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切吉
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相結合的策略探討
昂切吉
(甘肅省甘南州夏河縣藏族中學,甘肅甘南747000)
歷史學習枯燥又乏味,這是學生長久以來對歷史知識固有的學習印象,也是歷史教學中比較常見的教學問題。它影響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對歷史學習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也難以讓學生從歷史學習中高效獲取有價值的知識信息,反而會陷入機械記憶的學習狀態之中。如今初中歷史教師開始將情境教學、情感教育等兩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引進歷史課堂,教師可從這兩種教學方式的教學優勢入手,探討兩者有機融合的具體教學策略。
初中歷史;情境教學;情感教育;教學策略
在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實施進程中,初中歷史教學實效低這一問題尚未得到明顯的改善。教師應根據課程改革對歷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立足歷史教學的具體實情,引入多種科學的教學方式,打造充滿創新發展活力的歷史課堂,讓歷史教學氛圍不再沉悶,也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歷史知識的學習行為,突顯出新課改環境下的歷史教學特色。教師可選擇將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融入歷史課堂,讓學生在情境性、情感性的學習體驗下產生更濃郁的歷史學習興趣,帶著對歷史的向往,展開自主高效的學習。
在教師開展歷史教學時,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教學氛圍比較沉寂,不僅體現在教師向學生講述的知識內容枯燥乏味,還體現在學生缺少與教師、同伴的互動,學習主動性不強,導致整個歷史課堂缺乏生動的教學活力。這意味著教師的歷史教學方法和手段依舊缺乏靈活性,灌輸教育方式沒有發生創新的轉變。對于其他先進的教學方式,教師沒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教學作用,難以激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不利于驅動學生主動參與歷史教學活動,主動活躍學習氣氛。
初中生在歷史課堂上表現出興致較低、學習積極性低下的問題,歸根到底是他們沒能在學習歷史知識時產生情感共鳴,使其出現情感積累不足、情感認知不強等方面的問題。這不僅會讓學生難以從歷史知識中挖掘情感內涵,也不利于學生對歷史學習產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實際上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的關鍵發展階段,他們的情感感知系統還處于逐步完善的發展階段,需要教師發揮一定的引導作用,改善學生情感經驗少、情感認知能力薄弱的問題。
有些歷史教師傾向于改進傳統的歷史教學方法,但是卻很少研究新課改之后不斷涌現的新型教學方式,甚至很少運用新型的教學方式推進歷史教學的創新變革,豐富歷史教學方法體系。這就導致目前初中歷史教學方法出現了單一化的問題,不利于從全面創新改革的角度,提高歷史教學實效。此外,教師對整合性的教學模式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傾向于采取單一的教學手段展開歷史教學。教師應注重開闊教學視野,從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這方面入手,讓初中歷史教學呈現出嶄新的發展局面,幫助初中生更好地學習歷史知識,提升自身歷史素養與歷史學習能力。
為了實現初中歷史教學的全面創新發展,教師可將情境教學、情感教育引進歷史課堂,將其有機整合起來。這一教學模式在歷史課堂中有著重要的教學價值,體現在以下幾點:
情境教學是指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中有意識地創設生動的教學場景,讓學生走進這一場景中,對該場景蘊含的知識內容進行有效感知與理解的教學方法。而情感教育是指教師抓住情感要素,引導學生對情感要素進行有效感知,調動其內心的情感共鳴,使其領悟相應情感內涵的教學方法。初中歷史教師將兩者有機融合,能夠讓教學情境突顯出情感教育的特色,讓學生在受到情感沖擊的情況下,打破自己被動、沉寂的學習狀態,對歷史知識產生個人的學習興趣。而在興趣驅動下,學生更樂于繼續深入教學場景,挖掘其中的歷史知識,提高其歷史知識學習水平。
情境教學法的運用,能夠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境性學習體驗。而在情境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增強自身對情感的感知、認知,然后從情感的角度,對課堂知識進行有效的理解,讓學生在習得課堂知識的同時,還能提升自己的情感素養。初中歷史教材中的知識內容承載著豐富的情感內涵,教師從情感教學入手,創設生動的歷史教學情境,可以發揮“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學效果,讓初中歷史教學實效獲得質的飛躍。
