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 呂曉鑫
健康中國戰略旨在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公立醫院是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主要力量,應承擔起優化服務、培養人才、科研攻關的重任,尤其要做好基層群眾服務,致力于為基層群眾提供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促進基層群眾的健康福祉。健康中國戰略下公立醫院要加強宣傳工作,將宣傳工作作為展示醫院形象與能力的重要窗口,承擔起外樹醫院形象、內升發展動力的重要功能。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公立醫院在宣傳工作方面仍面臨著重視程度不夠、專業人才缺乏、手段創新不足、內容不能滿足需求等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工作的頂層設計,打造全媒體宣傳格局和專業隊伍,與醫院文化建設相結合,融入醫院中心工作,促進醫院管理創新和科研創新,做好健康宣傳教育,從而起到凝聚力量、打造品牌、促進發展的積極作用。本人主要就公立醫院如何在健康中國戰略下利用好多種媒體平臺的優勢,與時俱進,突出自身特色,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展開相關分析探討,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之積極意義。
健康中國戰略是黨提出的推動我國醫療事業發展,提升醫療服務品質,促進群眾健康福祉的一項偉大戰略。公立醫院宣傳工作的強化能夠更好地配合健康中國戰略,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向縱深發展,同時為健康中國戰略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和支持。健康中國戰略下公立醫院宣傳工作的強化,主要有如下幾點意義:
一是提高醫院公信力。對于醫院規模場地、設施設備、專家名醫、學科特色、技術水平的宣傳,有利于患者和家屬了解醫院的基本情況和診療信息,確?;颊吆图覍俚闹闄?,也有利于提高醫院學科影響力和知名度,打造醫院品牌特色。同時,網絡的蓬勃發展也產生了一些反科學或具有強烈誤導性的健康信息,極易對公眾造成誤導,損害群眾權益,公立醫院迫切需要通過權威性的科普宣傳、專家講解,從而構建崇尚理性和科學的輿論環境,為患者和家屬普及科學的健康知識,進一步提高醫院的公信力,樹立良好的形象。
二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宣傳工作能夠讓患者和家屬及時了解醫務人員工作環境和狀態,掌握科學的防病和科普知識,科學理性就醫,增強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理解感,促進醫患溝通,從而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新媒體的互動功能還是群眾反映和表達意見的重要渠道,醫患之間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上實現無障礙、一站式的溝通交流,有利于雙方增進互信,構建起和諧的醫患關系,體現出醫院對患者和家屬的人文關懷,從而能夠為醫院發展提供良好輿論環境。
三是增強職工凝聚力。健康中國戰略的推進需要醫院培養起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醫務人員隊伍,他們將站立在健康中國戰略的最前沿陣地,為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貢獻出力量。醫院加強宣傳工作能夠起到對職工的引領和導向作用,引導醫務人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營造一種團結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從而進一步凝練醫院文化,增強職工的凝聚力,激發醫務人員活力和職業價值感,有利于促使醫務人員不忘初心,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盡管公立醫院已經開展了宣傳工作,也嘗試利用新媒體提高宣傳工作的效果,但是總體上來看還存在一些不足,與健康中國戰略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離。主要問題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重視程度不夠。公立醫院對宣傳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夠充分,導致宣傳工作有時成為看不見摸不著的“軟任務”,很多部門和科室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業務工作上,宣傳工作成為宣傳部門的事情,對宣傳工作從時間精力上投入不足。對于宣傳工作的內容、側重點、手段方式缺乏整體規劃,宣傳部門與部分科室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導診雙方信息不對稱,不能從整體上把握好宣傳工作,從而限制了宣傳工作的發展。
