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聰 陳艷華
(中國人民銀行松原市中心支行,吉林松原 138000;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吉林長春 130051)
一是審計規劃。制定審計計劃和界定審計范圍是審計工作的重要環節。由于遠程開展審計工作比較困難,因而要組織所有審計相關人員召開一場交流會議。交流會議主要內容是安排審計范圍及審計流程時間表。交流會上審計人員利用充足的時間來闡明遠程審計方法,包括解釋面對面審計和遠程審計之間預期的異同,信息共享的方式、時間,將使用什么技術(從攝像機到無人機再到遠程等),需要收集視頻和照片的事先授權以及需避開的涉密或限制區域等。
二是資料審核。遠程資料審核大都是對電子資料的審核,必須注意以下幾個事項:1.電子版資料格式上傳正確。與面對面審計中提供的紙質資料相比,遠程審計中從設備的準備和文件上傳到文件共享平臺所花費的時間會很多。根據文件編制方法(紙質記錄、數據庫存儲系統等),被審計單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將這些資料轉換成可審查的格式(如PDF)并上傳文件。2.適當開放訪問權限提高效率。審核人員要以方便、快捷的格式接收文件并審核信息,從而減少被審計單位的工作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被審計單位可以為審計人員開放存儲記錄所使用數字文件系統的訪問權限。在審計期間,通常在直接訪問權限的基礎上增加該用戶的臨時權限來實現其訪問功能。3.優化遠程審查資料的方法。例如根據要審查資料的數量,可優先選擇抽樣法。不論審查全部或部分可用數據都應與被審計單位協商,以確保被審計單位提供正確的信息資料。4.不需在審核資料時提出問題。與現場審計不同,進行遠程審核資料時,審計人員對審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遠程視頻會議中要提問的問題要提前進行記錄,主審人員和被審計單位負責人通過視頻電話會議共享和審查文檔,及時提出問題,現場解答。這種遠程審計方法會浪費被審計人員的時間,同時對視頻設備的要求很高。
三是現場審計部分。遠程現場審計是遠程審計中最具挑戰性的工作。參與遠程審計項目的人員要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完成現場審計工作。常用的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使用實時雙向通信技術,包括直播和雙向智能眼鏡,但通過現場實踐測試,遇到了以下瓶頸:1.大多數被審計單位無法實現Wi-Fi全覆蓋,即使Wi-Fi延伸廣泛的被審計單位,也不能做到信號全覆蓋。2.有信號覆蓋的地方有時信號很弱。老建筑的網絡設施陳舊,手機服務受限或信號很弱,降低了實時視頻的質量。3.視頻攝像頭限制了審計人員的視野。在全面進行審察的審計項目中,因為攝像頭視野范圍不可能觀察到周邊,局部遠程觀察不能反映事實的全貌。4.環境噪聲和技術降噪特性的限制,遠程人員無法聽到采訪時的響應。另一種實時雙向通信方式是使用移動電話或專用的設備拍攝視頻和靜態數碼照片。它的優點是設備使用便利,并與大多數計算機存儲方式(如SharePoint)兼容。此外,采集點的信號強度不會對設備上的視頻和照片質量產生負面影響。這種方法在工作中,被審計人員需要匯總視頻和靜態照片捕獲的信息,標明活動設施訪問點、安全區域和保密區域、車輛和人員檢查的視頻、閉路電視監控的視頻,形成信息列表。審計組長根據信息列表對所收集的視頻及照片進行審核,整理成相冊,交由每個審核人員進行審核。
四是遠程座談。遠程座談方式與面對面座談方式基本相同,審計組可通過現有的多種技術(例如Microsoft Teams,Skype和Zoom)與被審計單位進行視頻通話。審計組可利用30至90分鐘的時間與被審計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遠程交流;利用較短的時間,如15分鐘,與直接責任人進行交流;利用約10分鐘的時間與一般職員進行交流。這種方式有助于審計人員更迅速更全面的了解到該業務的相關內容。與非純語音通話相比,視頻通話更為可取。非語言提示是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沒有視頻的情況下有可能會丟失。準備遠程座談要花費審計人員較多的時間,因而審計人員要根據資料審閱內容和問題,提前準備好問題要點清單。
在遠程座談時,要避免與多名被審計人員同時進行交談。因為大多數人特別是被審計人員不喜歡通過視頻進行聊天。另外,單獨座談能夠獲取的信息量要比集體座談獲取的信息量大得多。
五是總結會議。遠程審計的總結會議與面對面審計的總結會議大致相同。在遠程座談之后的一到兩天安排總結會議。這樣,審計組成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注釋和記錄,對審計內容及座談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得出相對完整的審計結論。總結會議上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負責人對本次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交流,并得出最終結果。