歷史教師將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相互結合,可營造情境性、情感性的生動教學氛圍,能夠讓學生在這一特殊的教學環境下受到熏陶和感染,產生積極的學習情感,主動解決歷史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有效磨煉學生的學習意志,不輕言放棄。初中生需要學習的歷史知識不僅繁多,還需要學生發揮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對不同的歷史知識進行有機梳理與整合,并對其進行深度的探究,在深刻理解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增強自己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記憶。
許多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激活學生情感時,都普遍喜歡使用多媒體技術設置生動的教學場景,讓學生在形象、直觀的畫面沖擊下,帶著一定的學習熱情走進相應的教學情境。教師可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其以生動形象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懷著學習激情走進情境,能使其快速學習其中蘊含的歷史知識,有利于提高歷史課堂中多媒體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五四運動》一課中,教師可從影視作品中選取“愛國學生示威游行”的影視片段,播放給學生觀看。這種視頻內容具有極強的情緒感染力,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產生了熱血沸騰的感覺。教師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情境學習體驗,讓學生產生更強的情感共鳴,可以帶領學生跟著視頻中的愛國學生一起喊口號,讓學生仿佛走進了愛國學生游行的隊伍中間,感受到了自己發表宣言、誓死力爭、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愛國情感。此時,歷史課堂上的教學氛圍“沸騰”了,學生主動走進情境,帶著自己的愛國情感,對這節課的歷史知識進行了自主的學習,如五四運動的學生游行口號、五四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五四運動帶來的影響等等。由此,學生在情境教學和情感教育中,不僅提高了歷史學習效率,還增強了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感。
學生在聆聽真實的歷史故事時會產生極強的代入感,因此歷史故事在歷史教學中有著很重要的教學價值。教師在利用情境教學和情感教育等教學方式展開歷史教學時,可以將典型的真實歷史故事引進來,讓學生在聽歷史故事的過程中快速進入到故事情境之中。而學生在故事情境下,可以大幅度地還原真實歷史故事的發生場景,能夠讓學生對歷史人物的經歷產生一些特殊的情感。
例如在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抗擊八國聯軍》一課中,教師可向學生講述李式太極拳創始人李瑞東這一歷史人物在抗擊八國聯軍時的具體經歷:李瑞東在抗擊八國聯軍時,被士兵包圍在四合院內,當時的四合院里只有一個水井,而且天邊逐漸落下黑幕,他當即施展了縮身法,進入了這口水井之中,由于他的身體較胖,只能緊貼著井壁,然而八國聯軍的士兵雖然向井底打了亂槍,但是李瑞東卻奇跡般地活下來了……
學生一邊聆聽,一邊在腦海里浮現那段的歷史場景。當學生聽到李瑞東被包圍時,會產生緊張的情感;當聽到當時的院子里只有水井時,學生還會身臨其境地產生一種提心吊膽、臨近絕望的情感;當聽到李瑞東使用了縮身法躲進水井,學生還會在內心松一口氣。當學生產生了這些情感波動時,不僅會對李瑞東產生崇拜和敬佩的情感,還會對八國聯軍產生憤怒、痛恨的情感。
教師也可鼓勵學生自主搜索這一歷史時期的其他真人真事,感受偉大的歷史人物為國家做出的貢獻,體會他們身上的英雄氣概,將他們的偉大事跡流傳下去。例如學生可了解“林黑兒”這一歷史人物的真實故事:林黑兒在抗擊八國聯軍時期的起義領袖,帶領著女性抗擊八國聯軍,她被賦予了“黃蓮圣母”的稱號,然而林黑兒最后的結局是被敵軍逮捕,成了英勇犧牲隊伍中的一員……學生在了解真實歷史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對本節課的歷史知識點進行有效掌握,同時也可增強自身的愛國情感,向英勇的歷史人物致敬,向他們學習,努力成長為能夠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人才。
問題設計是指教師圍繞有效的課堂問題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展開問題分析與探究學習的教學活動。初中歷史教師要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則可設計一些核心的課堂問題,讓學生在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度探究時,可以掌握好新課的重難點知識。在“情境教學+情感教育”的教學模式下,初中歷史教師可通過問題情境創設的方式,設計一些能夠激活學生內心情感的課堂問題,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情感走進情境之中,對歷史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與解決。
