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聯合泰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粟愛民
地下水資源對人們的生活有重要的影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地下水資源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在如今的社會環境下地下水資源時常受到污染,極大地影響了地下水資源的質量。相關部門應該認識到地下水資源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對目前地下水資源質量問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提升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質量,采取措施切實提高我國地下水水質,為人們安全用水提供可靠的保障。
要做好地下水資源的保護工作,有必要對地下水的類型加以了解。我們一般把地下水分為三種類型,即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上層滯水又被稱為重力水,主要分布在包氣帶中局部隔水層上。上層滯水一般分布在砂層中,這種地下水的形成主要是因為雨水以及融雪水在滲入地下的過程中遭遇到局部隔水層的阻滯,因為局部隔水層與地表的距離比較接近,所以在分布還不夠廣泛的情況下就會對上層滯水產生影響,特別容易因為外界的影響而出現水污染的情況。上層滯水一般在雨季會比較豐盈,很多地區一到旱季上層滯水就會消失。潛水主要是指飽水帶的自由水,這種水主要分布在潛水面上,而且可以實現與大氣的連通。基于這個原因,外界的諸多因素會對潛水產生影響,比如氣象環境或者是水文條件。這種地下水具有較強的季節變化性,它的補充水源主要來自降水、河流、湖泊等。我國利用的地下水主要就是潛水,這種水分布比較廣泛,而且開采起來比較方便,因此被廣泛利用。基于承壓水所處的位置,外界因素很難對其產生影響,因此這種地下水水質較好,但是一旦污染也不易被治理。
(1)農村對于地下水的開發利用。農村的生產和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目前在農村利用地下水是不收費的,因此很多農民在灌溉農田或者是家庭用水時往往為了最大化地滿足個人利益會造成地下水的過量開采。農村的灌溉主要是打水井利用潛水,但是這種地下水類型沒有穩定的水量,如果大量開采容易形成降落漏斗,不利于地下水的可持續利用。
(2)城市對于地下水的開發利用。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人口的增多,用水量也隨之提高。為了滿足城市用水,需要大力開采地下水,但是在開采的過程中因為沒有相關的治理措施,所以對地下水的污染屢屢出現,這對市民的用水安全造成了威脅。在眾多的地下水污染原因中,城市的生活污染是一個主要原因。由于城市人口密集,每天都會產生很多污水,這些污水有些不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這會對地下水造成很大的污染。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主要是對地下水中的潛水造成污染,這也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主要來源,因此對于人們的正常生活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了解了我國地下水開發利用的現狀,由此可以看出地下水資源的保護工作刻不容緩,要想做好地下水資源的保護工作,就需要對地下水環境進行評估,這樣在采取措施保護地下水資源時才更加有針對性,也會更有成效。但是在實際的地下水環境評估中,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出現了一些問題,降低了地下水環境評估的質量,下文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具體的說明。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大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口的增多使得對水資源的需求也會增加。我國的水資源較為緊張,加之時空分布不均勻,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只有大力開采地下水。人們在開采地下水的過程中由于沒有一定的制度約束,加之我國在地下水的開發與保護方面還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的體系,導致我國地下水出現了過度開采的情況。
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開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或者規范,這樣才能最大化地保證評價工作的規范性以及評價結果的準確性。但是目前我國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原則以及規范等方面理論性較強,對于評價工作的具體開展缺乏有效的指導,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評價工作更好地開展,這個問題的存在不利于工作人員更好地把握評價工作,也不利于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切實困難[1]。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眾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已經有了很強的意識,并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建立了地下水環境監測管理體系,但是這個監測管理體系在實際運用中并不完善,缺乏相關的制度,影響了地下水資源監測管理工作更好地開展。有些部門及人員對地下水資源的管理工作缺乏足夠的認識,對于工作內容以及工作職責不明確,這樣制定出來的水資源監測管理體系會存在諸多問題。除此之外,在一些地區并沒有設立相關的監測管理站,致使一些管理措施無法落實到位。
由以上內容我們看出,我國的地下水環境面臨著較嚴重的威脅,我們在采取措施治理水環境污染時,首先要明確主要的污染源來自哪里。以下對造成水環境污染的主要源頭進行綜合分析。
地下管道泄露造成地下水環境污染的現象在城市比較常見。在我們生活的城市地下埋藏著很多管道,這些管道具有不同的作用,但是在長期的使用中,因為修繕不及時或者是管道材料的質量問題很容易發生泄露事件。不論管道中運輸的是什么物質,只要發生泄露就會對地下水環境造成很大的威脅。近些年來,由于管道泄露導致的地下水環境污染現象經常出現,所以相關部門應該在這個方面加強管理,切實采取措施最大化地避免管道泄露問題的發生,否則我國地下水環境污染很難得到有效遏制[2]。
水環境的另一個污染源是工業廢物的堆放以及廢水的排放,這是因為我國工業快速發展過程中沒有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好工作。工業生產會產生很多廢物以及廢水,如果對廢物以及廢水不進行合理的處置,那么廢物會產生氧化反應,導致一些液體滲透進地下最終污染地下水,廢水也會經過滲透污染地下水。
在如今地下水資源不斷受到污染的情況下,需要重視對地下水環境的評價,這就需要相關人員明確地下水環境評價的主要內容以及工作的具體開展。
地下水環境評價的一個內容就是對地下水的水質進行評價,然后根據評價結果對地下水的污染情況作出分析。相關人員在開展地下水評價工作時,要對所在地區的地貌特征有所了解,然后采取最優化的評價方式對地下水環境進行評價。這樣一方面有利于地下水環境評價工作的正常進行,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另外,相關人員在開展具體的工作時應該依據國家的指導性文件,進一步把握調查的內容以及對區域的分析工作。在對要調查區域的水質進行全面了解的情況下利用標準指數法對調查區域的地下,水質進行系統、全面的評價。相關人員應該對自身的工作價值有充分的認識,以嚴謹的態度開展這項工作[3]。
