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玉冰
過去兩年,花園路店的業績一直下滑,每月指標僅完成70%~80%,門店團隊如同一盤散沙。為扭轉頹勢,公司委派黃笠到該店擔任店長,她僅用了9個月就使該門店銷售額有了大幅度提升,在她的帶領下,門店員工上下一心,斗志滿滿。
為什么黃笠能為花園路店帶來如此大的轉變?本期欄目就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位霸氣店長如何發揮個人能動性,讓落后門店煥發生機。
人物檔案:
黃笠,女,31歲,入行8年
現任某眼鏡連鎖有限公司花園路店店長

在許多人眼中,黃笠性格倔強、不服輸,脾氣比較急,是一個強勢的店長。
到花園路任店長之前,黃笠對該店所在區域的情況并不了解。與上任店長交接盤點后,她立刻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當時心里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不知道自己能否帶好這個門店。畢竟,已經落后得太明顯了”。
既然已經接手,硬著頭皮也要上,從不服輸的黃笠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門店管理好。在交接盤點過后,急性子的黃笠當天就通知所有員工到店開會,不得缺席。她將門店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分析,并且明確規定,會上宣布的事情,只要大家同意,就必須執行。每次做決定之前,黃笠都會找員工開會、談話,征求意見,而她所做的每個決定也是從全局出發,既能帶動門店的業績,也為了員工的利益著想。
門店的每一個細節都不容忽視,尤其是個人形象衛生、物品清潔、陳列展示等,如果不加以重視,可能會對工作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黃笠明確規定,上班時間只能專心做好銷售。每天分配的事情做完才能下班,保證每一副擺出來的眼鏡產品都是干凈的。就這樣從一點一滴抓起,黃笠以身作則,讓整個門店的工作氛圍逐漸好轉,員工的業績也有了增長,工作積極性自然也提高了。
在多年的店長經驗中,黃笠發現只要做好了某一單品銷售,不僅可以提升門店的銷售額,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店員的自信心。
比如在夏季來臨前,為了更好地完成太陽鏡的銷售任務,黃笠首先會將公司下達給門店的指標進行合理的安排,并在公司指標的基礎上增幅30%~50%分解給員工。她表示,“太陽鏡在夏天屬于應季性商品,人們的需求增長可能性達30%~50%,只要拿出專業精神配合季節性好銷的商品,增長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都能百分之百完成指標。”
當然,黃笠也會根據每位員工的銷售能力、銷售技巧以及對業務的熟悉程度設定銷售指標。“如果強制性給員工分配過高的指標,員工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認為無論如何也完不成,反而會產生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在合理分解下,每次員工即使不能百分百完成指標,也會完成90%以上,這樣員工也有干勁繼續沖刺完成今后的目標。”
為此,黃笠緊抓單品銷售期,每天早晚在微信群發有關太陽鏡的各種知識,第二天早會定時檢查員工是否熟記、掌握。為了提升員工的銷售激情,她還讓員工們圍繞太陽鏡銷售場景展開討論、相互取經,甚至模擬演練銷售實戰場景,由她拍攝下來后,大家輪流觀看,繼續提煉話術,鍛煉應變能力。
每周例會時,要求店員逐個上報太陽鏡銷售數量,排在最后一名的就罰打掃門店公共衛生。黃笠還采用捆綁銷售學習模式,讓銷售業績好的員工幫助銷售業績落后的員工,兩個人組成一個戰隊,在競爭中取得進步,還有利于團結。
店長,是一店之長,也是團隊的大家長,不僅要管理門店的所有事情,還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員工銷售業績不好,店長要幫助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還要細心、耐心地指導,讓大家有安全感、歸屬感、成就感。
為了進一步強化商品知識,黃笠一直給店員灌輸“銷售首先要滿足顧客的第一需求,其次才是根據顧客潛在的需求進行關聯銷售”的思想。“挖掘顧客需求的前提是專業知識,包括商品知識和驗光專業都要過硬,不然不會相信你,更不會相信你推薦的產品。”
為了讓員工盡可能全面地掌握商品知識,她規定,每天早晚例會時,進行抽查與提問,提問內容包括產品的產地、質地、質量、品牌的故事、適合人群等。對于新進貨品,更是加大學習難度,除了公司提供的培訓會之外,黃笠還會想辦法找到更多與新品有關的知識點,提供給大家學習、參考,拓展他們的審美與鑒賞能力。
在學習的過程中,她向大家承諾,有任何專業不懂的地方盡管問她,如果店員提出的問題把她難住,一時解答不了,她會想辦法幫助員工解決。在黃笠的引導下,大家爭相學習門店在售商品的知識,包括鏡架、鏡片和太陽鏡,每個品類的亮點、賣點還有銷售話術,每位員工都能說得頭頭是道。除了嚴格的考核和管理,黃笠也非常重視團隊建設,“每個月,門店會評選優秀之星、進步之星,設有相應的獎勵;同時還不定期地舉辦團建活動,增強大家的凝聚力和士氣”。
最后,黃笠表示:“也許,像我這樣家長制般的管理方式只適用于少數的門店,相信對于運營良好的門店,并不需要過于強勢的管理。”
互動討論
看過黃笠店長的故事后,你贊同她的工作方法嗎?在門店管理以及推動銷售業績方面,你更偏向于緊抓工作不放,還是溫和地推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