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陽
對于黑格爾哲學的認知,盧卡奇中期表現出了明顯的不同。在此之前,盧卡奇思想中帶有濃厚的黑格爾主義特征,這不僅使他遭受到過多的批評,還掩蔽了馬克思與黑格爾在哲學思想上存在的真實關聯,把馬克思的科學思想消解在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當中。顯然,這是盧卡奇對馬克思的思想進行黑格爾式誤讀的結果。
當他看到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以后,受到馬克思在《手稿》中闡述的經濟學—哲學方法論影響,盧卡奇中期對于黑格爾哲學的看法發生了明顯的轉變,認識到“我一直是根據我自己的黑格爾主義的解釋來閱讀馬克思的”〔1〕這一缺陷,開始借用馬克思的新方法論反思自己早期思想中的黑格爾主義特征,使得“《歷史與階級意識》中的所有唯心主義偏見都被一掃而空”,〔2〕重新回到了馬克思的科學立場。不僅于此,盧卡奇還希望通過這種新方法論來尋求自己與馬克思和黑格爾在哲學思想上存在的承遞關系,自證他與馬克思在對黑格爾哲學的看法上始終存有一致,以回擊之前遭受到的種種不公正的批評。這一切都是在《青年黑格爾》這本盧卡奇中期思想的轉變之作中完成的。
一
盧卡奇中期在思想上發生的轉變,主要體現在他對黑格爾哲學的看法上。要理解這種轉變,我們首先要澄明盧卡奇在早期對黑格爾哲學的看法,從而以一種發展性的眼光審視其思想的演進歷程,揭示盧卡奇中期思想發生轉變的必然。
眾所周知,盧卡奇早期的思想帶有濃厚的黑格爾哲學特征,這也是他被后來者詬病為“黑格爾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的原因。那么,為何盧卡奇早期的思想會具有如此明顯的黑格爾特征、這種特征又表現在哪些方面,是需要說明的重點。
在盧卡奇的思想譜系中,其一開始的標識是一名新康德主義者,格奧爾格·齊美爾、馬克斯·韋伯和威廉·狄爾泰等人都深刻地影響著他這一時期的思想。對于這一點,盧卡奇在其自傳中也曾明確述及,“我在布達佩斯大學期間,由于那里的教授沒有一個對我有重大影響,聽狄爾泰和西美爾教授的課所給我的激勵和幫助就更具有決定意義了?!薄暗覡柼┑挠绊懼饕谟诩て饘ξ幕仿撓档呐d趣,西美爾的影響則在于表明了社會學方法和文化具體化的可能性。此外,馬克斯·韋伯的方法論著作對我起了澄清問題和開拓思路的作用?!薄?〕由于他們三人都是新康德主義者,因而盧卡奇的思想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康德主義的影響,“使他的思想一度陷于新康德主義的非理性邏輯之中”,〔4〕帶有這一流派的鮮明思想特征。
然而,新康德主義在發展過程中表現的理論缺陷和歷史局限,特別是其主觀唯心主義的邏輯體系和被認作“資產階級哲學流派”〔5〕的歷史定性,使得盧卡奇在思想的后續發展中出現了嚴重的危機。這一危機的出現不僅讓盧卡奇開始謀求一種新的理論來完善和克服自身思想的弊病,開始“由主觀唯心主義向客觀唯心主義過渡”,〔6〕加劇了他與新康德主義的分離,還使得盧卡奇逐漸接受了黑格爾哲學的影響,認識到“由于這個緣故,黑格爾——尤其是《精神現象學》——對我具有越來越大的意義”?!?〕
究其原因,在于黑格爾哲學一方面包含有打破資產階級傳統哲學邏輯體系、挑戰資本主義存在權威的要素,具有革命性面;另一方面,黑格爾哲學給予辯證法以重要地位,揭示出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形式,將社會與歷史、主體與客體等串聯起來,打破傳統主觀唯心主義邏輯體系中的二元分離與對立,具有科學性。正因如此,黑格爾哲學開始被盧卡奇接受,并最終取代新康德主義的地位,在其思想中產生長久性的影響,這種影響明確體現在他早期的代表作《歷史與階級意識》中。
