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姝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臨床發病率較高的腦血管疾病,其具有高致殘率、高致死率,對我國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溶栓治療是急性腦梗死治療的重要環節,其目的在于疏通腦動脈,恢復梗死區的血運,避免更為嚴重的損傷發生。阿替普酶是常用的溶栓藥物之一,但經多年臨床應用,阿替普酶的劑量選擇仍存在爭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的標準劑量為0.9 mg/kg,但其臨床試驗對象多為歐洲人[1,2]。根據研究結果,亞洲人應用標準劑量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更易發生顱內出血、腦疝等并發癥,安全性亟待改進。因此,本文就不同劑量阿替普酶溶栓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1 月~2020 年11 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96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依據隨機雙盲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8 例。觀察組中,男26 例(54.17%),女22 例(45.83%);年齡48~74 歲,平均年齡(59.37±5.62)歲。對照組中,男27 例(56.25%),女21 例(43.75%);年齡49~73 歲,平均年齡(60.05±5.7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既往有腦出血或顱內出血史;②近3 個月內有腦梗死或心肌梗死。③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或糖尿病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發病4.5 h 內進行溶栓治療,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制藥公司,注冊證號S20110052)。對照組應用標準劑量:0.9 mg/kg,其中10%采用快速靜脈推注,剩余90%采用靜脈泵輸注,持續時間60 min,最大劑量90 mg;觀察組應用低劑量:0.6 mg/kg,其中15%采用快速靜脈推注,剩余85%采用靜脈泵輸注,持續時間60 min,最大劑量60 mg。兩組靜脈溶栓治療1 d 后,經CT 及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確認無顱內出血,則常規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兩組均連續治療90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溶栓前后NIHSS評分、mRs 評分,顱內出血(溶栓14 d 內)及并發癥發生情況。采用NIHSS 評分評定患者溶栓前及溶栓1、14 d 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總分42 分,評分越高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越嚴重。采用mRS 評分評定患者溶栓前及溶栓90 d 神經功能恢復狀態,評分0~6 級,評分越低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狀態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溶栓前后NIHSS 評分對比 溶栓前及溶栓1、14 d,兩組NIHSS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溶栓1、14 d,兩組NIHSS 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溶栓前后NIHSS 評分對比(,分)

表1 兩組溶栓前后NIHSS 評分對比(,分)
注:與本組溶栓前對比,aP<0.05
2.2 兩組溶栓前后mRS 評分對比 溶栓前及溶栓90 d,兩組mRS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溶栓90 d,兩組mRS 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溶栓前后mRS 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溶栓前后mRS 評分對比(,分)
注:與本組溶栓前對比,aP<0.05
2.3 兩組顱內出血及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溶栓14 d 內顱內出血率為0,并發癥發生率為4.17%(2/48),均低于對照組的8.33%(4/48)、22.92%(11/48),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4.174、7.207,P=0.041、0.007<0.05)。
急性腦梗死在我國的發病率較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由于該病癥起病急、病程進展迅速、病情嚴重,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有臨床研究指出,急性腦梗死患者若能在一定時間內恢復血流,能夠減輕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患者的預后[3,4]。因此,溶栓治療是急性腦梗死治療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我國臨床常規治療中常采用尿激酶進行溶栓治療,雖然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出血風險相對較高。
阿替普酶是二代溶栓藥物,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應用,近年來在我國開始逐漸被應用[5-7]。作為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其進入人體后可與纖維蛋白結合,將纖溶酶原激活為纖溶酶,起到溶解血栓的作用,避免進一步梗死的發生[8-10]。但目前國際上應用阿替普酶的標準劑量為0.9 mg/kg,但該劑量對于亞洲人仍存在一定的風險。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療中出血是最為嚴重的并發癥,常見的如顱內出血、牙齦出血等,普遍認為與藥物劑量有關[11]。因此,在有效溶栓的同時減少出血的發生是阿替普酶溶栓治療的原則,尤其是針對老年患者、腎功能較差的患者低劑量阿替普酶是首選。而且,藥物使用劑量更低,也意味著患者的治療費用更少,患者的經濟負擔更小,也會使得該治療方案的臨床接受度更高[12]。
綜上所述,標準劑量與低劑量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無明顯差異,但低劑量阿替普酶的安全性與經濟性更高,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