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并深刻闡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全國人民的夢,是我們每個人的理想和追求。而我的夢,就是把學校建設成為老年朋友向往的設施一流、高水平、高質量的美麗家園、精神樂園。
2001年8月,我從福建省莆田市婦聯兒童部部長兼市兒童樂園園長的崗位,提任市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報到時,學校簡陋的辦學條件讓我大吃一驚:一間借用的不到100平方米的教室,兩間不足10平方米的辦公室,不足2萬元的辦學經費,全校總共4個編制……總之,當時的辦學條件是全省九個地市中最差的。也正是從那時起,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將市老年大學建成像兒童樂園那樣的花園式校園,打造成老同志心中夢想的老年大學。
萬事開頭難。如何找到工作的突破口,我進行了苦苦思索。老年學員當中不乏曾經的領導干部和高級技術人員,發揮好這些人才的優勢和作用,將是助推學校工作發展的重要力量。為此,我專門拜訪各級老領導征詢意見,并召開縣區老年大學校長座談會、本校學員代表座談會,商討如何開展工作。老領導的真情鼓勵、同志們的寶貴意見和建議給了我極大的信心和勇氣,也為我理清了思路,逐步打開工作局面。
我堅持“勤”字當頭,踏實勤勉工作,抓住時機積極爭取各方的支持,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我牽頭組織成立了老年教育獎學金委員會,共爭取到200多個機關、企事業單位300多萬元的資助款。當時,有人笑稱我是“乞丐校長”,我淡然一笑,繼續奔走在老年大學辦學的路上。為了給學員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為了老年大學的持續良性發展,我要做的事情還有許多。
2002至2007年,為爭創全省首批省級示范校,市委先后召開5次會議形成5份專題會議紀要,按省級老年大學示范校的標準要求,解決了經費、校舍、編制等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2006年,市老年大學建校20周年之際,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原市行政干部學校校舍劃歸“市老年文化教育中心”,由市老年大學、市老體協、市老齡委三家單位共用,結束了老年大學長期沒有校舍的局面。
2007年底,莆田市老年大學順利通過了省級示范校的評估驗收,昔日排名全省末位的老年大學一躍躋身全省先進行列。初戰告捷,極大地激發了我向著更高目標邁進的信心和勇氣。2009年,市老年大學榮獲“全國先進老年大學”。之后,我和校領導班子成員決定設立爭創省老年大學一級示范校的目標。2012年11月中旬,在我的努力爭取下,市人大代表就老年大學建設問題進行專題調研,最終在人大會議上形成了《審議意見》:落實2013年起每年100萬元專項辦學預算經費的舉措;增加4名編制;市教育局選派教師支持老年教育工作;市數字辦幫助解決數字校園信息化建設等問題。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市老年大學順利達到省級示范性老年大學的評估條件。
隨著市老年大學辦學質量的不斷提高,要求來校學習的老年人日益增多,擴大校園面積、提高學位容量成為必然要求。2017年,經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將市老年文體教育中心項目列入建設美麗莆田30個重點攻堅項目。
市老年文體教育中心項目選址最終確定在玉湖北側,項目占地面積30畝,總建筑面積38813.25平方米,總投資約30685.29萬元。這是一個令我及學校每一位教職工無比激動的時刻,也是我們歷經十載奮斗迎來的又一個全新跨越。我和學校其他工作人員放棄了無數休息時間,與設計人員、代建單位精心研究建筑施工、裝修設計和景觀設計方案。為有效確保工程的質量與進度,我決定在建設期間組建一支項目建設監督隊,得到校領導班子成員的一致贊同。監督隊成員由市老年大學學員中退休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每天輪流進入工地進行現場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并監督整改到位。經過兩年多的施工建設,項目于2022年5月實現整體竣工驗收。同時,我協調廳級班老領導,在他們的幫助下,爭取到了1250萬元資金,用于后續教學設備、校園文化建設、智慧校園及物業管理等配套設施建設。經過全力攻堅沖刺,老年文體教育中心建設于2022年10月底全面完工。
看一看如今玉湖畔美麗的莆田老年大學吧:校園綠樹成蔭,校舍高低錯落,開窗可見湖,出門可踏青;漫步校園,文化長廊中展示著攝影、雕刻、繪畫、書法、刺繡等琳瑯滿目的作品,洋溢著莆仙特有的民俗風情氣息,實現了藝術性、功能性和實用性的有機融合,真正做到了將現代教學手段與老年學員的實際需求完美結合。
徜徉校園,成功圓夢的喜悅時時涌上心頭。回首22年的追夢之路,我心潮起伏,熱淚盈眶。22年雖然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收獲成功的喜悅。我慶幸一路上有市委、市政府的重視與支持,有老領導的幫助和指導,有同事們的理解與配合,有學員們的參與和奉獻。明年,我即將退休,22年的老年教育生涯將畫上圓滿的句號。我衷心感謝在我追夢、圓夢的征程上真情關心、支持、幫助過我的領導、同事、朋友們!衷心祝愿老年大學的明天更美好!■

新建成的莆田市老年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