在該書中,盧卡奇借助純粹哲學思辨的方法思考了社會歷史問題,將整個社會歷史置于一種總體的范疇當中,用“總體性”來表達主客體之間存在的辯證關聯。對于這種總體,盧卡奇認為:“似乎如此遠離直接的現實,它的現實似乎構造得如此‘不科學’,但是在實際上,它是能夠在思維中再現和把握現實的唯一方法。因此,具體的總體是真正的現實范疇。”〔8〕盡管盧卡奇的目的是借助總體對社會歷史的發展作出規定,揭示主客體之間存在的真實關聯,對庸俗馬克思主義者將孤立的事實作為社會歷史發展前提的錯誤做法給以批評與糾正,但實際上,盧卡奇卻陷入黑格爾哲學的抽象邏輯中,不可避免地對社會歷史問題作出一種誤讀。
在黑格爾那里,社會歷史“真正的運動已被絕對精神無意地完成了”,〔9〕絕對精神不僅實現了理論對現實的自我認識,還實現了主體與客體的統一,從而將理論與現實、主體與客體、思維與存在納入到絕對精神的架構中,賦予其總體性的邏輯和特征。這不單導致社會歷史被錯誤地納入到唯心主義的邏輯體系中,用絕對精神的發展簡單取代了社會歷史的發展,還使得在社會歷史發展中形成的主客體之間的統一淪為一種虛假的統一,是虛假主體與虛假客體之間的荒謬結合。而盧卡奇顯然是沒有認識到黑格爾哲學中的這種邏輯錯誤,甚至在自身的理論闡釋中還沿襲了這一思維徑路,使得自己的理論不可避免地消解在純粹邏輯抽象中,造成了黑格爾主義的邏輯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之間的歪曲結合。
此外,雖然盧卡奇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中已經將理論的視域拓展到經濟學層面,以經濟的視角解析了社會歷史發展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但他未能對經濟學的規律作出深入的研究和具體的把握,導致其所運用的經濟學成為一種對總體范疇的形式補充,片面地認為“不是經濟動機在歷史解釋中的首要地位,而是總體的觀點,使馬克思主義同資產階級科學有決定性的區別”。〔10〕這種做法不僅消解了經濟學對于社會歷史發展所起到的關鍵影響,忽視了馬克思對于政治經濟學所作出的科學評判,還將經濟學簡單地納入到哲學的范式中,事實性地延續了黑格爾式的純粹哲學思辨路徑,顯現鮮明的黑格爾主義特征。
這進一步地影響到盧卡奇具體觀念的形成,特別是他對于物化概念的理解,更是帶有明顯的思辨化特征。作為批判資本主義的理論工具,物化概念被盧卡奇視為在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尤其是在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下產生的一種主體困境,是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之間的割裂與分離,因而也是要加以批判的重點。
但是,當盧卡奇在對這一概念進行具體剖析時,他卻將物化與對象化進行了混淆,將二者進行了同等指代。在他看來,物化作為充斥于整個資本主義社會歷史的客觀存在,是主體在經濟活動中的永恒表現形式,不會隨著資本主義的滅亡而消失。盧卡奇進一步認為,物化只能通過一種泛化的形式長久存在,在現存經濟活動中規定著主體的命運,使主體始終處在剝削壓迫的狀態。但是,盧卡奇所闡析的現存經濟活動并非一種現實的經濟活動,更不是對經濟學的真實理解與把握,沒有看到資本主義經濟規律與馬克思所揭示的科學社會主義經濟規律之間的本質不同,也就不可能對物化概念作出科學的闡析,只能淪為一種邏輯層面上的推演。
