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賢錦
(廣東海格怡創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627)
隨著移動通信基站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人們和企業對通信質量的高要求,因此做好移動通信的綜合維護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目前移動通信建設規模較大,其基層維護工作十分困難,而且維護管理技術跟不上目前通信技術發展的腳步,因此提升移動通信維護管理技術也有重要意義。
為了滿足企業與人們生產生活的通信需求,移動通信公司的建設規模日益龐大,而且人口數量的增多需要建設更多的移動基站。但是由于地區區域之間的差異性,比如某一行政區會被分成若干個維護區,并成立了若干個維護班組,導致維護工作效率因為拆分被降低。同時也由于區域之間政策的差異,導致維護人員流動性受到了限制,從而降低了維護管理工作的效率。
在移動通信網絡維護和管理工作當中,由于整個通信系統網絡內在結構相對比較復雜,所以在維護和管理工作當中需要用到較多的時間對其系統進行整合。在維護工作當中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組網工作,對于較為關鍵的網元位置應當重點關注,因為網元這一部分位置不僅直接影響著網絡質量還影響著數據傳輸效率。在網絡相對比較穩定的環境下會由于智能設備的不斷增加導致網絡設備出現頻繁的故障。隨著當前智能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通信技術的快速提高,通信技術的研發效率和創新速度也隨之提高,當前與移動通信網絡相關的制造工藝及制作效率也在逐步提高。在當前經濟飛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對設備運行的效率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當前移動通信網絡維修技術無法適應當前社會背景下對設備運行提出的高標準和高要求,再加上當前網絡設備數量不斷增加,有一部分通信網絡系統當中的設備器件的溫感能力相對比較敏感。如果只是增加設備的使用次數就會減少設備使用壽命,同時也會增加移動通信網絡當中的設備故障頻率。由此可見,只有提高移動通信網絡的設備維護技術才能夠真正解決在當前移動通信網絡維護和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這樣子才能夠真正減少設備故障頻率,提高設備運行效率和穩定性。
在移動通信網絡綜合維護工作當中,由于工作人員操作人員、管理人員專業能力配置不平衡導致的維護問題十分嚴重,當前移動通信網絡企業發展的關鍵就在于提高自身服務質量。但是在目前我國大部分通信企業當中,很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與職業素養并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這也是導致企業經常出現服務問題與傳輸故障的原因,這一問題的存在導致大部分通信企業無法滿足客戶的實際用網需求,因為無法提高企業服務質量,從而進一步限制了企業競爭力的提高。
基層維護管理工作中維護工單的派送規則以及基層組織結構是影響維護管理工作效率的兩大影響因素。因此提高移動通信維護管理工作質量要創新與嚴格落實工單派送規則以及基層組織結構,最大程度發揮基層維護管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工作效率,從而實現移動通信維護管理工作的效率與創新。
維護工單是維護管理工作信息的重要載體,包括維護工作的性質、維護內容、維護時限、維護人員信息以及責任單位等信息,這是用于確認與傳輸維護工作信息的工具。維護工單數量越多就意味著端口接受與處理的維護工作信息越多,同時說明維護工作越多。因此嚴格落實工單規則是保障維護管理工作任務質量的前提。一旦維護工單中有無效維護告警信息,就意味著端口信息資源的浪費。因此減少維護關聯告警信息、無效告警信息、硬性規則化派單等不良維護工作現象的發生能夠有效提高維護工單下發與管理工作的效率[1]。某移動通信公司的代維工作派單流程如圖1 所示。

圖1 代維工作派單流程
在移動通信維護管理工作中,基層組織結構影響著維護工作下發的效率,比如基層班組未實行網格劃分,導致維護人員工作區域劃分不明確,容易導致維護人員前往基層維護路程成本較高,降低維護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因此要對基層班組進行明確的網格劃分,確保基層組織人員配備的合理性。以直放站室分無線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irelessLAN,WLAN)專業維護管理工作為例,其維護人員配置標準如表1所示。公司按照直放站物理網點配置以及接入點(access point,AP)的數量進行人員分配,依據有無配套及無源器件按每100 個物理點分配3 人或2 人,按照每1000 個AP 分配1 人。

