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文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蛟川書院高二(2)班

“95后”姑娘徐楓燦、青年工人楊杰,抑或是之江實驗室的團隊,無不彰顯了吾輩青年創新進取、實現自我價值的風采。南湖紅船已駛向新時代,時代的舵把已在吾輩手中,笑言“中流擊水,還看我輩”之時,更應揚創新之帆,啟時代之航。
于個體,創新之帆是超越自我、成為更好自己的重要前提。于創新中,我們才能不斷發現和探索世界,不斷實現自我價值。袁隆平于雜交水稻的創新中實現自己“禾下乘涼夢”的理想,孫少平于突破傳統生活的創新中滿足自己對外面世界的向往。設想一下,若不是創新,他們怎能于日常中活出新意?怎能滿足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的需求?創新更是在體制化的生活中展翅飛翔的方式。在生活的重復性與周期性之下,若無創新,個體只會在機械重復中異化為工具,最終淪為生活的奴隸。不如揚創新之帆,即使在塵網中生活,也要去創造出新的東西,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因此揚創新之帆,方能駛好人生之舟。
于社會和國家,創新之帆是驅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歷史車輪滾滾前行,殊不知驅車前行的蒸汽動力即為創新。君不見中國青年獻身科研,才有“天問一號”一飛沖天?君不見中國自主研發的國產大飛機C919在湛藍天空翱翔的身影?君不見中國人的創新思維讓“蛟龍號”遨游海中?創新無時無刻不在推動著科技的發展、國力的增強。此外,華為芯片被卡脖子,中國航天員立志要登上月球,這些事實向每個人宣告了創新的緊迫性。只有增強自己國家的創新能力,破除科技壁壘,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創新如帆,船若無帆,怎能疾速駛向前方?若無創新,怎能開拓屬于中國的時代?揚創新之帆,啟時代之航,不僅是為了每個個體,更是個人促進國家發展的貢獻,是一種“大我”的情懷,是馮友蘭所說的“道德境界”。中國新時代啟航,需以創新為帆。
創新之帆于個人是駛好人生之舟的重要條件,于國家是啟時代之航的動力所在,我們追求創新,卻不能行舍本逐末之舉,從而讓自己陷入創新焦慮的泥淖之中,困囿于為創新而創新的繭殼中。追求極端的創新,就會把創新異化為走向成功的工具,成為讓人利令智昏的毒酒。創新本應是打破桎梏的利劍,別讓追求創新走向極端,反而成為你的枷鎖,作繭自縛。讓創新自然地融入你的生活,指引你揚帆啟航。
冀中國之青年,手中有舵,心中有光,不忘創新,劈波斬浪。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已在偉大的“新”時代——這個屬于創新的時代。
揚創新之帆,啟時代之航,且看吾輩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此文為2022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競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