正是透過這些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盧卡奇早期思想具有的明顯的黑格爾哲學色彩,以及他在對馬克思主義理解上出現的偏差。而當盧卡奇在中期第一次看到馬克思的《手稿》以及其中所闡析的新方法論時,他才真正認識到自己早期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中犯下的錯誤,才會客觀地承認“這一次我真誠相信《歷史與階級意識》是錯誤的,并且直到今天還這樣認為”?!?1〕
二
因早期思想中的唯心主義和政治上的修正主義,盧卡奇受到共產國際的嚴厲批評,并被禁止從事實際的政治活動。在此背景下,盧卡奇來到蘇聯從事研究工作。當他在蘇聯馬恩研究院第一次看到馬克思的《手稿》時,就被《手稿》中闡釋的新方法吸引,并在這一方法論的影響下反思了自己早期思想中的黑格爾主義特征,使得自己的黑格爾哲學觀發生了重大的轉變。
在《手稿》中,馬克思借助經濟學與哲學的交互關系分析了社會歷史問題,并對黑格爾的辯證法進行了深入剖析。當看到馬克思對“經濟生活辯證法”〔12〕的極度認同和以此為基礎展開的對黑格爾辯證法的剖析以后,盧卡奇興奮地指出“你們可以想象我的興奮心情:讀這些手稿,使我與馬克思主義的整個關系發生了變化,使我改變了我的哲學觀點”。〔13〕在他看來,馬克思闡述的經濟學方法為哲學的思辨提供了一種“科學地掌握具體現實中的歷史發展上”〔14〕的支撐,從而使辯證法成為真正建構在現實和歷史之上的科學方法。而他本人“本來可以從以前讀過的馬克思著作中發現那些與今天使我在理論上如此震驚的思想相類似的東西”,〔15〕但由于自己早期思想中的黑格爾主義特征,盧卡奇“一直是根據我自己的黑格爾主義的解釋來閱讀馬克思的”,這也導致他對馬克思的思想作出了黑格爾式的誤讀,把馬克思的思想消解在黑格爾哲學的思辨中。
在認識到這種錯誤以后,盧卡奇重新回到了馬克思,借助馬克思的新方法論反思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一改他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中對黑格爾辯證法持有的非批判性推崇的態度,實現了自己中期在黑格爾哲學觀上的轉變。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盧卡奇認為“只有一篇全新的著作才能產生這種振聾發聵的效果”,〔16〕而這一著作正是《青年黑格爾》。
在該書,盧卡奇立足馬克思的立場,深入辯證地批判了黑格爾哲學中的唯心主義邏輯缺陷以及自身思想中存在的黑格爾主義特征,這不僅使他真正回到了馬克思的批判立場,還使其借助馬克思的科學方法克服了自己早期思想中的單一哲學思辨邏輯,將方法論推進到經濟學與哲學相結合的層面。在盧卡奇看來,馬克思之所以能夠對黑格爾的辯證法作出真正的批判,原因在于他掌握了經濟學這一走出黑格爾辯證法邏輯困境的科學方法,使得“馬克思的黑格爾批判的巨大意義,恰恰在于它根據黑格爾對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經濟學的矛盾和發展規律的理解的正確性與局限性,來說明黑格爾辯證法的偉大所在和缺點所在”,〔17〕從而為科學批判黑格爾的辯證法提供了現實支撐。
反觀己身,盡管盧卡奇在早期對黑格爾的哲學有著某種程度的批評,認為“黑格爾的體系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是屬于過去的事情”,〔18〕但他的這種批評看起來更像是對黑格爾哲學作出的補充,沒有深入其邏輯的根本缺陷中。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盧卡奇從一開始就受到黑格爾哲學的影響,不自覺地沿著純粹哲學思辨的邏輯展開了對黑格爾辯證法的認知與思考。這種站在黑格爾立場上看待黑格爾哲學的做法,不僅使盧卡奇的批判無法深入、徹底和科學,還導致他在闡釋馬克思的思想時邏輯只能建構在“從黑格爾到馬克思”的徑路上,帶有明顯的黑格爾主義特征,并深刻影響到他早期諸多重要概念的形成。
