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
我們出學校之后,離開了做學問的環境,如果沒有一兩個值得解答的問題在腦子里盤旋,就很難保持求學問的熱心。
可是,如果你有了一個真有趣的問題逗你去想它,天天引誘你去解決它,天天對你挑釁你無可奈何它——這時候,你就如同愛上一個女子發了瘋一樣,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沒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沒錢也得縮衣節食去巴結她。沒有書,你自會變賣家私去買書;沒有儀器,你自會典押衣物去置辦儀器;沒有師友,你自會不遠千里去尋師訪友。
只要有疑難問題來逼你時時用腦子,你自然會保持發展你對學問的興趣,即使在最貧乏的知識中,你也會慢慢地聚起一個小圖書館來,或者設置起一所小試驗室來。
所以我說, 第一要尋問題。腦子里沒有問題之日,就是你知識生活壽終正寢之時!
古人說: “ 待文王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雖無文王猶興。”試想伽利略和牛頓有多少藏書?有多少儀器?他們不過是有問題而已。有了問題而后他們自會造出儀器來解決他們的問題。沒有問題的人們,關在圖書館里也不會用書,鎖在試驗室里也不會有什么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