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外匯局檢查課題組
(國家外匯管理局吉林省分局,吉林長春 130000;國家外匯管理局延邊州中心支局,吉林延邊 133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地下錢莊數量也在快速增長,與之相關的違法違規行為屢打不禁。從現實基礎出發,地下錢莊的存有著一系列客觀原因,但其存在和發展不僅給我國金融市場秩序、金融政策的有效性以及經濟體系的健康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而且常與逃騙稅、洗錢、賭博等上游犯罪交織在一起,具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因此亟需探索與之相關的監管方向和策略,進而從根本和源頭上實現有效治理的監管目標。
地下錢莊通俗的定義為:利用或部分利用正規的資金結算渠道,從事資金存儲借貸、非法買賣外匯、跨境資金轉移等業務的非法金融組織。地下錢莊游離于我國金融監管體系之外,其存在和發展給我國金融市場秩序、金融政策的有效性以及經濟體系的健康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日益成為洗錢犯罪活動的工具和通道,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涉恐、毒、賭、黑、腐、騙等上游犯罪活動,嚴重威脅國家經濟安全,因此對地下錢莊應堅決予以取締和打擊。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認識到,錢莊治理并非僅是打擊取締就能夠一勞永逸。在堅決嚴厲打擊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正視現行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并不斷改進完善相關的治理機制和方式方法,堅持“疏堵并舉”,才能夠達到治本之策的目的。
早期,地下錢莊主要分布于我國民營經濟較為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因為這些地區對資金需求較大,但因正規的金融機構無法滿足其龐大的資金需求,所以漸漸有人開始從非正規渠道從事資金轉入轉出等金融業務,由此導致地下金融活動規模越來越大,形成最初的地下錢莊。目前,隨著我國對地下錢莊打擊力度的不斷加大,其發展逐漸呈現向內陸地區蔓延擴散的趨勢。地下錢莊擁有較為嚴密的組織結構,通常以家族血緣為紐帶組織建立,核心成員多為家族成員或境外親屬,并且跨境匯兌型(亦稱“對敲型”)的運作模式加深了小型錢莊對大型錢莊的依賴程度,使得地下錢莊之間形成合作緊密、錯綜復雜的關系網絡,加大了打擊難度。值得注意的是,跨境匯兌型的地下錢莊因危害破壞性大,受到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但由于其隱蔽性強、運作手法新、交易方式多樣化等特點,使得打擊治理工作面臨巨大挑戰。
改革開放以來,部分省份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個體、私營和外向型經濟較為活躍,民營企業數量、規模增長較快,對資金的需求量激增,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地下錢莊的產生和發展。民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始終面臨資金缺乏的困境,融資難、融資貴也一直是困擾中小微企業的難題。對民營企業而言,傳統金融機構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對客戶借貸資金審核嚴格,額度有限,且程序較為復雜,難以滿足客戶資金需求,因此往往選擇地下錢莊進行融資。與此同時,隨著涉外經濟的不斷發展,貿易款項、直接投資等跨境資金往來需求旺盛,催生出頻繁的境內外資金交易和大量的外匯需求,客觀上為地下錢莊提供了較大的生存空間。
從時間成本來看,客戶通過銀行辦理跨境付匯業務需要經歷排隊取號、提供證明材料、填寫相關表格、銀行審核等一系列流程,若銀行內部流程較復雜,業務辦理效率則相對較低。如受到周末節假日等因素影響,銀行結算通道關閉,資金通常無法在一日內到達。相較而言,通過地下錢莊匯款只需微信或電話聯系,無需提供證明材料,從匯款到收款通常可在數小時內完成。從資金成本來看,將1筆人民幣資金匯往境外,需先向銀行購買外匯,再通過電匯將資金匯出,跨行交易還可能產生額外的其他費用,因而將1筆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并匯往境外的服務費用較高。與之相比,地下錢莊的匯款手續費相對低廉,如果匯款金額較大,費率還可能進一步降低。