只有到了中期,在受到馬克思《手稿》中闡釋的經濟學—哲學方法論影響以后,盧卡奇才正確地選擇了這條更為科學的方法。在這一方法論的指導下,盧卡奇重新審視了黑格爾哲學中的辯證法,發現并反思了自己早期持存的黑格爾主義特征,實現了自身黑格爾哲學觀的根本轉變。
借由這一新方法論,盧卡奇也對自己早期思想中“物化”這一重要概念進行了重新思考,不僅克服了他早期對這一概念所做的純粹思辨化理解,還將該概念與經濟學和社會歷史中的科學要素結合起來,真實還原出主體發展的樣態。在他看來,馬克思在《手稿》中對異化概念的理解從一開始就有著自己所不能達到的高度,原因在于馬克思是借助經濟學—哲學方法來理解異化,正確區分出異化與對象化之間的不同,并將其納入到唯物主義辯證法的邏輯體系中,而這是他本人在早期沒有做到的。
因而,盧卡奇沿著馬克思指出的道路糾正了自己早期對于物化概念的理解,并對其中的黑格爾哲學特征作出反思。在他看來,“馬克思的經濟學論著里已經包含了從社會主義角度對古典經濟學家的觀點的批判”,〔19〕“才有可能發現人的經濟生活、經濟實踐本身里面的現實的辯證運動”,〔20〕從而賦予經濟學以根本的價值和意義。他本人在早期雖然也借助經濟學揭示資本主義的物化現象,但沒有對經濟學這一工具本身作出合理的批判,也就不能發現其中蘊含的現實的辯證運動,從而使其消解在自己的總體性理論中,單純成為總體邏輯下的一個簡單構成。
盧卡奇還看到,自己在早期將異化與對象化混淆的做法犯了與黑格爾同樣的錯誤,因為黑格爾“錯誤理解了社會生活里的外化以后,在主觀方面,就等同了人與自我意識,在客觀方面,就等同了外化與對象化、客觀性”?!?1〕而他本人也是將物化視作一種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無差別統一的存在,從而忽視了社會歷史發展的現實邏輯。所以,盧卡奇中期在吸納馬克思的辯證法思想以后,認識到“馬克思在他對經濟學問題的考察里,通過實際生活里的事實,已嚴格地區別了在勞動本身里的對象化與在資本主義形式的勞動里主體和客體的異化”,〔22〕從而借助馬克思的思想糾正了自己早期的物化概念,賦予其現實與歷史、經濟學與哲學的科學要素,實現了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的科學結合。
除此之外,當盧卡奇選擇馬克思的新方法論時,也表明他一并選擇了馬克思的思想視域和批判立場。正是依據馬克思的這一方法論,盧卡奇改變了之前“從黑格爾到馬克思”的錯誤邏輯,選擇了“從馬克思到黑格爾”的科學徑路解讀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盧卡奇在邏輯徑路上的這種改變標示著他批判立場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表明他中期在重思黑格爾哲學時從一開始就站在馬克思的科學立場上,因而能夠自覺地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為參照系來批判黑格爾的哲學思想,并廓清黑格爾哲學對其思想產生的影響。
這樣一來,盧卡奇不僅表明他已經開始自覺地嘗試擺脫黑格爾哲學的影響,“在某些問題上能夠比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中更加接近真正的馬克思”,〔23〕證明自己重新回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道路上,還表明他已經確證了馬克思在《手稿》中闡釋的經濟學—哲學方法論的科學性,在對其進行解讀中完善并發展了自己的辯證法思想,實現了“從馬克思到黑格爾”的邏輯徑路與經濟學—哲學方法的科學結合。
