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世峰 侯寧 周建華 ( 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 長春 30000;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慢傳輸型便秘是一種消化系統功能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結腸傳輸功能障礙造成內容物滯留于結腸或者結腸通過緩慢導致的頑固性便秘〔1,2〕。慢傳輸型便秘表現為排便艱難費力,便次和便意減少,排便不暢或合并一些特殊癥狀〔3〕。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影響,便秘患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4,5〕。因此,便秘防治已成為社會和醫學界日益關注的重大課題。目前,針對慢傳輸型便秘主要采用藥物治療,雖藥物種類繁多,但大部分藥物僅針對部分病因,整體療效欠佳。中醫學對便秘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臨床獲得良好療效〔6,7〕。本文探討歸仁潤腸顆粒對慢傳輸型便秘小鼠治療作用及機制。
1.1 實驗動物、藥物及試劑 雄性SPF 級BALB/c小鼠48 只,體重(20±2)g,6~8 周齡,購于湖南斯萊克景達實驗動物公司,許可證號:SCXK(湘)2013-0004。適應性飼養5~7 d,自由飲食和飲水,控制相對濕度50% ±10%,控制溫度(23±2)℃。實驗藥物:歸仁潤腸顆粒(包括當歸9 g、桃仁9 g、生白術6 g、厚樸6 g、枳殼6 g、肉蓯蓉6 g、全瓜蔞6 g、五靈脂6 g、蒲黃6 g、甘草3 g),藥物由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中藥房提供且鑒定。主要試劑:洛哌丁胺溶液(美國Sigma 公司),印度墨水(北京諾博萊德科技有限公司),免疫組化試劑盒(北京中杉金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羥色胺(HT)試劑盒(北京諾博萊德科技有限公司),一氧化氮(NO)試劑盒(北京諾博萊德科技有限公司),胃動素(MTL)試劑盒(北京諾博萊德科技有限公司),D-木糖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2 模型制備 模型組、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給予洛哌丁胺溶液10 mg/kg 灌胃,2 次/d,連續2 w;正常組給予等劑量生理鹽水灌胃,2 次/d,連續2 w。
1.3 實驗分組及給藥 48 只小鼠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各12 只。低劑量組給予歸仁潤腸顆粒含生藥量4.5 g/kg 灌胃;高劑量組給予歸仁潤腸顆粒含生藥量18 g/kg 灌胃;正常組和模型組給予等劑量生理鹽水灌胃。各組灌胃1 次/d,連續灌胃7 d。
1.4 觀察指標
1.4.1 蘇木素-伊紅(HE)染色觀察結腸組織病理
取小鼠新鮮腸壁組織,結腸采用生理鹽水清洗,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液固定,常規脫水,浸蠟,包埋,切片,展開,烤片,HE 染色,顯微鏡拍照結腸組織病理變化。
1.4.2 腸道推進率 采用印度墨水法測量,經眼球取血后,小鼠經頸椎脫臼法處死,立刻剖腹后將幽門至回盲部的腸道取出后,腸管全長及墨水在腸管內推進長度在無拉力狀況下測量。小腸推進率=幽門至染黑腸管的距離/幽門至回盲部全長×100%。
1.4.3 血清D-木糖水平測定 經眼球取血后,以3 000 r/min離心12 min,取血清,采用比色分析法測定血清D-木糖水平,嚴格依據試劑盒說明書測定。
1.4.4 血清5-HT、NO 和MTL 水平測定 經眼球取血后,以3 000 r/min 離心12 min,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血清5-HT、NO 和MTL 水平,嚴格依據試劑盒說明書測定。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軟件進行F檢驗、t檢驗。
2.1 各組結腸組織病理變化 正常組結腸黏膜無明顯充血水腫、糜爛,表面光滑,并且腺體整齊;而模型組可見黏膜充血且腫脹,黏膜結構欠清晰,表面不光整,并且腺體萎縮、紊亂;低劑量組可見黏膜輕度充血腫脹,黏膜表面較光滑,并且腺體排列較整齊;高劑量組可見黏膜無明顯充血腫脹,表面較整,并且腺體排列整齊。見圖1。

圖1 各組結腸組織(HE 染色,×100)
2.2 各組腸道推進率比較 模型組、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腸道推進率明顯低于正常組(P<0.05);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腸道推進率明顯高于模型組,且呈劑量依賴性(P<0.05)。見表1。