表1 維護人員配置標準
移動通信的動力配套能夠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動力配套的集約化能夠實現通信端口的統一管理,利用統一的中心控制與維護平臺,減少網絡的波動與不穩定事件的發生。其中動力配套設備包括機組空調、接地系統、電源系統以及蓄電池組等,通過動力配套系統的相互配合與合理分配,實現維護管理成本的降低。未來移動通信的維護趨勢也傾向于統一化,因此動力配套集約化管理能夠實現降低成本與提高效率。但是目前動力配套集約化管理出現了不穩定的問題。比如廣東地區高溫天氣居多,導致移動通信多次提交了高溫工單。這是由于機房空調工作環境處于封閉狀態,加上外界高溫天氣使空調壓縮機發生過熱保護,從而使空調停止制冷。傳統的高溫工單解決方案是維護人員利用鼓風機或者風扇提高機房的流動性,但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高溫工單問題。因此要將高溫工單解決技術提升與改造,降低人工解決帶來的成本。可以在動力配套集約化機房內加設水循環系統,對機房空調進行物理降溫[2]。此水循環系統包括排水系統、噴水系統與水管。空調工作排出的水與自來水經過水管輸送到噴水系統,將水直接噴灑在空調的過濾網上,同時在過濾網下加設排水槽,使噴灑后的水經過排水槽流入排水系統內。其中,故障處理流程如圖2 所示。
各大運營商在開展環境監控時一般都采用無線和有線兩種監控方式,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有線技術比無線技術傳輸穩定性以及信號傳輸效率更加穩定與快速,因此將有線技術應用在移動通信環境監控方面能夠實現更加高效維護與管理工作。在傳統的移動通信集約化機房中,由于維護人員進出頻率較高而且人員身份不明,導致移動通信機房容易出現盜竊與破壞等現象。在警方介入移動通信盜竊與破壞事件之后,現場勘查出的信息往往都是靜態的數據,所以缺少直接的動態數據[3]。因此要加強移動通信環境監控技術,提高移動通信管理與維護水平。比如在集約化機房內安裝具有動態捕捉功能的監控攝像機,同時利用通信光纖對監控攝像機內容的傳輸與保存。同時也可以添加具備紅外線夜視功能的攝像機,保證移動通信機房與基站夜間的運行安全。
移動通信的維護管理技術改造與提升的關鍵在人,因此提升維護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是影響移動通信維護管理質量的直接影響因素。維護人員要做到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從而保障移動通信的維護管理工作的高質量。但是目前由于維護人員的流動性、工資水平較低以及技術水平低下等問題,導致移動通信維護行業發展停滯不前。在2017 年中國移動公司采用了包年計次計費的模式,但是這一模式使移動通信維護工程師面臨更大的就業困難。因此要結合我國移動通信行業的發展趨勢開辟新模式。比如區域化復合型人才,將移動通信管理人員的工作區域劃分到行政區塊中或者是更小的行政單元。根據不同移動通信維護管理的業務與技術的不同,使區域內的維護人員學習多樣的維護技術,從而打造復合型人才,不僅提高了維護人員的維護技術,也提高了區域內的維護效率。同時也可以利用遠程運維等技術,減少維護人員的路程成本,提高維護效率與水平[4]。
移動通信維護管理工作的基礎就是日常巡檢工作,日常巡檢工作能夠幫助維護人員確保移動通信基站以及基礎設施運行的穩定性,以及故障發生的定位與解決。因此維護人員要保障巡檢工作的質量以及日常巡檢的頻率,同時也要依據維護工作的目標調整巡檢的目的,確保巡檢工作內容與維護與管理工作任務相匹配,從而降低移動通信故障發生率。維護人員在日常巡檢工作中需要保證以下3 點:①保障日常巡檢工作的間隔時間,防止由于巡檢工作間隔時間過長或過短導致移動通信故障與缺陷不能被及時發現。②要保障日常巡檢工作的面面俱到。在日常巡檢工作中要保證對移動通信各方面進行檢查與管理,及時發現與排查可能出現的故障和安全隱患,從而保證日常巡檢的質量,為移動通信的正常運行打好基礎[5]。③要對日常巡檢工作情況進行記錄。維護人員要按照巡檢工作流程開展巡檢工作,并對巡檢工作進行分類,同時將巡檢中遇到的問題與結果進行詳細分析與記錄,有異常情況要及時上報給公司。在完成巡檢工作后,要填寫出站記錄并更新資料庫,同時上報巡檢記錄,圖3 為巡檢工作流程。

圖3 巡檢工作流程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正處于通信行業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做好移動通信的維護與管理工作是保障通信發展的基礎。移動公司要依據當地區域通信狀況配備針對性的維護方案,并針對移動通信問題提升維護技術,同時發展復合型維護管理人才,改善維護管理組織結構,從而保障移動通信維護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提高移動通信維護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