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芬,楊 丹,熊 丹,王利平
近10余年護理專業在我國發展迅速,護理實習生的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在臨床實習教學中如何創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切實提高人才質量,是急需探索的問題。目前,臨床實習教學多采用傳統與刻板的快速填鴨式教學方法,缺乏對護生主觀能動性、自主發現、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翻轉課堂”是指通過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轉移給學生[1],學生能更專注于主動學習,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近年來,隨著慕課(MOOC)的快速發展,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已在護理專業課堂教學中得到越來越多的運用[2-7]。隨著信息化教育時代的到來,微視頻因簡便易制、形象直觀、針對性強、即點即用等特點,已逐漸深入到各個學科、各個層次的教學中[8],尤其是實訓類課程。借助微視頻的翻轉課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方式,將圍繞學科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難點等問題進行教學與資源結合,供學習者自主學習,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9]。以正例微視頻的帶教方法雖然可以讓護生隨時隨地的學習,但是在實際運用中護生往往習慣于模仿,或者是機械記憶,不僅容易對操作點有所遺忘,而且還會自發性“創造”出一些動作[10]。本研究將反例微視頻與翻轉課堂應用到實習護生臨床教學中,由典型反例引出教學內容,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9月—2021年4月于湖北省某三級甲等醫院實習輪轉呼吸內科護理實習護生70人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人,女64人,年齡20~21歲,實習期8個月。將呼吸科一病區作為對照組,將呼吸科二病區作為觀察組,每組35人。納入標準:均為4年制本科生,均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兩組護生性別、年齡、學歷、基礎知識及帶教老師專業能力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均P<0.05)。
1.2 教學方法
1.2.1 反例微視頻制作 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收集、整理往屆實習護生及呼吸內科新進職工在操作訓練及出科考核過程中容易出現的錯誤,初步擬定反例微視頻素材內容。經研究團隊專家成員討論,最終確定微視頻包括4個內容,共17個操作易錯點。①“中心管道吸氧”:吸氧前未檢查鼻腔黏膜;先帶鼻導管后開氧流量;操作結束后未宣教“四防”;巡視過程中未查看管道打折以及脫落等問題。②“血氣分析測定”:采樣前未測量體溫;不熟悉動脈采血的位置;按壓時間不合理;雙手回套針帽,有針刺傷的風險;看不懂檢查報告,不能及時向醫生匯報處理。③“經口鼻吸痰”:不熟悉肺部聽診的正確位置;吸痰管污染,無菌觀念不強;吸痰前未給高濃度吸氧,吸痰時間超過15 s;不知道吸痰負壓范圍;吸痰時無病情觀察。④“霧化吸入”:未進行宣教體位為坐位或半坐臥位;未調節氧氣流量在8~10 L/min;未進行霧化后的健康宣教。確定好內容后研究者團隊將其錄制成視頻,通過視頻剪輯、配音制作成反例個案視頻。操作示范由帶教組長完成,4個操作17個易錯點在操作中體現出來,操作時長均在正常操作時間范圍內完成,視頻錄制由本項目研究團隊與我院宣傳科攝影專員配合完成。
1.2.2 實施反例微視頻教學 兩組護生均為本科學歷,實習時間為4周,4名帶教老師均通過護理部統一考核,呼吸內科工作6~8年,2年以上臨床帶教經驗。兩組護生均按照護理部實習大綱完成實習任務。
第1周結束后教學組長組織,對兩組實習生均進行現場操作演示和講解,而后兩組繼續跟班各自的帶教老師臨床學習。對照組按照常規實習模式。觀察組護生常規實習模式的基礎上,第2周開始將本研究專門制作的4個反例微視頻預先發放給護生學習,要求護生在觀看視頻后思考:①視頻中出現的錯誤點;②這些錯誤操作可能帶來的問題,包括人文、法律等;③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正確的護理操作,分析問題和潛在的風險。3 d后由護生上交報告,帶教老師引導護生發現問題并進行現場討論。通過護生學習討論和帶教老師的點評和總結使護生知曉:①能規避錯誤,正確掌握每個臨床操作及其重點;②能同時結合臨床實際安全事件,引導護生探討錯誤操作可能導致的人文法律等相關問題及正確的處理方案;③讓護生更直觀地感受到正確實施每項操作的重要性,以鞏固護生理論知識和鍛煉評判性思維能力。
1.3 評價方法
1.3.1 成績評價 本研究通過理論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績作為評價依據。理論成績評價根據實習大綱并參考基礎護理學操作考試標準在實習出科前對兩組護生的理論知識進行考核,滿分為100分。操作成績評價根據護理部《內科護理操作規程及評分標準》由相同實訓老師在實習出科前對兩組護生操作考核進行成績評定,滿分為100分。
1.3.2 操作易錯點發生率 本研究選取中心管道吸氧(4個易錯點)、血氣分析測定(5個易錯點)、經口鼻吸痰(5個易錯點)、霧化吸入(3個易錯點)4個操作(17個易錯點)易錯點發生錯誤的次數進行評價。統計兩組護生4個操作易錯點發生錯誤的總次數。
