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裕
(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同安小學,安徽 安慶)
小學是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受學生個體基礎差異、家庭差異等多重因素影響,當前階段小學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成績跟不上、興趣缺失、目標缺乏、效率低下等英語學習困難群體,本文立足于研究英語繪本教學改善困難群體學習效果的策略。繪本指的是帶有插圖,配以文字,以圖文雙重形式講述故事或教學內容的圖書。繪本教學源自分級閱讀,目前已作為一種創新教學策略應用于多種英語教學場景。筆者參考當前國內外英語教學的成果,探索出一種分群體的英語繪本教學策略。采用任務型和情景表演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方法,創新群組演練的課堂教學方法,加強課后語用訓練,打造了適用不同能力群體的英語繪本學習環境,成功提高了苦難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改善了困難群體的英語學習效果,事實證明這種繪本教學策略在面向學習困難群體時是有效的。
小學是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由于年齡小,語言學習適應能力不足,且缺乏英語學習和練習的環境,小學生英語學習一直以來存在諸多困難??傮w來看,學生之間個體基礎、啟蒙教育、家庭學習等方面差異很大,導致不同群體的學習成績、聽說讀寫綜合能力參差不齊。當前的小學中已存在相當大的一個英語學習困難群體,這個群體中一些學生英語基礎差、學習動力不足,缺乏學習興趣,一些學生學習方法不正確、學習效率低、能力不均衡,這些現象的存在體現了小學英語教學中交互關系失調的問題。
學習動力是引發與維持學生的學習行為的動力傾向,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學生的學習動機應該來自使用中獲得的愉悅和滿足感。但目前小學普遍缺乏英語使用環境,無法在英語學習中獲得實用的滿足感,同時英語又不作為主要考核學科,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普遍不強,這也是造成其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
英語的學習需要以興趣為引導,小學階段部分學生剛剛接觸英語,但新課改后教材信息容量大、難度大,課程進度快,部分困難群體無法適應,落下的學習內容會逐漸成為負擔,久而久之學習興趣逐漸喪失。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高效的英語學習應該是一個綜合性語言訓練、記憶和使用的過程,但當前的英語教學仍然以課堂傳授知識為主,小學生英語學習停留在聽課文、讀課文、背單詞、記筆記的過程,部分學習困難群體缺乏閱讀和拓展的空間,致使英語學習效果差,綜合性的聽說讀寫能力不均衡。
繪本指的是帶有插圖,配以文字,以圖文形式講述故事或教學內容的圖書。繪本最初作為分級閱讀的材料引入國內[1][2],研究證明英語繪本閱讀對小學生創造力培養具有巨大作用[3]。在新教學理念及教學生態學的指引下,英語繪本應用已不局限于閱讀教學,大量的繪本教學研究證實,英語繪本教學能整體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并能培養學生整體語言素養[4],繪本教學也能顯著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5][6]。事實證明,小學生處于語言模仿關鍵期,對繪本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繪本更能契合小學生的心理和習慣[7][8]。英語繪本作為教材的拓展和延伸,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語言素材和環境,對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語言理解能力,并獲得新的學習體驗來說,是一種有效的教學途徑[9]。
在學習困難群體和英語繪本教學研究的基礎上,筆者近年大力嘗試教材和繪本相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索一種照顧英語困難群體學習需要并兼顧各能力階段學生的繪本教學方案。筆者的繪本教學理念在于創造小學生的語用環境,基于不同能力群體開展不同規格的繪本教學,制訂分群組的繪本教學設計,開展分群體演練的繪本課堂教學,打造適應不同群體的融合聽說讀寫的綜合學習環境?;谶@套繪本教學策略,已大大提高了一批困難群體的英語學習動力和興趣,在困難群體學習成績提升和整體語言素養培養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傳統教學設計從重難點、知識性目標、能力性目標入手,教師的教學設計目標側重點在傳授特定的英語語言知識。英語繪本教學與傳統英語教學不同之處在于英語繪本教學不會區分重難點,無須在英語繪本的課堂教學中硬性要求學生一定要記住什么,重點是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英語學習氛圍[10]。
分群體的英語繪本教學設計,重點是基于繪本本質,從繪本選擇、群體目標設定、課程內容分級、教學方法、課程評價等幾方面強化學生英語學科素養和學生發展素養的培養,營造英語學習、訓練及使用的環境,調動不同群體的學習熱情,實現學習效果的提升。
英語繪本素材通常分級別,不同級別難度不同,語篇的長度、生詞的出現頻率、句子重復的程度都不同。選擇繪本素材的第一個原則是結合教材內容,并根據群體能力的分級選出兩到三套不同級別的繪本素材。對于成績較好的群體選擇一些提高性的、重復性低的單詞和短語替換較多的繪本,拓展學生的詞匯量和知識面;對于英語學習困難群體則選擇一些故事性和趣味性的對話繪本,尤其是繪本結合生活場景,這樣的繪本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
傳統的英語教學設計方法以文段翻譯講解、傳授知識為主,基于繪本教學的英語教學設計與傳統教學設計有很大不同,朱潔老師提出一種“整體—部分—整體”的英語繪本教學設計方法[11],吳燕蔓老師論述了語言線、思維線、情感線的英語繪本教學設計主線[12]。
