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
(作者單位:沂水縣融媒體中心)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新媒體的發展速度日漸加快,對人們收看電視節目的習慣和經濟消費觀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媒體要想適應時代發展,就需要不斷改革、創新,緊跟時代的步伐,同時與新媒體進行深入融合,擴大電視節目的傳播范圍。另外,在制作電視節目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廣泛應用網絡技術、數字技術等,實現電視節目制作效率的提升。
融媒體主要是通過利用各種媒介載體,將報紙、電視、廣播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宣傳、內容等方面進行全面整理與合并,從而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以及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宣傳理念。
自2014年媒體融合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一再強調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特別是2019年1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移動優先策略,讓主流媒體借助移動傳播,牢牢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1]。
融媒體作為一種信息傳播理念,在現階段人們的生活、生產、學習和工作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同時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其能夠促進電視節目發展,使電視節目與大眾實際生活相貼近。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融媒體時代到來,電視節目改變了原有的模式,彌補了之前存在的缺陷,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傳播范圍越來越大,傳播速度越來越快,觀眾數量不斷增加,進而有效增強了自身的影響力。同時,融媒體時代的電視節目與傳統電視節目存在很大的不同,能夠以各種方式來刺激觀眾的感官,還能讓觀眾獲得身臨其境般的體驗。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節目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影響力,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使人們更加愿意主動關注節目內容。
以往的電視節目中,節目內容相對較為單一,且比較固定,但是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使電視節目逐漸向多元化方向轉變。伴隨融媒體時代的發展,電視節目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電視節目工作人員會通過相關平臺了解受眾的生活和工作,與其進行互動,跟蹤社會熱點新聞和話題,制作出更具可看性的節目。其次,電視節目制作人員也會實時根據國家方針與政策的轉變,及時進行文風、內容的調整,為群眾和國家密切聯系搭建橋梁。再次,電視節目的內容與人們的實際生活比較貼近,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個性化需求,進而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提升電視節目的影響力。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使電視節目的內容更加豐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現場直播內容進行擴充,保證受眾群體能夠及時、全面地掌握最真實的信息。
傳統的電視節目只能每天在規定的時間段進行正常播出,但是融媒體背景下電視節目還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同步直播,或者通過視頻拆分的方式碎片化傳遞給大眾。此外,還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實現電視節目的全方位傳播,將其精準推送到人們面前[2]。而且,融媒體時代電視節目不斷更新,有了更多的播出渠道和方式,還能夠實現全方位、多渠道直播,給廣大觀眾提供高質量的節目內容,滿足大眾的多樣化需求。
融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電視節目的發展和創新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智能終端觀看相關視頻、查看新聞或者瀏覽網頁等,這是造成傳統電視節目觀眾流失的主要原因,使電視媒體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與挑戰。另外,還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傳播媒介,在實際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傳播媒介有手機應用程序(Application,App)、車載電視、數字電視、電子顯示屏及手機移動電視等。在這個與時俱進的新時代,將新媒體與傳統電視媒體進行有效的融合,不僅可以對電視節目的傳播形式進行改革和創新,還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強電視節目對人們的影響。此外,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使電視節目的時效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給電視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遇[3]。例如,僅僅利用直播就可完成整個電視節目的制作,進而讓更多的人看到電視節目。但是在電視節目發展過程中,要想使其更好地運行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因此很多電視節目就出現了廣告,廣告在電視節目中占據較大的比重,人們在看電視節目過程中會看到很多廣告,有時候廣告過多導致人們不愿意看電視節目,進而阻礙了電視節目的正常發展。
融媒體時代,電視節目創新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是各傳播渠道對節目的要求不同[3]。