同時還要看到,盧卡奇在中期再次回到辯證法問題上,更為深層的原因在于他想通過對黑格爾與馬克思兩人之間關系的明晰,梳理出自己與他們在辯證法思想上存在的承遞關系,回應共產國際對他作出的不公正的批評。在此過程中,盧卡奇完全認同馬克思強調的對真正的黑格爾批判的價值和重要性,并進一步闡明馬克思對“哪是黑格爾真實的表現,哪是他的學生和后繼者們所捏造的”〔24〕嚴格區分以及“這一個世紀在這一方面所做的工作,恰恰只是對真實黑格爾形象的歪曲”〔25〕的批評。
盧卡奇這樣做的目的是表明馬克思和他本人所闡釋、批判的黑格爾才是真實的黑格爾,論證馬克思的經濟學—哲學方法與黑格爾的辯證法之間存在明顯的方法論連通,“馬克思的理論工作直接銜接著黑格爾遺留下來的理論線索”,〔26〕從而建構起一條從黑格爾到馬克思再到自己的辯證法發展之路。
要做到這一點,盧卡奇就必須站在馬克思的立場上,用馬克思所闡釋的經濟學—哲學方法對真實的黑格爾作出批判,辨析出黑格爾的辯證法與馬克思的辯證法之間存在的真實關聯,釋明“正因為這樣,他的辯證法是世界哲學史上的一個具有決定意義的階段:它是唯心主義辯證法的,因而是整個資產階級哲學的最高形式,它是辯證唯物主義在發生的時候可以直接與之接合的那個中間環節”。〔27〕當盧卡奇以經濟學—哲學方法為思想指導,明晰出黑格爾與馬克思在辯證法思想上的真實關系時,他也必然會擺脫早期在辯證法思想上存在的黑格爾主義特征,重新回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語境中,實現從黑格爾主義的唯心主義辯證法向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辯證法的轉變。
三
《青年黑格爾》代表著盧卡奇中期在思想上進行轉變的一種努力。這種轉變歸功于馬克思的經濟學—哲學方法論。正是在這一方法論的導引下,盧卡奇才能重新搭建起黑格爾、馬克思和他本人在辯證法思想上的聯絡,回到“以馬解馬”和“以馬解黑”的科學徑路上。這既使盧卡奇拓展了馬克思與黑格爾辯證法思想的研究域,又實現了他本人黑格爾哲學觀的重新建構,將黑格爾哲學從早期的非批判式擁簇發展到中期的馬克思主義批判上??梢哉f,盧卡奇黑格爾哲學觀的這種改變是他中期在思想發展上實現的偉大突破和科學重塑。這一切工作都完成于《青年黑格爾》,由此該書才會為盧卡奇研究提供獨特的視角和價值。
首先,盧卡奇在《青年黑格爾》中實現了自身思想的根本轉變。由于早期經歷的從新康德主義到黑格爾的理論歷程,盧卡奇的思想一直被限定在唯心主義的邏輯框架中,對社會歷史所能做的僅僅是一種觀念論上的邏輯思考,由于缺少現實的和歷史的根基,最終不可避免地陷入形而上學的思維怪圈。實際上,在《青年黑格爾》以前,盧卡奇一直都沒有認識到他自己思想中持有的這種錯誤傾向,以致他對社會歷史作出的思考在認識論上完全差別于馬克思。
《青年黑格爾》則標示著盧卡奇的唯心主義認識論邏輯的終結。在該書中,盧卡奇完全沿襲馬克思的邏輯和方法,從一開始就將思維框架搭建在馬克思的唯物主義哲學上。這不僅使他擺脫了早期受到的唯心主義的邏輯禁錮,形成更加接近馬克思哲學的理論闡釋,還使他借助馬克思的經濟學—哲學方法認清自己之前在觀念論上的單一哲學思辨性,從而克服思想中由來已久的黑格爾主義唯心性特征,重新回到馬克思的科學立場。當哲學參照對象從黑格爾過渡到馬克思時,盧卡奇也必然會認識到馬克思對辯證法以及黑格爾哲學所實現的革命性突破,從而將馬克思的思想真正抬高到應有的高度。由此,盧卡奇也真正走出他的“馬克思主義學徒期”,擺脫早期思想中持存的各種錯誤痕跡,完成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和從黑格爾主義到馬克思主義的轉變,使自己在中期實現思想上的根本轉變。
