力資源與經濟可持續發展融合機制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阻礙融合進程的“攔路石”。如人們對于人力資源配置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認識淺薄,從而導致人們對于兩者融合的重視程度較低;由于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完善,從而影響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由于人力資源配置過程中管理力度較低,從而阻礙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進程;由于人力資源信息與地區就業信息不匹配,導致人力資源利用出現浪費的情況,從而干擾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果想要推動人力資源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融合機制,應該通過相應的措施將這些“攔路石”清理干凈,理清二者之間的聯系,從二者的關系出發,探尋推動二者融合的有效措施。
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辯證法中聯系觀的相關內容,我們可以知道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整體,因此事物之間會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人力資源配置與經濟可持續發展之間就存在著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關系,通過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我們可以發掘兩者之間內在的聯系,從而利用兩者的聯系來推動事物的發展。
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可以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而經濟可持續發展致使人才資源的需求量上升,從而促進人才資源配置的優化。例如對于企業來說,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源,企業充分利用好內部的人力資源。在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理念下,將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讓人才可以在合適的崗位中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自然可以提高該企業的勞動生產力,從而為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企業因人才資源的合理利用而得到了發展,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將需要吸納更多高素質的人才來滿足公司進一步發展的人才需求。
人力資源配置與經濟可持續發展之間可以相互影響,人力資源配置不僅會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進程,還可能會阻礙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人力資源的不合理配置會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程,如身為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員如果沒有實戰經驗,當地方經濟發展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們無法及時找到相應的策略來解決當下的發展問題,自然就阻礙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進程。此外,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會影響人才資源的配置。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根據地區以及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會對人力資源配置提出相應的具體的人才要求。例如企業想要在動蕩的經濟環境下謀求發展,自然需要吸納更多的創新型人才或者經驗型人才,因此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招聘的環節,就會注重對招聘者的創新意識以及實踐經驗等情況了解,而在培訓環節也會根據公司的需求來安排相應的培訓工作。
正確的思想觀念可以指導正確的實踐行為,因此,為了促進兩者的有機融合,應該提高人們對人才資源配置、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兩者融合的重視程度。人力資源作為提高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資源,國家領導人以及政府工作人員應當重視人力資源在經濟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國家領導人應該在馬克思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思考人力資源配置與經濟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結合人力資源的現狀以及經濟發展的情況推行相關的政策。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引導政府工作人員踐行相關的政策,從而推動二者的融合進程。而政府領導階層應該組織政府工作人員深入學習國家領導人對于人力資源配置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指導,認真學習相關的文件精神,并在社會發展中積極推行相應的政策措施。對于企業來說,也應該重視人力資源配置與經濟可持續發展之間的聯系,從而根據企業的現狀以及發展情況來科學合理安排企業內部的員工以及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招聘工作。因此,為了提高企業領導人對于人力資源配置與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需要國家提供相應的鼓勵政策來提高企業的重視程度。而對于個人來說,需要通過了解人力資源配置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來了解當下社會對于人才的具體要求,從而針對性地提升自我能力,讓自己在不斷地學習以及實踐工作中成為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人才。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為了使人力資源配置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融合朝著規范化的方向發展,應該制定相應的制度來為兩者的融合提供制度保障。如果人力資源方面出現了不合理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國家以及企業出現人才匱乏的情況,從而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1]因此,為了避免人才匱乏情況的出現,國家以及企業應當完善人才選拔要求并嚴格規范人才選拔制度,通過科學、嚴格的選拔制度來招聘到適合崗位需求的人才。在招聘工作開展之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結合政府機關以及企業的對應崗位所需要的人才數量以及質量制定相應的招聘計劃。在招聘過程中,為避免徇私舞弊情況的出現,應該制定相應的制度來使招聘工作透明化,以確保國家以及企業可以招聘到符合崗位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為了保障人力資源得到合理的安排,國家以及企業應該設置相應的監察制度,從而避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因個人因素而導致人力資源的浪費與流失。此外,為了避免現有人才的流失,國家以及企業應當制定相應的激勵制度以及明確的晉升機制,從而激勵人才為國家以及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出最大的價值。