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加快,休閑時間逐漸減少并分散。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雖然使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但是人們的閱讀時間更加分散、閱讀內容更加淺顯。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多,但傳統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如制作周期長、時效性較弱、不能及時與觀眾進行互動等,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這是造成觀眾流失和轉移的重要原因。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滿足社會發展和大眾的需求,電視節目制作人員需要對原有的節目架構進行修改或者調整,并根據大眾的需求及時進行創新,改變節目的風格和內容;同時,還需要增強大眾在節目制作中的參與性,以更好地滿足大眾的需求,提高電視節目在大眾和社會中的影響力。
現階段,網絡化技術、數字化技術的發展為人們打造了一個全新的信息接收環境,不同的人在生活和思想方式上存在差異,因此在信息傳播渠道的選擇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各傳播渠道對節目的要求不同,這就給傳統電視節目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所以,電視媒體工作者必須對原有的節目制作方法和播出方式進行改革和調整,應用新媒體平臺,拓寬電視節目的播出渠道,提高電視節目的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
傳統媒體時代,電視節目的播出方式比較單一,觀眾只能被動地接收電視節目,通常都是播什么看什么,這樣的電視節目存在很大的弊端。制作電視節目的目的是向群眾傳播社會實時動態和熱點話題,為了實現這一目的,電視節目工作者需要增強節目的互動性。增強電視節目互動性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全面創建交流、互動的平臺,實現雙向交流和傳播的目的;第二,增加場外直播內容,利用直播的方式拉近電視節目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從而便于觀眾接受[4]。
例如,在競技類電視節目中,節目組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加強節目與觀眾之間的互動。首先,在現場設置觀眾評審團隊,采取現場打分的方式,實現電視節目與觀眾之間的有效互動。其次,創建相應的交流互動平臺,通過網絡投票和打分的形式,進一步增強節目的互動性,同時還能夠促進節目宣傳,獲得更高的收視效益。簡而言之,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拉近節目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增強電視節目的互動性,從而更好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為了確保電視節目在融媒體時代脫穎而出,電視節目工作者需要制作出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電視節目,從而滿足受眾群體日益變化的需求。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兩點:第一,吸收創新成功的電視節目的經驗,制作出便于群眾接受、能夠吸引群眾及符合時代發展的電視節目;第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電視節目工作者可以利用該技術創建網絡虛擬傳播平臺,豐富電視節目的視聽效果,一方面可以增強節目的時代性,另一方面能夠滿足受眾群體的需求和好奇心。當前很多受眾群體傾向于用手機觀看電視節目,因此為了提升節目的傳播效率和質量,應制作適合小屏播放的節目讓觀眾能夠便捷地觀看到 節目。
在融媒體時代,電視節目工作者不能一味地使用單一的節目播出方式和傳播渠道,需要跟緊時代的步伐,順應社會的發展,將傳統電視節目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實現多平臺傳播,不斷提高電視節目的傳播力和影響力[5]。同時,在制作電視節目的過程中,制作人員應該創新電視節目的形態,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編輯節目內容,提高電視節目的吸引力,以吸引更多大眾的注意力。例如,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電視媒體可以通過專項欄目、現場直播等進行有點有面的報道,讓大眾更加全面、直觀地了解我國政府鄉村振興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促進自身的發展。
優秀電視節目的制作離不開對融媒體技術的應用,電視節目制作人員需要在優化節目表現形式的基礎上,對電視節目內容進行不斷優化。首先,在節目內容制作過程中,節目制作人員要保證節目內容平民化,并以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及時傳遞這些內容,確保民眾及時、快速地掌握社會實時動態。其次,節目制作人員可利用信息化技術創建虛實相結合的演播室,并對電視節目內容進行優化,提高電視節目內容的吸引力。再次,節目制作人員要注重電視節目內容的故事化,增強電視節目的趣味性,更好地滿足受眾的個性化需求。例如,在相關推理或者法制電視節目中,節目制作人員可以通過設置懸念,讓觀眾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不斷地思考和推理,進而激發觀眾繼續觀看電視節目的動力。此外,節目制作人員在制作節目時,要創新電視節目,使其能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進而充分體現出電視節目的內涵和品位。例如,在制作歷史文化類節目的過程中,為了讓觀眾直觀地感受到歷史場景,制作人員可以通過利用融媒體技術來對歷史畫面進行呈現,烘托節目氛圍,進而提高觀眾的觀看興趣。
融媒體時代,觀眾已經從傳統的被動觀看電視節目轉為主動選擇電視節目,有了更大的選擇權。在這種背景下,節目制作人員就要創新節目制作理念,提升電視節目的質量,從觀眾的角度出發,豐富電視節目內容,從而更好地滿足觀眾的需求,提高電視節目的社會影響力。與此同時,電視節目制作人員可以及時搜集觀眾需求信息,建立數據庫,根據觀眾的需求來制作電視節目,這樣制作出來的電視節目更符合目標觀眾的實際需求,并且能夠優化觀眾的體驗。當前,電視節目行業快速發展,傳統電視節目中存在很多不足,也不符合觀眾需求,因此節目制作人員應主動創新制作理念,增強電視節目的互動性,讓廣大群眾主動參與到電視節目當中,如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群眾的注意力,提高電視節目的傳播力和 影響力。
在發展與創新電視節目的過程中,電視媒體工作者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拓寬自己的視野,學習并掌握先進技術的應用方法,從而打造出內容豐富、播出途徑多樣及具有獨特風格的電視節目。同時,電視媒體工作者需要正確看待新媒體的發展趨勢與價值,明確電視節目的發展方向,加強對新媒體的利用,樹立融媒體意識與責任意識,創新電視節目形態,進一步保證傳統電視節目能夠符合現階段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