二是專業人才缺乏。宣傳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需要從業人員具有較為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能夠解決宣傳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并提升宣傳工作的質量和效果。當前公立醫院宣傳人員普遍配備不足,且缺乏新聞相關專業人員,兼職現象在醫院宣傳人員隊伍中較為普遍。醫院宣傳人員主要集中在行政職能部門,沒有建立一支深入臨床的宣傳隊伍,由于宣傳人員對臨床工作不了解、不熟悉,導致宣傳工作未能深入涉及臨床工作,或者只是蜻蜓點水、一筆帶過。由于一線醫務人員承擔大量的醫療任務,三班輪轉、24小時連續性的工作性質,值班、手術,以及科室人員變動等問題,缺乏一定的專業培訓,宣傳稿件撰寫水平參差不齊。同時,醫務人員對于“全員宣傳”的意識不夠,缺乏線索意識,主動參與宣傳的積極性較低,提供宣傳線索的主動性不強,與宣傳部門之間缺乏溝通交流,對發現新聞點的敏感度不足,往往導致宣傳喪失及時性,或難以找準宣傳切入點。
三是手段創新不足。在全媒體環境下,融媒體快速發展,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有效結合,能夠實現資源通融、傳播互融共享,但公立醫院信息傳播渠道還不夠拓展,鞏固自身平臺建設不充分,在利用各類媒體平臺的優勢顯現不足。如對于高血壓、腦卒中等部分老年患者較多的疾病,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的傳播效果較好,而像乳腺疾病、美容相關領域等新媒體傳播方式更受到年輕患者青睞,而醫院在宣傳手段方面仍存在局限,缺乏針對性的分析和利用各種宣傳平臺,在宣傳的廣度和深度上仍需進一步挖掘。醫院在與對外媒體的合作也不夠充分,創新合作形式不足,沒有形成良好的整體宣傳氛圍。
四是需求未能滿足。公立醫院針對學科的宣傳力度不夠,特別是技術類的宣傳不足,這是因為很多科室和醫務人員往往是潛心開展業務鉆研,在專業領域和行業內取得認可,但忽視了通過媒體手段向群眾普及相關技術和健康知識,沒有形成學科品牌效應。由于部分醫務人員缺乏一定的方法和經驗,往往站在自身視角,導致技術或宣傳理論性、專業性過強的現象,普通群眾讀起來晦澀難懂,沒有與具體的疾病和日常生活,養生保健知識相結合,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不能滿足普通百姓的認知需要,其根源在于脫離了群眾,未能從基層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制定宣傳工作方案。
五是宣傳力度不高。醫院對于醫院文化、典型人物的正能量宣傳力度也遠遠不夠,導致宣傳工作未能講好故事,未能樹立典型,未能激勵斗志。在醫院日常工作的各個崗位上,存在著大量默默奉獻的醫務人員,尤其是抗擊疫情中涌現出的大量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但是目前醫院對優秀醫務人員的事跡挖掘還不夠深入,沒有做到長期和深度宣傳,對人物的宣傳和刻畫缺乏“精”“氣”“神”,不能很好地引導醫務人員向典型人物學習,缺乏感染力,也不利于在外宣工作中提升群眾的認同感和接受度。
六是空間利用不合理。公立醫院的空間布局展示不僅能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同時是展現醫院形象,為患者提供健康科普知識、展現醫院文化的重要陣地。公立醫院對于黨建宣傳欄、院內顯示屏、院內電視系統、門診大廳、病區走廊等區域的宣傳布局還缺乏整體規劃,存在有形的宣傳陣地規劃不合理,視覺體系上不美觀,部分內容上更新不及時的情況,沒有充分利用這一區域形成立體宣傳展示的格局。
公立醫院宣傳工作要以配合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為指導思想,提高宣傳工作質量,保障宣傳工作實效,促進宣傳工作創新,同時還要將宣傳工作和醫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宣傳工作在醫院管理和服務水平提升中的作用。建議采取如下幾項具體對策: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健康中國戰略強調,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公立醫院要加強宣傳工作的頂層設計,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基礎,踐行黨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總體要求,以服務健康中國戰略為宗旨,做好宣傳工作的總體規劃設計。公立醫院黨委應承擔起頂層設計的重任,在充分認識宣傳工作重要性的基礎上,強化全體干部職工對宣傳工作的重視,建立并完善宣傳相關制度及信息審核發布流程,成立專業部門、設置專門崗位,負責宣傳的總體規劃、媒體協調、信息采集發布工作,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確保宣傳工作及時、準確、規范、精細。公立醫院應牢牢把握宣傳導向,充分利用媒體特點,為醫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提供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