遠程審計的優勢。一是降低差旅費用。對于具有多個異地審計項目的地區,遠程審計可以節省大量資金;二是擴大專業人員的使用范圍。對于無法外出審計的專業人員,可通過遠程審計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審查;三是擴大審計范圍。當審計數量和審計時間發生矛盾時,遠程審計可以提供更大的覆蓋范圍。
遠程審計的局限性。一是無法獲取第一手觀察資料。遠程審計受不能通過實地查看資料、觀察肢體語言或識別某種氣味等因素的限制,如不能帶著視頻設備在特殊環境內(醫院、無菌實驗室和保密場所)行走,也不能把它帶到化工廠或煉油廠等危險區域的特殊環境的制約而無法獲取第一手資料;二是影響與被審計對象建立融洽的關系。因缺少面對面審計的提示及交流的機會,很難確定在所見的資料之外,是否有其他人從中受益,但不排除素質高的審計人員能做出合理的判斷;三是缺乏面對面的互動,容易導致欺詐行為。遠程審計的審核資料或信息由被審計單位采用上傳方式報送,核實資料真實性會增加審計計劃中額外的內容,一旦障礙解除,需采取傳統審計的模式進行跟蹤審計;四是發生設備的故障,如會議連接的失效,麥克風忘記打開,一些公司防火墻對視頻和照片文件有大小限制或是在上傳資料時需要技術人員的幫助。但以上這些局限性不是絕對的,都可以隨著時間、經驗、技術的發展而得到解決。
一是轉變觀念,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轉型的認識。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使傳統的審計作業模式受到很大限制,為有效應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人民銀行內審人員應與時俱進,轉變審計理念和思路,注重研究遠程審計方法的優勢,堅持審計的科學性和規范性,采用非接觸式的審計方式即遠程審計方式開展審計。一是信息化發展為遠程審計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郵件、掃描傳輸、數據交換平臺、語音和遠程視頻技術和電話會議等各類平臺的發展,存儲設備、通信設備的日臻完善,為開展遠程審計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二是遠程審計可節約大量費用。遠程審計解決了現場審計地理位置的約束限制,對于需要長時間異地審計的項目,在項目初期采用部分數據上傳進行遠程核查,后期有針對性地開展現場檢查,盡量縮短現場審計時間,以達到節約審計成本的目的,契合當前“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
二是建立制度,做到有據可行。遠程審計不同于以往的現場審計,是針對新冠疫情背景下的遠程審計。從遠程審計的發展過程看,它可作為現場審計的有效補充,但目前還處于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階段。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不同程度存在風險意識淡薄或時間要求節點掌握不準確等問題,大大影響到審計的最終結果。為確保遠程審計的順利實施,人民銀行應建立和完善遠程審計的相關制度,充分考慮遠程審計可能存在的風險或程序把握不準確而造成的審計風險,以確保遠程審計實施的有效性和合規性。
三是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開展遠程審計。隨著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大數據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也將成為審計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開展遠程審計時,審計人員可利用人民銀行的各類系統,如財務管理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統、集中采購管理系統、國庫管理系統等各類系統,進一步探索利用大數據開展審計。遠程從海量電子數據中提煉有問題的線索,通過統計分析監測判斷其存在的風險隱患并對其進行評價,在疫情解除狀態下,開展現場審計。同時強化審計信息化建設。多維度構建不同業務、不同層級的審計模型和數據模型,包括獲取被審計單位相關電子資料,通過遠程查詢、檢索、下載、打印等功能,實現審計動態監測,發現有利線索。
四是強化培訓,提升審計人員數字化專業水平。遠程審計是應對疫情防控期間審計的最有效的作業模式,而數字化審計是未來遠程審計發展的方向,審計人員數字化專業水平是實現遠程審計的基礎。人民銀行要通過培訓及審計實踐,提升內審人員數字化專業水平,通過輪崗或崗位交流等方式強化專業能力的提升,適應遠程審計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