1.3.3 教學效果 在4周教學結束后發放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兩組護生進行教學效果評價調查,問卷內容包含促進對專業的認識、提高評判性思維能力、促進自己認知體驗和思考、激發學習動機促進自己積極探索質疑、加深操作精準度認識、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自主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促進資料搜索與創新能力共8個條目,每個條目10分, 總分80分。本研究共發放問卷70,回收有效問卷70份,問卷有效回收率100%。


表1 兩組護生護理操作成績比較 單位:分

表3 兩組護生教學效果評價比較 單位:分
3.1 基于反例的微視頻資源的翻轉課堂教學有利于護生正確掌握護理操作,提高操作的精準性及操作成績 多年來,護生臨床實習都是一帶一跟班模式,2~4周就輪換科室,最后出科考試。所以,護生在對應科室掌握理論知識和護理操作的情況視帶教老師而定,導致護生所學知識差異性很大。有了微視頻的資源,可以鎖定每個科室的核心知識點,縮短差異性。在傳統實習基礎上加上反思維和翻轉課堂的實施,使護生自己掌握學習的決定權與主導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實習生的積極性與參與程度,更加專注于臨床護理問題的本質與表象的作用關系,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探索與理解。反思維和翻轉課堂的實施可提高護生的臨床體驗感及實習的能動性與有效性,提升個人臨床正確識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獲得行之有效的臨床實習經驗。增加反例的微視頻翻轉課堂教學,擬通過讓護生帶著思考尋找視頻中問題所在和可能發生的后果,鍛煉和提升護生的理論基礎及臨床思維能力,提高護生對臨床護理工作的謹慎感與預見性,幫助護生樹立正確扎實的臨床應對能力與應變能力,時刻警醒規避錯誤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與工作能力,避免填鴨式學習[11]。
3.2 基于反例的微視頻資源的翻轉課堂教學有利于提高臨床實習教學效果 通過反例微視頻資源的翻轉課堂在提升護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也使授課老師的綜合能力得到極大提升。臨床教學可以更新醫院的教育理念,轉變管理培育模式,提高醫院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以達到教學相長和以教促研的目的。可以形成一個相輔相成的多方成長圈,護生、護士、醫院、學校等均在作用與反作用中相互聯系,共同成長。通過反思維制作呼吸內科護理實施技術操作的反例微視頻,視頻錄制的內容包括呼吸內科護士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和潛在的風險。課前護生分次對視頻進行學習和分析,找出視頻中操作錯誤點,并分析問題和潛在的風險,最后探討正確的處理方案和人文價值觀,能讓護生更直觀地感受到熟練掌握每項技能的重要性。結合教材的內容和老師的正確講解,對疾病的相關知識和護理操作會有更深刻的認識。本研究結果顯示,基于反例的微視頻資源的翻轉課堂教學相較于常規教學模式,明顯降低了護生操作易錯點發生率。
3.3 基于反例的微視頻資源的翻轉課堂教學有利于提高護生臨床批判性思維能力 美國護理聯盟協會早在1989年就將評判性思維技能作為評價護理本科教育及更高層次教育質量的指令性標準[11-14]。評判性思維是指以解決問題為目的導向,基于對問題的認知,訓練有素且公正地收集、評估和分析相關信息,不斷質疑、反思和評判, 進而應用邏輯推理和歸納的方法,做出最佳決策的綜合性思維模式[15]。近年來,評判性思維在護理教育、臨床實踐及護理科研中的意義日益凸顯[16]。國內外護理教育界一致認為,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當前護理教育的一項重要職能[17]。我國越來越多的護理教育專家開始認識到護士以及護生的評判性思維培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8-19]。而研究表明,評判性思維的培養需要護生親自參與實踐,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反復的練習和使用[20-21]。基于反例微視頻的翻轉課堂打破常規教學模式,以護生為主導,觀察視頻中出現的錯誤,并思考發生錯誤后會引發的不良后果,不僅可發揮護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評判性思維,提高護生自我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使授課老師得到更多的學習反饋,提出反例微視頻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進措施。
臨床工作避免不了錯誤和事故的發生,醫務人員和病人因此都付出過慘痛的教訓。因此,應總結經驗教訓,保留案例,將出現的問題通過微視頻制作保留下來加以應用。一方面充分利用資源,另一方面制作和編導的過程也是護士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制作反例典型錯誤操作微視頻,改變傳統正向引導視頻內容制作的思維。通過問題事例加深護生的印象,牢記需掌握的重點內容。將反例微視頻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應用到提升實習護生綜合能力的臨床教學中,轉移護生對臨床學習的自主權與決定權,讓護生獲得病歷及操作背后更真實而深刻的學習體驗。以反思維的學習模式推廣教學,讓更多的年輕醫務工作者和護生學習,以避免錯誤和事故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