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黨委
近年來,國家電網江蘇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黨委按照中央、江蘇省委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指導意見精神,同步啟動國企融入地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工作。公司著力發揮服務千家萬戶的獨特優勢,堅持試點先行、統籌推進的工作思路,將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與服務群眾、宣傳群眾相結合,堅持黨建引領,突出行業特色,注重常態長效,創新推動新時代文明建設落地見效,傾力打造可實施、可復制、可推廣的“國網江蘇樣本”,得到中央文明辦、江蘇省委的高度肯定。
立足行業特色,以“三大服務”讓人民群眾更有幸福感、收獲感。做優本職服務。提升響應速度,在農村推行城區搶修模式,縮短故障響應時間;實施“先復電、后搶修”模式,讓燈先亮起來。提升技術手段,開發多種電子渠道,點對點推送用電信息,實現信息公開透明;開通多渠道、智能化繳費通道,使服務更便捷。提升服務質量。強化“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理念,推廣不停電作業,最大限度減少停電時間和次數。做實延伸服務。建立表后服務模式,打造鄉村干部、電力臺區經理、村電工“三位一體”的“鄉村電力服務網絡。針對老城區與農村社區普遍反映的“樓道黑洞”“黑樓道亮化返黑”等焦點和難點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協同鄉村公路管理部門,在亮燈工程中提供技術支撐、服務支撐、人員支撐,從鄉村主干公路逐步拓展到其他路段,改善農村群眾出行條件。做深志愿服務。走入農村農戶、企業社區、學校部隊,開展現場用電“義診”、上門用電“體檢”、農場用電“特診”,解決各類用電問題。堅持“光明與文明同行”,開展“電力光明”溫暖行、“愛心電力”公益行等行動,把價值傳播作為服務內容,走訪挖掘文明故事,探索農村新型文明禮儀,助力農村文明風尚養成。廣泛聽取各社區群眾需求,聚焦環境美化、用電安全等領域,持續開展“電力美容”清潔行、“智能電力”綠色行等行動。
立足資源優勢,以“三有支撐”實現融入工作的常態長效推進。有實踐陣地。建設“1+x”陣地體系。“1”是在試點縣市建設“電暖流”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面向社會民眾免費開放,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理論宣講、道德講堂、電力科普等活動。“x”是建設覆蓋試點縣所有業務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均按照統一規范制度、統一標識、統一活動菜單的標準進行運作,實現服務項目統籌設計、服務資源統籌安排,積極響應本地政府組織和群眾的需求,常態化開展工作。有主力隊伍。一是發揮共產黨員服務隊的主力作用。公司現有117支共產黨員服務隊,是公司政治服務、搶修服務、營銷服務、增值服務等工作的骨干力量,更是帶動全員在文明實踐中為民服務的標桿力量。二是發揮“電暖流”志愿者團隊的生力軍作用。公司現有70余支志愿者團隊,注冊志愿者1.4萬人,依托“電暖流”志愿者團隊,我們打造了以行動履責的實踐平臺,形成專業化履責行動實施系統,建立了鄉鎮、社區、村組三級網絡服務體系。有工作方法。充分發揮國企員工隊伍力量強、整體素質高、走家入戶聯系群眾緊密的優勢,修訂窗口工作人員規范用語,配置搶修專用工具包。經過培訓,員工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履行“為民排憂解難的服務員”“黨的政策的宣傳員”“社情民意的信息員”的“三員”職責,將黨的思想精神、最新政策傳遞到服務對象,并及時收集群眾對于文明實踐工作的需求和意見,了解他們的服務訴求、生活心愿、家庭疾苦,按照規范流程逐級上報到相關單位,并配合有關部門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
整合多方力量,以“三方聯動”實現共建共享共贏。緊跟地方要求。公司融入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省文明辦、試點市(縣)文明辦的領導和支持。各級文明辦多次指導公司融入工作方案的制定和融入工作的推進。公司黨委就如何發揮公司的優勢找準結合點、培育特色點,與地方文明辦開展了多次溝通交流,為形成低成本、可持續、可復制的融入路徑、融入方式奠定了堅實基礎。公司黨委倡議。由于公司的業務不僅對百姓生活具有“高覆蓋”“高滲透”,老百姓對電力有“高依賴”的特點,因此公司不僅具有服務優勢,而且也有黨建優勢。近年來,公司黨建工作成效顯著,實現了全國“兩優一先”(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及先進基層黨組織)在黨委、黨支部、黨員層面的全覆蓋。公司本部和所屬地市公司全部創成全國文明單位、所屬縣公司全部創成省文明單位。在公司黨委的積極倡議并牽頭下,在試點地區組建了“國企文明實踐聯盟”。多個行業參與。“國企文明實踐聯盟”試點地區由多個國有企業組成,聯盟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由聯盟成員輪流負責統籌運營。建立民情信息共享平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聯動平臺和業務培訓平臺,從而形成兼容開放式的“聯盟合作圈”,最終帶動各企業在思想上形成共識、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在工作實效上實現共贏。
堅持服務為先,推動廣大員工知行合一、深信篤行。發動廣大員工在做好本職服務中,當好黨的政策“宣傳員”、為民排憂的“服務員”和社情民意的“信息員”,把主動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打造成員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行課堂”,在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價值擔當中,實現員工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聚焦群眾需求,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緊扣國有企業屬性和電力行業特點,發掘本地元素,堅持“溫暖人心+引領人心”并行,聚力服務群眾、凝聚群眾,創新服務群眾工作方法,拓寬服務群眾工作渠道,賦予公司黨建品牌“電暖流”以新的工作內涵,推動“愛心電力”“點亮黑樓道”“鄉村工作亮燈”等工作開展,提升群眾的滿意度。
加強資源整合,打造聯盟聯動、合作共贏的國企融入模式。統籌地方國企資源,將國企蘊含的文明和責任力量聚攏起來,通過組織實踐聯盟,整合聯動平臺、服務力量,建立聯動機制,貫通各國有企業的陣地設施,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發揮“1+1>2”的聯合功效,形成服務群眾和凝聚群眾的強大合力,探索出當地國企聯合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國網江蘇樣本”。
國有企業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可或缺的力量。目前試點單位已從50家擴大到500家,標志著中心建設進入大范圍推開、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需要調動國有企業力量,整合資源,全面推動國企參與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使之成為中心建設的基本力量。特別要抓好具有“三高”(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特征的大型骨干企業、服務型企業,讓他們做中心建設的中堅力量。
國企融入中心建設重在做優本職工作,做實延伸服務。本職工作完成得好不好,延伸服務開展得實不實,除了代表國企形象,還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國有企業要將本職工作、延伸服務與文明實踐活動相融合,從“獨善其身”向“兼濟天下”轉變,還要發揮國企在黨的建設、文明建設、價值觀培育上的經驗和優勢,更好地參與地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為“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
堅持試點先行、穩步推進,杜絕“盆景式”工作方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一項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要樹立“久久為功”意識,順應建設規律,摒棄“急功近利”心態,切忌盲目冒進,杜絕只關注一時一事、一個亮點、一個企業的情況。如何凝聚共識,扎實有序、常態化開展好國企參與文明實踐活動至關重要,還須發揮公司在基層群眾中高滲透性、高依賴性、高覆蓋性的優勢,在服務群眾中教育引導群眾,在解決問題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協助地方形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良好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