例如在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三國鼎立》一課中,教師可設計以下的核心問題,帶領學生走進情境:“你們讀過《三國演義》嗎?對諸葛亮、劉備、孫權、周瑜、曹操這些歷史人物有什么樣的評價?在三國鼎立局面形成之前,他們參與了哪些戰爭?你們能簡單地描述一下這些戰爭的場景嗎?三足鼎立之后,曹魏、孫吳、蜀漢采取了哪些利國利民的措施?”這些核心問題能夠調動學生對《三國演義》這一名著的閱讀情感,讓學生走進歷史情境中,對“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鼎立”等著名的歷史事件進行深刻解讀,同時也對諸葛亮、劉備、周瑜、孫權和曹操等著名歷史人物進行更具體的了解,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積極學習情感,拉近學生自身與歷史之間的距離,提高其歷史學習成效。
教師也可在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的情況下,鼓勵他們主動提出一些有效的問題,自主對這些問題展開探究。比如學生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曹操在官渡之戰取勝的原因是什么?在赤壁之戰失敗的原因又是什么?劉備、諸葛亮等主要人物在戰爭中又做了哪些事情,起到了什么作用?”學生自主思考這些問題時,可以從縱面上更深刻地理解本節課的歷史知識,對這幾個主要人物的生平經歷產生特殊的歷史情感,如敬佩諸葛亮的智慧、劉備的任用賢才之能等等。
初中歷史教師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參觀各種承載某種歷史的遺址或者博物館,讓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了解真實的歷史遺址、歷史博物館,讓學生懷著肅穆、真誠的情感,走進這些特殊場所營造的情境氛圍中。學生不僅可以在這一獨特的教學情境中深入學習相關歷史知識,也可在這一情境中增強自己的個人情感。例如在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正面戰場的抗戰》一課中,教師可帶領學生參觀抗日戰爭相關的革命遺址、紅色博物館,了解相關戰役的具體史實。在革命遺址、紅色博物館中,收藏著各種抗戰戰士的圖片、事跡,甚至還收藏著一些戰士用過的物品。當學生走進這樣的場地,會很快地進入到真實的歷史情境之中,主動了解某些抗戰烈士的英雄事跡,并梳理好相關的歷史知識點,如抗戰爆發的時間、地點、領袖人物、抗戰經過、抗戰結果等等。
教師可在學生參觀結束之后寫一篇觀后感,將歷史知識、個人情感都融入其中,聲情并茂地講述自己參觀歷史遺址與紅色博物館的經歷,講述自己在學習這些歷史知識時的個人情感,并發表自己的愛國宣言,表達自己對英雄歷史人物的崇敬與敬佩之情。這有利于實現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育人目標,從不同方面提高初中生的歷史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情境教學和情感教育均可改善當前初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情境學習、情感感知、情感表達的過程中對歷史知識進行有效的學習,保障學生的歷史知識學習效果,同時也可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與情感素養。初中歷史教師可通過不同途徑推進情感教學與情感教育在歷史課堂中的健康開展,讓初中歷史教學綻放課程創新改革的光彩,幫助學生從歷史學習中獲得個性化的健康發展。
[1] 張羽.在歷史情境中進行初中生的情感教育[J].今古傳奇:文化評論,2019(5):0132.
[2] 王英平.以情設境促教學——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魅力中國,2020(5):97-98.
[3] 羅平.初中歷史情境教學法的有效實施策略[J].中外交流,2019,26(21):58.
[4] 周晨.初中歷史以情境教學法優化教學程序的有效對策[J].新課程·中學,2019(9):66.
[5] 呂洪軍.初中歷史教學提升學生家國情懷素養的實踐探究[J].科學咨詢,2020(23):277.
[6] 何樹論.創設史實情境,激發學生參與意識——淺析初中歷史情境教學開展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0(36):134.
[7] 楊潔.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育視角下初中歷史教學的新思考[J].年輕人,2020(7):132.
[8] 王春香.淺談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J].甘肅教育,2020(10):89.
G632
A
1002-7661(2022)30-0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