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倩
在臨床中慢性心力衰竭屬于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而室性心律失常則是其并發癥的一種,在臨床中同樣多見,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較大影響[1]。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如果未得到及時的救治,可能會引發室顫或是血流動力學異常,這種情況下會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該疾病一直以來都是醫學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在以往的臨床治療中采用胺碘酮進行治療的療效往往不是十分理想,而隨著醫學實踐的推進,有研究報告表明[2],在該疾病的治療中采用厄貝沙坦聯合胺碘酮進行治療,能夠非常明顯提升治療效果。因此本研究選擇2020 年2 月~2021 年2 月到本院進行治療的86 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療中應用厄貝沙坦聯合胺碘酮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2 月~2021 年2 月到本院進行治療的86 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入院編號單雙數為依據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 例。對照組中男24 例,女19 例;年齡43~76 歲;心功能分級Ⅱ級12 例,Ⅲ級17 例,Ⅳ級14 例。觀察組中男18 例,女25 例;年齡44~79 歲;心功能分級Ⅱ級15 例,Ⅲ級18 例,Ⅳ級10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醫院倫理委員會已經審核通過了本次研究的申請,所有患者和家屬都充分了解本次研究的內容,并自愿簽字加入研究。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注:兩組比較,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經心電圖和動脈造影等確診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②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分級為Ⅱ~Ⅲ級患者;③年齡>40 歲患者;④入院經過詳細檢查,臨床資料完整患者。
1.2.2 排除標準 ①存在交流和認知障礙患者;②存在惡性腫瘤患者;③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患者;④合并嚴重臟器損壞患者[3];⑤嚴重的心、腦、腎等相關系統病變患者;⑥年齡>80 歲患者;⑦任何原因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施常規治療,包括使用利尿劑、強心藥、鎮靜劑,對血管進行擴張,預防感染,囑咐患者多休息,控制其鈉鹽的攝入量。
對照組患者采用鹽酸胺碘酮片[商品名:可達龍,賽諾菲安萬特(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3254,規格:0.2 g×10 s]進行治療,口服,負荷量:常規600 mg/d,可以此劑量連續用藥8~10 d;維持量:宜應用最小有效劑量,依據個體反應,可設定劑量為100~400 mg/d。由于胺碘酮延長治療,可給予隔日200 mg 或100 mg/d。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判斷是否推薦每周停藥2 d 實施間隙性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厄貝沙坦片[商品名:安博維,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法國),國藥準字J20171089,規格:0.15 g×28 s]進行治療,口服,初始劑量和維持劑量為150 mg/次,1 次/d,飲食對服藥無影響。連續用藥1周后將服用劑量更改為75 mg/次,1 次/d。
治療期間所有患者均接受不定時檢查,觀察和記錄病情的變化。兩組患者均治療2 個月。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心功能指標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①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經過治療,患者臨床癥狀均顯著改善,體征基本恢復正常,室性心律失常改善>90%,心功能改善>2 級;有效:經過治療,患者臨床癥狀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轉,體征也有所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改善50%~90%,心功能改善1~2 級;無效:經過治療,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未得到改善,病情沒有恢復甚至加重[3]。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室射血分數、心率和QT 離散度。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4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心率、QT 離散度低于對照組,左室射血分數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情況發生。
慢性心力衰竭屬于臨床中常見疾病,如果救治不及時會引發室性心律失常,病死率高,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心力衰竭形成后續發展與心室重塑的關系密不可分,但具體機制尚未明晰[4,5]。以往治療采用平衡電解質和使用利尿劑等效果不太理想。
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療方面,胺碘酮屬于常用藥物,該藥品無負性肌力作用,能夠幫助消減折返激動,有降低心率、增加心肌供血、對冠狀動脈進行擴張、降低心肌氧消耗量、對心輸出量進行維持等功能,對心功能改善和維持心率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無疑是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選藥物[6-10]。而厄貝沙坦屬于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能夠抑制血管緊張素Ⅰ向血管緊張素Ⅱ轉化,還能抑制血管收縮和醛固酮的釋放,以此提升治療效果[11,12]。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4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心率(93.74±10.89)次/min、QT 離散度(31.57±3.54)ms 低于對照組的(100.67±11.82)次/min、(41.35±3.58)ms,左室射血分數(52.88±1.58)%高于對照組的(45.68±1.6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情況發生。充分說明厄貝沙坦聯合胺碘酮治療的優異性,在提高療效的同時更能明顯改善心功能,并且對安全性無影響。
綜上所述,采用厄貝沙坦聯合胺碘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效果顯著,能夠改善心功能指標,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幾率,建議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