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棟 馬增輝
加強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行使權力的監督和約束,是確保國有企業重大方針貫徹落實,確保國有企業經濟運行安全,守護好國有企業領導干部政治生命的重要途徑。本文從國有企業監督和約束的重點對象進行分析,就加強監督和約束領導干部行使權力機制建設做了相關思考,以期為國有企業紀檢部門行使監督職責提供有益借鑒。
對一把手行權用權進行監督約束。國有企業一把手集決策、經營、人事、財務等諸多權力于一身,極易成為不法商人圍獵腐蝕的對象,必須通過有效監督制約,確保國有企業一把手行使權力始終在制度規定的框架內運行,重點加強對國有企業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監督檢查,防止出現搞“一言堂”甚至“家長制”問題,督促一把手不擅權、不濫權。
對重點崗位干部加強監督約束。中層干部是國有企業的骨骼和經脈,是支撐國有企業正常運行的“梁”“柱”。國有企業紀檢部門要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關鍵崗位干部的監督約束,特別是掌握“管理權”“審批權”“執行權”的中層干部,如部門經理、總監、車間負責人、會計出納等人員。紀檢部門要突出用制度管人管事,對重點人員明確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對重點事項細化審批和監管流程,確保國有企業中層干部充分發揮“中流砥柱”作用。
改革體制增強監督權威。國有企業一是要加快對現行監督體制的改革和調整步伐,對于紀檢部門實行垂直領導,使其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二是紀檢部門要落實好對本級和下級“一把手”的監督,并賦予下級監督上級的權利,以權制權、防止專權,使“一把手”的權力運作受到制衡和監督。三是要形成權力互制格局,落實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對權力進行適度分解,合理配置權力,從制度上明確審批權限和程序,使得企業領導既能放手行使權力,又能受到監督制約。
理順關系發揮監督職能。一是國有企業黨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不斷健全和完善黨委議事規則,通過集體論證形式對企業重大問題進行決策,發揮好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二是紀檢部門要整合監督力量,充分發揮審計、內控、法律顧問等監督力量的作用,對領導干部的權力運行情況實施監督,切實履行好監管責任。紀檢部門發揮協調各方作用,與各監督部門通力合作,形成監督合力。三是開展民主監督,完善國有企業重大問題向職代會報告制度,通過民主評議讓員工群眾能夠對領導干部進行有效監督。
建章立制規范監督體制機制。一是從國有企業實際出發,圍繞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環節,自上而下、有針對性地制定統一規范而又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明確監督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系,防止權力失控或被濫用。二是構筑一個上下結合、內外共同監督評價的考核體系,形成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立體監督網絡。三是從制度上賦予監督機構和員工群眾對企業領導干部的檢舉、控告乃至罷免權利,增強制度的剛性和權威性,促使企業領導干部提高正確行使權力的自覺性。
建設敢于斗爭的監督隊伍。一是紀檢部門作為國有企業監督的主要力量,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要善于學習,勤于思考,提升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強化紀檢人員責任意識,紀檢人員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握重點、盯住難點、疏通堵點,以強有力的政治監督,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要深刻把握腐敗問題的本質和危害,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三是加強紀檢干部的培養和交流,造就一支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監督隊伍,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