其次,盧卡奇在《青年黑格爾》中將他本人的思想方法論從哲學拓展到了經濟學—哲學層面。在此之前,盧卡奇的思想被限定在唯心主義的邏輯框架中,這使得他的思想方法不得不采用一種單一的哲學方法論形式,通過純粹的邏輯思辨來思考社會歷史問題,最終只能從精神領域為這些問題找尋存在的歸宿。顯然,這是純粹哲學思辨的方法論所具有的難以消除的弊病。
在《青年黑格爾》中,受到馬克思的經濟學—哲學方法論的影響,盧卡奇欣然地接受了這種更加辯證和科學的方法論形式。對他來說,經濟學方法為哲學的思辨提供了客觀的存在依據和闡析對象,從而使哲學立足在了現實的社會生活當中,從思想與現實相統合的層面為辯證法提供了真實的表達形式,使其能夠“獨立于人的知識和意志之外,而客觀地表現于人的生活中”?!?8〕通過這一方法論,盧卡奇不但認識到自己早期遵循黑格爾哲學的純粹思辨方法所引發的理論困境,而且借助經濟學—哲學方法使自己走出了這種困境,在中期建構起辯證法發展的真實形式,在實現自身黑格爾哲學觀轉變的同時,也有力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表達路徑。
再次,盧卡奇在《青年黑格爾》中建構了一條從黑格爾到馬克思再到自己的辯證法發展道路,駁斥了共產國際對他作出的錯誤批評。針對《歷史與階級意識》中的唯心主義和勃魯姆提綱中的修正主義,共產國際給予盧卡奇嚴厲的批評。盡管盧卡奇最終被迫作出違心的自我批評,但這并沒有改變他關于馬克思和黑格爾在哲學上存有親緣性關系的看法,始終認為馬克思的辯證法源于黑格爾,而他本人的思想完全承繼于他們二人。
也正因此,當看到馬克思的《手稿》以后,盧卡奇驚喜地發現馬克思對于社會歷史、異化勞動等問題的看法與自己是多么的相似,這也能夠說明馬克思與黑格爾在辯證法思想上存在一致,因為他本人的辯證法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來自黑格爾。所以,在盧卡奇看來,按照這種互動關系,自己的辯證法完全可以成為連接馬克思與黑格爾二人辯證法思想的引線,從而建構一條從黑格爾到馬克思再到自己的辯證法發展道路。盧卡奇更希望通過這條道路來反駁共產國際之前對他所做的批評,捍衛自己的理論立場和政治路線,表明自己作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的信念。
最后,必須承認,《青年黑格爾》也給盧卡奇帶來了不少的爭議,這些爭議非但沒有抹殺它的價值,還為我們研究盧卡奇提供了更多的視角和觀點。自《青年黑格爾》問世以來,就引發了不少的批評,簡而概之,主要集中于:經濟學—哲學方法論原本只是馬克思用以審視社會歷史的方法論形式,在《青年黑格爾》中卻被盧卡奇抬高為馬克思的唯一方法論形式中的一種;盧卡奇在中期始終沒有擺脫對黑格爾的推崇;受馬克思《手稿》中人本主義的影響,《青年黑格爾》也充斥強烈的人本主義色彩。因篇幅原因,本文不可能對上述爭議詳加闡析,但必須看到,這些爭議的出現既從某種角度說明盧卡奇中期在思想發展上所做的努力,在實現自身黑格爾哲學觀轉變的同時,也在不斷尋求黑格爾與馬克思以及他本人思想上的真實論點和科學承遞,還反映了盧卡奇在真正走向馬克思的思想之前,仍有較長的路要走。雖然這些問題可能確實存在,但仍舊不能抹殺盧卡奇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所作出的獨特貢獻和為了轉變自己的黑格爾哲學觀所作出的不懈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