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英
(匯川區第十二小學,貴州 遵義)
在打造生本課堂的過程中,許多教師站在學生的視角,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深入剖析教學目標改革的具體要求,始終堅持精準化的發展路徑,全面發揮教學目標的導向作用。
明確、可行的教學目標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指明道路及方向,避免學科教學工作偏離主干道,更好地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為學生的知識吸收和社會實踐提供必要的幫助。小學階段是奠基階段,語文課程的基礎性和人文性不容忽略。語文教師需要了解小學教育改革的具體要求,抓住語文課程的本質及特色,在精準化教學目標的指導下與學生共同探索新知識,提升綜合技能,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及認知,確保學生實現舉一反三和活學活用。
首先,小學語文課堂精準化教學目標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時代的產物,能夠更好地響應新一輪課程改革。教師會在講解理論知識、傳授基本技能的同時根據時代發展的進程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目標,有效創新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針對性地調整課堂教學節奏,讓學生能夠實現輕松上陣,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留下深刻印象。
其次,有助于打造品質課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教師要靈活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在充分利用及共享教育資源的過程中豐富課堂教學的容量,凸顯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在精準化教學目標的指導下逐步優化教學環節,明確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向,積極創新教學評價的手段,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及認知。
最后,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實質要求。教師會以三維課程目標為基礎,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基本技能水平,分析學生所采取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手段,結合學生的知識獲取途徑培養學生的情感與態度價值觀。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共鳴,有效解決新課程改革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矛盾,抓住學科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實現有的放矢和對癥下藥。
教師需要關注對教學任務的有效分析及研究,學會取舍。了解新課改后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變動,逐步減輕教學任務負擔以及學生的學習壓力。精準化教學目標比較復雜,離不開教學任務的精心設計和有效實踐,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對學習問題的掌握程度,結合學生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避免簡單、直白的知識講解,給予學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及空間,掌握恰當可行的教學對策,及時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及矛盾,促進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拓展及延伸,順利實現精準化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自由發散,保障學生主動嘗試新的解決對策,主動解決各種問題及矛盾。
教學目標的精準化要求教學堅持集中性和可行性的目標原則,確保教學目標細化在每一節課中,在反復考量以及深入剖析的前提下指明學生需要努力的方向,確保教學目標的可行性、操作性和指導性。分散、模糊的教學目標嚴重影響教學活動的順利落實,難以為教學改革工作指明道路以及方向,教學工作以及學習工作也會偏離主干道。語文教師則需要了解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薄弱點以及閃光點,留出充分的時間和精力與學生共同探索文本的內涵,宏觀布局整個教育教學過程,分析學生在不同階段中所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和必備品格,針對性地調整教育教學方案。
精準化教學目標的實施比較復雜,教師需要了解不同階段、不同層次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和特殊屬性,確保教學目標的梯度性和層次性。深入研究教學問題的設計原則,做好前期的鋪墊工作,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自由發散、大膽探索,讓學生自主串聯不同的知識點,主動攻克重難點。層次性、基礎性的教學目標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理念,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訴求,充分體現教育公平,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及改革。教師也會更加關注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及共鳴,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打造品質課堂、高效課堂,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為了全面落實精準化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圍繞學科教學的具體過程,深入剖析學習內容,根據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調整教學思路,積極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有效落實,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設定三維目標,實現教育教學目標在學科教學工作中的全面滲透以及有效貫穿。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爬山虎的腳》時,教師會根據當前的教學節奏和學生的學習基礎精準設計教學目標,學生需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腳與葉子的特征,分析爬山虎的生長規律。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主動標注個人存在疑惑的地方,在課堂中與其他同學進行互動,在師生交流和生生互動的過程中主動解決疑惑。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大膽設想,自主探究,深入了解課文中所描繪的事件,逐步發揮個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完成主體教學任務后,教師還需要讓學生自主分析作者所采取的語言表達方式,鼓勵學生自主積累好詞佳句。這種精準化的教學目標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夯實學生的學科基礎。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會主動整合教學過程,順利實現三維目標,保障學生能夠全程參與、自主探索。比如,在檢查學生預習成果時,有的學生會說自己已經對課文知識有了初步理解,能夠提出個人的疑惑點。教師則可以結合教學目標的精準化要求以及核心內涵適時適當地啟發學生、提示學生,讓學生深度閱讀課文,在精準化教學目標的指導下主動彌補學生在預習中存在的各種不足,強化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及認知,確保學生對自己存在疑惑的地方進行反復閱讀以及深入感知,讓學生自行解決。這種教學目標的應用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親身經歷整個自主學習的全過程,不再滿足個人已經讀懂的內容,而是主動探索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教師只需要鼓勵學生自主想象、大膽探索,先讓學生主動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征,然后進行簡單總結,確保學生獲得更多的審美體驗。有的學生學習能動性不足,存在消極情緒,教師則需要給予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感悟,主動接受優秀思想情感的熏陶。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征,對爬山虎這種植物有更加全面、透徹的理解,逐步掌握適合自己的閱讀技巧。
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需要分步驟、有目的地引導學生主動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總結、大膽反思,親身經歷閱讀、寫作、思考和體驗的全過程,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積極參與聽、說、讀、寫學習活動,逐步掌握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讀書方式和寫作手法,真正意識到個人的主人翁地位,進而實現高效學習和自主探究。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珍珠鳥》時,教師可以主動創新課前導入方式,通過簡單設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帶著疑惑自主探索。很多學生在此之前沒有接觸過珍珠鳥,有較強的求知欲。教師則可以問學生以下問題:“大家見過珍珠鳥嗎?”“大家知道珍珠鳥長什么樣子嗎?”“大家知道珍珠鳥和珍珠有什么關系嗎?”借助問題鏈來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思考,明確個人的學習方向。教師則可以將課堂交給學生,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主動閱讀文本,在自主閱讀和大膽探索的過程中深入、直觀地了解珍珠鳥的特征,積極對比文本中所描述的內容與個人心目中的形象。在大量閱讀、自主探索以及深入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更加深刻,閱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能夠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主動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
為了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行為習慣及意識,教師需要精心創設不同的學習情境,關注學生的主體差異性,將一部分選擇權交給學生,積極開展綜合性、探究性、專題性學習活動。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時,教師首先需要明確教學的著力點,引導學生自主預習。提供給學生不同的教輔資料,讓學生從多個視角著手進一步了解需要學習的新知識,進而形成初步印象。如果教學時間比較寬裕,教學條件較好,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在校園中觀察不同的植物形態,記錄下自己的心得體會。教師在課堂中設置不同的學習小組,指導小組成員各抒己見,說出個人的想法。教師還可以開展讀書交流會,讓學生能夠在小組內部交流和深度思考的過程中找到最終的答案。為了避免學生消極應對,教師還需要給予學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大膽、自信地發表個人的見解。比如,在鼓勵學生發表個人想法及意見時,有的學生會采取繪畫的形式一邊閱讀一邊發揮想象,將自己繪畫的實物與文章中的描述相對比。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讓學生適當發言,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提供便利,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意識。
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分析不難發現,精準化教學目標的有效設計以及實施所取得的教學效果非常明顯,有助于擺脫傳統常規教學模式的束縛,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則需要分步驟、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著眼于前期的教學目標調整教學思路,整合多種教學對策,積極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及教學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