為了保護人力資源的合法利益,國家應該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從而為勞動人民提供相應的法律保障,讓他們可以無后顧之憂的推動企業以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推動人力資源在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應該采取相應的人才管理手段來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想要保障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將人力資源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還需要最大化地發揮人力資源的價值。想要人才創造出相應的價值,需要建立起相應的激勵政策以及手段,例如績效考核手段、職稱評選以及晉升途徑。企業以及國家想要激發人才的潛在的實力,使人才創造出更高的價值,需要通過績效考核來刺激人才在競爭中成長,從而激發出自身的潛力。通過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人才主動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以及技能手段,從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最終為企業發展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例如,學校想要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就需要結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以及教育工作的現狀,激勵教師積極探索出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和手段。為了使更多的教師積極投身于教育改革的科研工作中,可以通過制定相應的績效考核制度來激勵他們投身于教育改革中。此外,企業想要穩定健康高速發展,就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經濟管理制度,并不斷地對其進行優化。[2]在動蕩不安的經濟環境中,科學合理的經濟管理制度在使企業穩定的發展的同時,也為人才資源提供了穩定的工作環境,從而使人力資源在合理配置下最大程度地創造出相應的價值,最終促進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如果人才資源無法與地區或者企業需求相匹配,那可能會造成人力資源的閑置,而企業或者地方因人才匱乏而面臨倒閉的風險。因此,為了保障人力資源的有序性、高效性,必須加強國家對于人力資源流動的宏觀調控。[3]通過整合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人才信息、人才市場的供求關系以及人才素質能力,利用政府的手段進行宏觀調控,從而促進人才資源配置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機融合,避免地區以及企業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缺少人才資源的支持。例如在部分教育以及醫療資源匱乏的地區,他們對于教師以及醫生的需求量極高,卻始終得不到相應的人才支持,而大量的教師以及醫療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面臨就業難的情況,這就是人力資源在市場盲目性、滯后性調節下出現的人力資源的浪費。此時,就需要國家利用相應的手段來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從而推動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于部分貧困地區,國家可以通過提供相應的經濟補貼以及政策優惠等方式來吸引相應的人才,并鼓勵人才通過自身的才能來推動地區經濟的發展。
在經濟、科技快速發展的當下,探究人力資源配置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旨在通過二者的關系,了解經濟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具體的要求。根據經濟發展對于人才的具體要求來制定相應的教育方針,使學校努力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例如,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斷上升,因此,學校在開展教育工作的時候,應該通過多種教育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從而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探究人力資源配置與經濟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旨在通過兩者的關系來優化人力資源的配置,從而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將現有人才通過合理的配置,使他們在相應的崗位上將自身的才能以及技術轉化為勞動價值,最終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力資源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通過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最終使國家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最終會轉化為人才的競爭,因此,為了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國家應當重視人才培養以及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從而在提高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伴隨著國家實力的提升,會將更多國外的人力資源吸引到國內,在我國的合理配置下,他們可以為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提供知識以及技術的支持,最終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綜合實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不僅可以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社會的和諧穩定都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教育部門根據經濟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完善相應的教育政策,通過教育理念的改變、教育方式的創新來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在高素質人才的帶領下,社會經濟發展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將個性化的人才進行合理地配置,讓人才在合適的崗位上發光發熱,讓他們通過個人才能來提高自身的勞動價值。當我國整體的人力資源得到合理地利用,那我國的綜合國力自然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當人才資源沒有得到合理的配置,致使社會人力資源出現浪費、個人與崗位不匹配等情況,從而導致企業面臨倒閉的風險。伴隨著企業的相繼倒閉,致使大量的人才在社會中流動,他們正常的生活沒有經濟保障,可能會做出影響社會和諧的事情。因此,為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家需要通過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來提升綜合國力,企業需要通過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來促進企業穩定發展,個人通過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來提升個人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