筆者從群體目標設定、課程內容分級的角度,認為小學英語繪本教學應采取務型教學法,并輔助肢體語言教學法、情境表演法的教學設計以及組織教學方式。任務型教學方法建立在以群組為單位開展繪本故事的學習與演繹基礎上,要求每個群組完成一組獨立的表演任務,情景表演法則是要求群組在特定的情景內進行對話訓練和表演,而肢體表演法是筆者常用的調動學生溝通參與的利器。
以英語教學食物繪本教學為例,對于beef,noodle等不同食物的制作和食用過程,筆者在教學設計中會首先構建一個進度框架圖,整體框架分為前階、中階以及進階,在不同的框架內顯示不同進度的繪本圖片,同時設計不同的肢體動作,讓學生積極參與猜測,通過這種教學設計能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傳統的英語教學都是以認知主義教學觀為主導,強調課堂的知識傳授,重視教師的主觀作用。但是繪本教學強調的是學生的主觀作用和自主性活動,教師的工作重點是通過繪本圖畫引導學生的閱讀、思考、模仿等行動,積極培養學生的綜合性語言應用能力。
在面向不同群體的教學過程中,筆者采用任務型教學法,以群組為單位開展問答協作、場景對話、情景表演,為不同群組設定不同的目標任務。引導群組內開展良性互動,教學目標在于幫助各群組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這種方式教學過程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能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英語繪本教學課堂中。
英語繪本課堂教學應先導入圖片,場景鮮明、內容清晰的彩色插畫能很快吸引每個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再結合圖片讓學生大膽地想象和猜測,從題目和開頭猜測故事情節。這樣能激起學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并讓學生充分表達。
如在“animal”章節中,封面是不同場景里的不同動物,可以讓學生猜測動物在做什么,引導學生主動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
在繪本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教師示范,學生跟讀,教師對每個詞匯的朗讀要字正腔圓,在故事中注意語音語調的轉變要繪聲繪色,將學生帶入情節,幫助他們理解繪本的意思。之后,學生閱讀的時候,可以一起朗讀,也可以分角色朗讀,旨在培養學生的語感。筆者在此階段會著重提一些預設性的問題,為每個群組設定不同的回答任務,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就會主動調動思維,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當然筆者預設的問題的數量不多,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閱讀教學效果。
群組演練環節的重點在于鼓勵學生分組或分群體開展對話模仿和表演,在模仿演練中要注重學生對每個詞匯的朗讀要字正腔圓,在故事中注意語音語調的轉變,將學生帶入情節,幫助他們理解繪本的意思。針對學習困難群體,筆者所制訂的群組表演任務會有所不同。所以在選擇表演內容的時候,可以抓住其中的一個點進行表演,但要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表演的重點是鼓勵學生大膽去說,不怕錯,給學生營造試錯的氛圍。進步是相對每個學生而言的,學習就是進步的過程。教師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幫助各個群組完成工作并把控整體進度。
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一面,但他們都會渴望展示自己,贏得表揚。而繪本故事的表演,就是一個很好的舞臺,也給了我們全方位評價學生、激勵學生的機會。通過群組結合的表演,學生加深了對知識點的思索與了解,更好地對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也營造了群組內的團結進取氛圍,樹立了困難群體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繪本教學可以有效延伸到課后,課后也是把繪本對話場景引入生活場景中開展語用訓練的關鍵。筆者在英語繪本教學中,經常會預留一些難度比較高,提升理解能力的課后任務,并把這樣的活動安排到課后。如筆者在教學中經常預留的任務就是,結合特定的圖片內容,編寫一段對話內容,或者結合生活實際完成一段對話任務,或者引導學生根據繪本中的圖案、文字等寫一個短小的故事,自己畫出相應的情節。
通過這樣的課后語用訓練方法,學生可以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并且獲得聽、說、讀、寫的全面提高,這種方式也能顯著提升困難群體的英語學習動機和興趣。在繪本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還在不斷地優化和探索,不斷完善繪本教學的新模式,為提高困難群體英語學習動機和興趣,提升困難群體的英語學習效果。
面對當前小學英語學習困難群體,本文研究了一套繪本教學策略來改善困難群體的英語學習效果。在教學設計上,基于群組能力開展個性化繪本素材選擇,以創造性采用任務型教學法為主,肢體語言教學法、情境表演法輔助的組織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創新群組演練的教學方法,制訂適應不同基礎能力群體的英語學習任務。經過長期實踐,這套教學方法已取得良好效果。以筆者所在的學校教學應用為例,目前學習困難群體的英語學習熱情被調動,前期興趣和目標缺失的學習困難群體已整體改觀,前期方法不正確、效率低的學習困難群體成績也都有進步,并且全體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有所提高,事實證明本文所研究的繪本教學策略在面向學習困難群體時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