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龍 楊德邦 邱俊勐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華能)作為電力行業的一面旗幟,以“黨建引領+”為載體,制定了綠色發展、科技創新、重點工程等多個專項方案,有效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推動“雙碳”行動不斷取得新成效。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為底線,推動能源低碳轉型平穩過渡,穩妥有序、循序漸進推進碳達峰行動,確保安全降碳。中國華能作為電力裝機超過2億千瓦、煤炭產能超過1億噸/年、供熱面積超過9億平方米的國內最大民生供熱企業,切實把能源安全保供作為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大力開展“黨建引領+能源保供”,全力以赴打贏電力熱力供應保障攻堅戰,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
中國華能黨組2021年11月1日印發《關于在電力熱力保供工作中切實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通知》,引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深刻認識到能源保供是最現實、最緊迫的“國之大者”。中國華能迅速成立能源保供工作專班,制定專項方案,黨組成員帶頭深入保供重點單位調研督導,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深入一線帶班蹲點,對保供工作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督辦。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在保供一線設立黨員責任區、突擊隊等4萬多個,迅速進入保供“戰時狀態”,確保全部機組應開盡開、能供盡供。廣大黨員干部主動擔當急難險重任務,在大戰大考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讓黨徽在保供一線崗位熠熠生輝,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焦點訪談》等中央媒體多次報道中國華能保供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在氣候雄心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到203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由此可見,大力發展新能源、推進綠色轉型,是能源電力行業的“主戰場”。中國華能堅定不移把綠色低碳轉型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清潔能源作為主攻方向,大力實施“黨建引領+綠色發展”,在行業內率先提出基地化、規模化、一體化發展思路,全力打造新能源、核電、水電三大支撐,積極謀劃清潔煤電轉型,有力推動結構調整。
在推動新能源發展中,中國華能深入開展新能源建設8000萬千瓦綠色發展重點工程勞動競賽,新能源裝機規模實現跨越式發展,三年實現了裝機容量翻番。大力開展黨員示范“區崗隊組”創建,組織動員黨員干部在資源獲取、項目建設、生產運行中當先鋒、作表率,助力海上風電發展規模居行業前列,沙漠、戈壁、荒漠大基地開發建設加快推進;核電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中國華能成為我國第4家具備控股建設大型壓水堆資質的發電集團,三大核電基地初步形成。
國家科技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將通過科技創新行動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離不開科技創新。中國華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大力實施“黨建引領+科技創新”,按源頭零碳替碳、過程減污降碳、終端捕碳固碳的技術路線,以科技創新引領“雙碳”目標實現。
中國華能聚焦電力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組織黨員專家帶頭組成突擊隊、攻關組,成功研發出全國產化火電DCS系統、風電PLC系統,解決了我國發電領域核心控制系統“卡脖子”問題。研究制定以黨建聚力聚才助推科技創新的意見,把黨支部建在重大科研項目上,深入開展黨組織“結對共建”,高標準打造海上風電等原創技術策源地,以及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等6個創新聯合體。全面部署推進“華能十大科技示范項目”,建立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重大科研項目制度,堅持推行攻關任務“軍令狀”制度和“揭榜掛帥”機制,廣泛開展“我是黨員我先上”活動,誰能干就讓誰來干,助推科技自主創新取得顯著成效。大力開展專利質量和數量“雙提升”主題勞動競賽,調動全員創新積極性、主動性,推動專利質量和數量連年取得突破,2021年專利擁有量較2018年增長4.3倍。華能作為唯一的企業代表,在2021年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交流了以黨建聚力聚才助推科技自主創新的經驗做法。
重大能源項目的實施,對于推進“雙碳”行動走深走實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中國華能堅持把重大項目作為牽引,大力開展“黨建引領+重大工程”,切實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重大工程建設優勢,把各參建單位黨組織力量匯聚在一起,更好地組織、宣傳、凝聚、服務廣大建設者,形成攻堅克難強大力量。
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建設中,中國華能深入實施“鑄魂、優制、強基、英才、保障”五大黨建引領工程,開展“黨建引領、聚力攻堅”行動,舉辦“聚力攻堅杯”勞動競賽。工程建設最緊張的時刻,220多名黨員組成突擊隊,輪番作業100多個日夜,敷設電纜6000余根、380余公里,成功解決近百項關鍵技術和核心設備研制難題,推動示范工程成功并網發電,標志著我國在世界第四代核電技術領域實現領先。在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光儲輸”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基地——華能隴東能源基地建設中,中國華能建立黨建引領、聯建共建工作機制,覆蓋設計、土建、安裝、設備等所有參建單位,推動隴東能源基地工程建設快速推進。
建立科學、高效的工作機制,是確保“雙碳”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中國華能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抓手,大力開展“黨建引領+深化改革”,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切實把準改革方向,敢啃“硬骨頭”、勇蹚“深水區”,特別是圍繞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事關“雙碳”的重要領域進行大刀闊斧改革,有力賦能“雙碳”行動。
中國華能圍繞打造功能強、能力強、工作標準高、工作效率高的“兩強兩高”總部,實施總部機構改革,突出統籌、優化、調整、放權四個關鍵點優化組織架構,總部部門、處室、定員分別精簡32%、45%、43%,更加精干、高效地服務企業綠色轉型。深入實施“科改示范行動”,集團所屬西安熱工院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場化選人用人、強化激勵約束等方面探索創新、取得突破,成為發電行業唯一的標桿級“科改示范企業”。圍繞新能源發展等重點工作,中國華能制定印發《新能源基本建設項目全過程管理辦法》等制度規定,加大對二級單位新能源發展全過程授權力度,不斷增強各單位搶抓綠色發展機遇、加快轉型升級的能力和水平。科學高效發展綠色金融,有效推動產融結合、以融促產,助力“雙碳”行動。加大新能源、水電、核電等領域高端人才引進力度,選聘首席專家、首席技師,擴大畢業生招聘規模,為扎實推進“雙碳”行動提供堅強人才保障。
邁步新征程,中國華能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等重要要求,堅決扛起中央企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責任使命,以科技創新支撐“雙碳”工作,全力打造新能源、核電、水電“三大支撐”,加快建設基地型、規模化、一體化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現代化清潔能源企業,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更多華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