2.3 各組排便情況比較 模型組、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首粒糞便排出時間明顯長于正常組,6 h 排便質量和6 h 排便數量明顯低于正常組(P<0.05);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首粒糞便排出時間明顯短于模型組,6 h 排便質量和6 h 排便數量明顯高于模型組,且呈劑量依賴性(P<0.05)。見表1。
2.4 各組血清D-木糖水平比較 模型組、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血清D-木糖水平明顯低于正常組(P<0.05);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血清D-木糖水平明顯高于模型組,且呈劑量依賴性(P<0.05)。見表1。
2.5 各組血清5-HT、NO 和MTL 水平比較 模型組、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血清5-HT 和MTL 水平明顯低于正常組,而NO 水平明顯高于正常組(P<0.05);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血清5-HT 和MTL 水平明顯高于模型組,而NO 水平明顯低于模型組,且呈劑量依賴性(P<0.05)。見表1。
表1 各組腸道推進率、排便情況及血清D-木糖、5-HT、NO、MTL 水平比較(±s,n=12)

表1 各組腸道推進率、排便情況及血清D-木糖、5-HT、NO、MTL 水平比較(±s,n=12)
與正常組比較:1)P<0.05;與模型組比較:2)P<0.05;與低劑量組比較:3)P<0.05
組別 腸道推進率(%)首粒糞便排出時間(min)6 h 排便質量(g)6 h 排便數量(粒)D-木糖(mmol/L) 5-HT(ng/ml)NO(ng/ml)MTL(ng/ml)±14.24模型組 40.52±5.611) 278.68±34.511) 0.29±0.051)4.53±1.271)0.18±0.061) 289.94±25.451) 64.27±8.711) 154.24±12.871)低劑量組46.98±4.621)2) 219.71±27.861)2) 0.45±0.081)2) 8.98±2.091)2) 0.32±0.091)2) 356.21±18.981)2) 46.31±7.981)2) 170.02±15.421)2)高劑量組53.12±3.781)2)3)165.98±21.281)2)3) 0.62±0.091)2)3) 12.65±2.761)2)3) 0.44±0.081)2)3) 401.32±34.151)2)3)37.87±5.241)2)3)192.32±11.961)2)3)正常組57.34±4.53 119.84±23.140.81±0.0817.67±3.240.54±0.13445.32±27.87 30.20±5.45 208.93
慢傳輸型便秘的特征主要是結腸傳輸運動減弱,并且糞便在通常時間延長〔8〕。慢性傳輸型便秘病因較為復雜,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主要與激素神經遞質、Cajal 間質細胞及腸神經系統等有關,且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9〕。因此,尋找有效的治療慢傳輸型便秘方法尤為關鍵。
中醫學認為慢傳輸型便秘屬“便秘”范疇〔10,11〕。中醫理論認為慢傳輸型便秘發病在大腸,與腎、脾胃、肺相關〔12〕。大腸者,傳導之腑,以通降為順,氣血陰陽失調或外邪侵襲均可造成其傳導功能障礙,而致便秘〔13,14〕。歸仁潤腸顆粒是一種中藥制劑,其組成中當歸和桃仁補血活血,潤腸通便;生白術溫補脾胃之元氣,補脾胃之弱;厚樸燥濕下氣除滿;枳殼理氣寬胸,行氣消積;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全瓜蔞寬胸散結,清熱化痰;五靈脂活血化瘀;蒲黃止血散瘀、利尿通淋;甘草調和諸藥。縱觀全方可奏潤腸通便、活血行氣之功。本文研究表明,歸仁潤腸顆粒可提高小腸推進率,改善小鼠排便情況,提高血清D-木糖水平。NO 是抑制性神經遞質,主要作用是調節分泌功能、調節腸黏膜血流分布及調節腸道動力等,可減少結腸運動節律,直接松弛腸道平滑肌〔15〕。研究報道顯示,慢傳輸型便秘患者NO 表達明顯升高,認為NO 的升高可能導致慢傳輸型便秘的發生〔16〕。5-HT 是具有雙向調節作用的一種神經體質,可通過與特異性受體結合,參與內臟感知調節、胃腸道的運動和分泌〔17〕。研究報道顯示,5-HT水平降低會影響胃腸正常動力〔18〕。MTL 是含22 個氨基酸的一種活性直鏈多肽,可通過血液循環以內分泌的方式調節胃腸運動,其生理作用主要是促進消化間期的胃腸運動,是參與胃腸動力的興奮性肽〔19,20〕。本文研究表明,歸仁潤腸顆粒可下調NO表達及上調5-HT 和MTL 表達。
綜上,歸仁潤腸顆粒可改善慢傳輸型便秘小鼠排便情況,其機制可能與上調D-木糖、5-HT 和MTL表達及下調NO 表達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