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鞏聰聰/通訊員 張矛
入港39 年來,張連鋼一直堅守在智慧港口建設一線,帶領“連鋼創新團隊”不斷刷新自動化碼頭作業紀錄,被譽為中國智慧港口的“推門人”。

黨代表風采
港口是陸海連接的關鍵集結點,智慧港口建設對交通強國建設意義非凡。
9 月5 日,圍繞智慧港口建設和黨員先鋒引領等話題,本刊記者專訪了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別專家張連鋼。
《山東國資》:2022 年6 月28日,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傳來捷報——第9 次刷新自動化碼頭裝卸效率世界紀錄,再次彰顯了山東港口在智慧港口自主創新領域的進步。在智慧港口建設領域,我們為什么要堅持自主創新?是怎樣不斷刷新自我紀錄的?
張連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自動化碼頭建設的過程,讓我們對這一點的感受尤為深刻。當年青島港決心要建設自動化碼頭的時候,西方掌握自動化碼頭核心技術的幾家壟斷公司,提出了大量不平等的苛刻合作條件,所涉及的關鍵核心技術一點都不透露。如果答應了,我們的自動化碼頭建設從一開始就會陷入“技術陷阱”,會被“卡脖子”,喪失創新發展的自主權。走投無路之下,我們只能自主開發,下定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自動化碼頭。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建設成功的實踐也充分證明,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
班期是船公司的生命線,效率是碼頭的生命線。一座碼頭無論多先進、多智能,裝卸作業效率不高,一切都是空談。碼頭追求作業效率,不斷超越自我、刷新紀錄,是現代化港口的本質要求,也是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應有之義。青島港連續9 次刷新自己保持的自動化碼頭裝卸效率世界紀錄,可以說是科技強國戰略在山東港口的生動實踐和具體體現。正是有了這種對“效率”的執著追求,我們才不斷在智慧港口這條路上探索,不斷超越自我、顛覆傳統,一次次自我革命。
《山東國資》:作為山東港口自動化碼頭攻堅的領頭人,一路走來,您有哪些心得與體會?
張連鋼:最大的體會是,一個人要想干成點事,必須把個人命運與國家使命緊密結合起來。對我來說,就是必須把個人的夢想與港口需要、與港口創新發展的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有機會建設了全球領先、亞洲首個全自動化碼頭,為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貢獻了一份力量。
《山東國資》:2019 年8 月6 日,山東省港口集團應運而生,致力打造山東港口一體化協同發展格局。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以來,咱們的智慧港口建設工作是不是有了明顯提速?針對智慧港口建設,山東港口黨委推出了哪些支持措施?
張連鋼:山東港口把“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放在企業“五個國際領先”發展定位的首位,全面融聚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優勢,讓我們能夠站在更高更大的平臺上加快推動智慧綠色港口建設,取得了更大的成效。比如,山東港口是交通運輸部確定的全國首個“智慧港口建設”試點單位,承擔了智慧港口科技示范工程、“氫進萬家”等國家、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建成了全球首創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示范段)等。同時,山東港口的一體化改革,也為港口的廣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廣闊的創新發展平臺。
山東港口組建以來,創新搭建起“1+N”開放共享共建模式,從戰略層面加快推動智慧綠色發展,在全國港航領域率先發布了《綠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規劃》《山東省港口集團港口移動源排放清單》,加快在區域智慧綠色產業集群中形成主導地位。同時,山東港口還出臺了《大力支持科技創新的實施意見》,加大科技創新資金支持、擴大對外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大科研成果表彰獎勵等激勵舉措,進一步鼓勵科技人員加快創新步伐。
《山東國資》:在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的推動下,青島港的先進技術對其他港口有哪些輻射帶動作用?
張連鋼: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最大的優勢是融合。我們團隊參與了兄弟港口日照港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威海港青威集裝箱碼頭堆場自動化改造等眾多科技創新項目。
山東港口還發布了以《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設計規范》為代表的14項國家、行業和團體標準,推動自動化碼頭相關技術輸出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阿布扎比港,體現了我們在智慧港口領域的技術引領和帶動作用。

連鋼團隊部分成員
《山東國資》:您所在的團隊一共有多少人?其中黨員多少人?在攻堅智慧港口建設的過程中,黨組織和黨員先鋒各自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張連鋼:目前,“連鋼創新團隊”核心骨干成員共有25 人,全部是共產黨員。我們之所以能夠在“三無”境況下建成自動化碼頭,關鍵在于黨建引領,在于團隊的拼搏,在于黨員帶頭無私奉獻發揮的先鋒模范作用。
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攻堅時期,我們研發團隊自發成立了很多工作群,這些工作群常常下半夜還在討論相關的技術問題,前后累計召開了3000 多次技術分析會,一門心思要把自動化碼頭建成。我們用3 年半的時間完成了國外一般需要8 ~10 年才能完成的開發建設任務,并不是因為我們比別人更聰明,而是因為我們把一天當成了兩天、三天用。在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里,黨員帶頭啃硬骨頭、攻難關,團隊里沒有人講條件、講待遇,而是比奉獻、比創新、比項目進度。
《山東國資》:能夠親身參加黨的二十大,您比較關注哪個方面的問題?
張連鋼:能夠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不僅是我個人的光榮,更是黨中央對山東、對山東港口、對一線科技工作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視。
前幾天,國務院剛剛印發了《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對山東港口的智慧綠色示范港口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一名來自港口一線的黨代表,目前我比較關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操作軟件、PLC等軟硬件的國產化、智能綠色拖輪研制等問題。在這些方面,我們正在全力攻關,力爭早日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