賺取利潤是錢莊經營的動力,隨著互聯網科技、支付技術的創新,地下錢莊交易模式不斷翻新。相較于傳統金融機構,地下錢莊具有比較優勢和獨特的運營特點,使得其對市場主體而言更具吸引力。由于自身的非法性質,地下錢莊在客戶信息收集方面具有更強的的積極性,且付出的成本費用更低。從經營方式來看,地下錢莊的操作程序簡單,運作速度快,操作人員少,管理成本低,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部分用匯主體短、頻、快的資金需求。此外,地下錢莊還具有融資成本低、利率機制靈活、營業時間長、存款、取款方便快捷、可以隨時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利率等優勢。
目前,我國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的貨幣兌換仍存在一定限制,雖在經常項目下可兌換,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國人外匯業務增長較快,部分外匯管理規定已不能滿足部分個人與企業合理的外匯需求,部分交易主體為實現境外投資或資產轉移,經常選擇通過地下錢莊來規避政策監管,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地下錢莊的發展。
地下錢莊治理工作牽動公安、人民銀行、外匯局、稅務、檢察院、法院等多個管理部門,應在已建立的合作機制框架下,進一步深化合作,加強線索聯合研判,開展聯合專項行動,建立全鏈條線索移送和信息共享機制,依法、及時、規范地開展線索移送工作,形成監管合力。與此同時,各部門間還應加強數據合作,充分利用整合后的大數據,針對性開展地下錢莊專題線索篩查及場景應用分析,不斷提升線索篩查效率和精準度。在案件偵辦收尾階段,應充分發揮各方專業特長開展聯合調研,基于案情及時梳理總結相關經驗做法,為地下錢莊監管工作的合理性、可行性、持續性建言獻策。
著力提升地下錢莊線索篩查的能力和水平,堅持非現場先行,充分利用大數據開展分析研判,精準鎖定異常違規線索。堅持以案查案的思維,針對單一地下錢莊線索,應拓展視野,擴線深挖,以小見大,查找出藏于暗處網絡化的關聯主體以及新線索。廣泛收集整理相關典型案例,歸納總結常見違規形式和模式特征,不斷更新數據篩查手段和方法。積極借鑒和引入反洗錢監測體系,持續升級完善監測系統,制定針對性的監測指標和模型,篩選出符合地下錢莊交易相關特征的資金流水。同時加強金融創新,借助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進行數據分析,對地下錢相關的主體識別、資金流向、關聯網路等進行綜合分析判斷,提升打擊精準度。
地下錢莊是跨境金融服務供需矛盾的必然結果,封、堵、打的治理手段治標不治本,外匯管理部門應持續關注企業、居民資金跨境需求變化,調整完善外匯管制機制,滿足市場主體合理合法用匯需求,擠壓地下錢莊生存基礎和活動空間。一是繼續深化金融改革與創新,積極疏導民間資本流動,大力推進普惠金融,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在地域空間和主體選擇上將業務下沉,滿足民營經濟的合理資金需求,切實緩解融資困境。優化民營資本的投資渠道,為其資金保值增值積極謀劃出路,使其更多、更好地參與地方經濟發展,進而促進金融業可持續均衡發展,助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二是大力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一方面,逐步改進外匯管理政策,大力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不斷滿足市場主體真實、合理的用匯需求,推動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穩步有序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退換進程。另一方面,金融機構應建立以客戶為本的服務理念,注重提升金融服務水平,通過業務創新不斷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同時,督促銀行將各項便利化政策落到實處,不斷擠壓地下錢莊生存空間。
加強做好宣傳工作,消解社會公眾對地下錢莊在主觀上的認知誤區,樹立合法合規的用匯意識。利用新媒體等線上方渠道和機構網點等線下渠道,宣傳普及國家相關金融法律、法規和政策,從正面積極引導社會公眾通過合法渠道辦理金融業務。同時,通過分享和解讀典型案例的形式,向社會公眾提示地下錢莊的潛在風險和危害,鼓勵社會公眾舉報地下錢莊等違法活動,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工作治理水平,推動建立打擊防范治理一體化的工作格局,使地下錢莊無處循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