水量評價是地下水環境評價的另一項內容,這一部分的工作內容在開展時有不同的方法,比如數學法、水文分析法、開采實驗法等。為了提高地下水水量評價的準確性,相關人員要對本地區的地質情況提前進行一定的了解,這樣有利于工作人員更好地把握地下水水量的測量目的。工作人員在選擇評價方式時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比如地下水具體的水量以及相應的測量方法等,這樣一方面可以提升測量工作的效率,還能最大化地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測量地下水的數量不僅需要獲得相關的數據,還要全面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分析地下水的補給水量是否充足,這關系著地下水的可持續利用問題。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在進行地下水水量的評價時對地下的儲水量以及補給量進行科學的評價,這樣地下水量的評價工作將會更加全面、有效。通過以上內容可以得知,水環境的評價工作是一項具有專業性質的工作,需要由專業人員開展。另外,在進行不同方面的評價時,都要結合區域相關情況進行綜合考慮,確定最優化的評價方式,更好地為評價工作的開展提供助力。
明確了地下水環境評價的主要內容后,相關部門以及人員要采取各種措施提升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結果的有效性。那么,需要從哪些方面采取措施呢?這是問題的關鍵。筆者基于自身的工作經驗以及一定的調查研究,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相關部門及人員在開展具體的水環境評價工作之前,需要了解影響評價結果有效性的因素,在這個基礎上根據評價目的制定科學的、精細化的評價準則以及具體的操作步驟等,這樣可以提升評價工作的針對性,從而為最后評價結果的有效性打下基礎。為了達到以上目的,相關人員要有一定的工作依據,從大的層面來說,就是需要結合國家發布的相關的指導文件,以積極的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開展評價工作。為了更好地開展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相關部門應該組織人員進行具體內容的學習,使他們明確工作內容以及工作方法,在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各個環節把握工作重點以及要點,采取最優化的評價方式全面提升評價結果的有效性。另外,工作人員還要熟悉評價工作的流程以及各個環節的評價細則,這樣一方面可以加深工作人員對于評價工作的認識,提升工作責任感,另一方面可以保證工作的流暢性以及評價結果的準確性[4]。
任何活動的開展要想取得較好的效果,不僅要重視加強內部建設,還要重視外部的監督,雙管齊下才能有效提升活動質量,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也不例外。通過加強外部監督,可以使工作人員在思想上認識到評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評價工作的意義,進而用這種思想指導工作實踐,確保評價工作按照一定的要求有序進行。對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監督主要從兩個層面實施,一個是國家層面,一個是地方層面。從國家層面而言,我國立法部門應該深入分析我國目前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現狀,有針對性地加強立法或是對現有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這樣相關人員在開展評價工作時才會有完善的法律依據,確保評價工作順利進行。從地方層面來說,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加大對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監督管理力度,使相關部門的領導層重視這項工作,并為這項工作的開展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支持。管理部門加強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監督還可以促使評價工作開展的更加規范和高效,這也為評價質量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為了更好地調動評價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監督部門還可以建立一套激勵機制,對于工作有突出表現的部門以及人員要進行獎勵,擴大水環境評價工作的影響力,在更大范圍內得到人們對這項工作的認可,使人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水環境的影響評價工作中,這樣可以最大化地發揮基層群眾的監督力量,使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各個環節都能得到有效的監督,使監督工作貫穿于整個的評價工作,使評價工作更準確地反映我國真實的水環境質量[5]。
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質量提升還需要加強管理,相關部門要對自身的管理職責有充分的認識,并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評價工作進行深入了解,有利于管理工作切實發揮實效。基于以往的管理經驗,相關管理部門還要善于總結分析工作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而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并確保措施落實到位。針對評價工作中出現的一些不法行為,管理部門要聯合執法部門共同處理,并進行深入的調查,比如調查評價機構是否具有正規的資質等。這樣嚴格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規范性以及科學性,也有利于評價工作有效性的提升。管理部門相關人員一方面要認識到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具有的意義,從而在進行具體的管理工作時更加細致。另一方面,還要認識到自身管理工作的意義,從而以更加負責的態度開展管理工作。
在任何活動開展中,人力資源都是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來說,其評價的質量與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有著很大的關系。作為直接參與評價工作的人員,相關部門要重視對他們的培養,使他們的業務能力以及綜合素質不斷得到提升,更加高效地開展評價工作。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人員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實現培養活動的可持續進行。為了提升培養的有效性,相關部門要通過多元化的形式對評價人員開展培訓,一方面可以調動評價人員培訓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有利于提升培訓的效果,使培訓的內容盡快得到轉化,為評價工作提供更大的輔助。另外,評價工作人員也要重視自身業務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業余時間積極學習,使自己在評價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現,從而為評價最終的結果提供更多的保障[6]。
在我國當前經濟不斷發展、人口數量不斷增多的社會背景下,對于水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多。在水資源有限以及比較緊張的情況下,要加大對地下水資源的開采和利用,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地下水資源開采的管理,一方面,做好地下水環境的保護工作,另一方面,提高地下水資源的利用率。因此相關部門要重視這一工作的開展,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存在的問題,在深入分析問題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升評價工作的有效性。另外,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不斷地創新,使評價工作為我國地下水資源的保護提供更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