二是推進宣傳工作創新。健康中國戰略要求“堅持預防為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這一戰略要求下公立醫院宣傳工作必將大有可為,特別是打造全媒體的宣傳工作格局,創新醫療問診方式,做好公益宣傳教育,使更多的群眾受惠于醫院宣傳工作。公立醫院要整合自媒體資源,打造全媒體宣傳格局,在自建媒體渠道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外部媒體資源,形成媒體宣傳矩陣,在固守傳統媒體的基礎上不斷開辟新型媒體陣地。公立醫院可以充分利用醫院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APP客戶端、抖音等新媒體平臺,使宣傳工作滿足學科建設需要和百姓就診需求。公立醫院可以圍繞醫院中心工作,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普法教育、援外幫扶、典型人物、行風建設,以及春節、婦女節、勞動節、護士節、兒童節、建黨節、醫師節、國慶節等節日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策劃宣傳活動,形成良好的宣傳氛圍。同時,公立醫院還要著力打造“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宣傳服務平臺,推送醫院新聞、醫療新技術、科普知識、醫院管理等患者普遍關注的信息,使各種信息充分流動,使群眾的知情權得到有效滿足。此外,還應根據病種特點,充分利用視頻媒體平臺,做好健康宣傳教育工作,使群眾能夠掌握必要的醫療衛生知識,避免被虛假醫療信息所誤導和侵害,從而進一步擴大宣傳范圍和醫院影響力,彰顯出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公立醫院應進一步加強與媒體的溝通,將自媒體平臺發布的宣傳信息推薦給大眾媒體,形成宣傳合力。在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區域優勢的同時,也要充分與網絡視頻平臺合作,結合衛生健康日,進行線上科普宣教及義診咨詢活動,打通基層群眾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最后一公里”,使群眾受惠于此,感受到來自公立醫院的關懷和溫暖,真正做到“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三是建立宣傳人員隊伍。為了提高公立醫院宣傳工作的專業性,發揮宣傳人員的創造性,全面提升宣傳工作的質量和效益,迫切需要建立一支覆蓋全院各科室的宣傳人員隊伍。這就要求理順信息渠道,定期開展專業培訓,邀請專業人員講解收集信息、撰寫文章稿件、照片及視頻拍攝制作的方法,提升醫務人員宣傳水平。應重點培養宣傳人員的“四力”,即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鼓勵宣傳人員下基層、勤調研、多思考,善于捕捉熱點信息,多出優質稿件。應加強宣傳部門與臨床醫務人員對宣傳內容、宣傳方式、宣傳載體的溝通,避免宣傳和業務的“兩張皮”現象,爭取做到宣傳融入業務,并為業務開展提供輿論保障。公立醫院應樹立全員宣傳新格局,即發動全員力量開展宣傳工作,組織開始隨手拍和新聞線索征集活動,引導醫務人員主動搜集信息,采集感人故事,形成“人人參與宣傳、處處營造氛圍”的良好局面。與此同時,公立醫院宣傳人員的專業性培養也要提上日程,重點圍繞宣傳工作基本原理、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政策要求、醫院宣傳工作的特殊性、新媒體環境下宣傳工作的創新等課題做好宣傳人員的理論提升和知識儲備工作。應抓好宣傳員隊伍建設管理,使宣傳員充分認識到醫院宣傳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他們提供醫院宣傳素材的責任感,調動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創造性,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鼓勵與考核相結合,及時總結和交流宣傳工作中的先進經驗和做法。
四是推動內容貼近需求。公立醫院在宣傳工作中要樹立“需求導向”的工作理念,做到貼近需求、精準宣傳,接地氣,聚人氣,不可脫離實踐、脫離群眾。公立醫院宣傳部門應定期召開宣傳溝通會、座談會、策劃會,開展網絡問卷調查,收集廣大就診患者、家屬、各級領導、科室主任、宣傳員、臨床科室醫務人員對醫院宣傳工作的建議和要求,了解廣大患者和家屬對宣傳內容的需求,使宣傳工作更接地氣,更有針對性。應充分調研臨床科室宣傳需求和新開展業務技術,摒棄以往從疾病概念、癥狀、病因、治療、預防等專業角度進行宣教的模式,將專業的醫學知識通過典型病例、日常飲食、鍛煉、護理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遞給患者,更加便于患者的理解和接受。
五是融合醫院文化建設。公立醫院需重視有形宣傳陣地建設,對醫院視覺平面部分和空間部分進行整體規劃,在方便患者就診的同時,樹立良好的醫院外部形象。加強院內標識管理,充分利用醫院宣傳欄、展示牌、電子顯示屏開展宣傳工作。將醫院精神、服務理念、價值觀做成文化長廊,讓醫院文化深入人心,展現全院職工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醫院蓬勃的生命力。組織拍攝醫院宣傳片,展現幾代醫院職工薪火相傳、實干篤行的先進事跡。
總之,進入“十四五”新發展階段,公立醫院將迎來從“量的積累”向“質的提升”,從“外強體魄”到“內塑靈魂”的歷史機遇,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成為新時代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公立醫院要在健康中國戰略下進一步提高對宣傳思想工作的認識,將其作為現代醫院管理體系中的重要部分,不斷適應新形勢新變化,做好新時期宣傳工作,提高醫院美譽度,打造醫院特色品牌,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為健康中國戰略的全面推進貢獻出一份來自宣傳工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