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徐天寶/通訊員 王艷芹 林紅 焦超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技術能手、山東省突出貢獻技師、齊魯首席技師……張礦軍從一名技工一步步成長為“煤海工匠”。

黨代表風采
作為山東能源集團鮑店煤礦運搬工區(qū)電機車班班長,張礦軍20 多年如一日,把一腔鐵漢柔情化為責任、擔當、創(chuàng)新與熱愛,在煤炭產業(yè)變革轉型發(fā)展的道路上演繹著新時代煤礦工人的不凡與精彩。
他的無悔付出,源于一個無聲的承諾:對國,對企,對家。
張礦軍出生成長于農村,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磨礪了他甘于吃苦、樂于付出的品格,錘煉了他種子般堅韌向上的意志。
1995 年9 月,張礦軍技校畢業(yè)后被分配到鮑店煤礦從事機電維修,這一干就是27 年。回望漫漫奮斗之路,“做人要實在,做事要勤快”——母親的諄諄教誨一直烙在張礦軍心里,激勵著他從機電維修的操作臺登上全國煤炭行業(yè)技能大師的領獎臺,從一名默默無聞的技校工人蝶變?yōu)槿珖逡粍趧营務芦@得者。
黨徽閃耀在哪兒,他的身影就出現(xiàn)在哪兒。張礦軍時刻以“急先鋒”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處處把企業(y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實際行動彰顯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張礦軍(左二)與創(chuàng)新團隊成員研究運輸設備的改造升級
機電維修關系到礦山安全生產的“命脈”。急累險重的任務在即,只要單位需要,他隨叫隨到,毫無怨言。2019 年7 月14 日,張礦軍早上8 點多下井搶修機電設備,直到夜里11 點多才回到家中。剛準備上床休息,又接到單位需要急修設備的通知,如不及時維修將直接影響生產。張礦軍顧不上一天的勞累,摸起鑰匙就奔向單位,從出門到抵達井下現(xiàn)場僅用了20 多分鐘。他憑借著高超的技藝,半個小時后就讓機車恢復了正常運行。對于張礦軍來說,類似這樣上了大班上夜班已是家常便飯。
在張礦軍心里,新時代的先鋒黨員,不僅要淬煉成為專業(yè)領域的領軍人物,也要當好職工群眾的“貼心人”。結合開展“1+1+N”黨員聯(lián)系服務職工群眾活動,他經常與職工談心。針對了解到的患心腦血管疾病工友作業(yè)存在的困難情況,他積極向黨支部反映,及時協(xié)調解決。去年以來,他累計幫助職工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問題50 余項。
業(yè)精于勤。剛參加工作時,看著老師傅們嫻熟的維修技術,張礦軍十分羨慕,默默地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要成為像他們那樣的“維修大拿”。
為了這個目標,張礦軍自費購買了許多專業(yè)書籍,每天像著了魔一樣,天不亮就起床學習。那時網絡還不發(fā)達,他每天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記下來,下班后對照專業(yè)書籍反復查找解決方法,經常熬到深夜,光筆記就記了厚厚的10 多本。
一次參加機電專業(yè)學習培訓時,一張電機車的制動系統(tǒng)圖一下子吸引了他,上面密密麻麻的符號和線條看得他頭暈眼花。為了徹底弄懂圖紙原理,他找來一個放大鏡,仔仔細細地看,認真鉆研摸索,直到把那張圖紙全弄明白并印到腦子里。當對每個元器件的結構、功能都了然于心時,沉浸在興奮中的張礦軍才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一夜沒合眼。
隨著業(yè)務技能逐步提高,張礦軍的工作能力得到領導和工友們的一致認可,承擔起一些較高難度的工作,這也讓他嘗到了學習的甜頭。為繼續(xù)“充電”,張礦軍報名參加了成人高考,攻讀大學課程。工作以來,他在參加的每次技術比武活動中都名列前茅。
2017 年,鮑店煤礦8301 工作面開始單軌吊安裝,張礦軍被抽調協(xié)助工作。剛開始接觸單軌吊,沒有什么經驗可以借鑒,他就反復研究反復試驗。為了處理一個故障,張礦軍一待就是18 個小時。那時,從井口到8301 工作面,單趟要兩個半小時,其間還要上坡下坡。他一周要去5 趟,腳面子磨出了血泡,火辣辣地疼,他就用布包起來,回到家用碘伏擦拭一下,第二天接著去。
張礦軍是個愛琢磨的人,平時喜歡搞點小革新、小創(chuàng)造。剛參加工作沒多久,他便發(fā)現(xiàn)使用中的電機車屬于凸輪控制系統(tǒng),有諸多缺點存在。于是,他帶領本班組人員,配合廠家對電機車的控制系統(tǒng)進行革新改造。革新改造后的斬波調速電機車,運行時控制系統(tǒng)無火花產生,調速時震動小,故障發(fā)生率低,配件不易損壞,降低了駕駛人員燒傷的可能性,保證了礦井電機車運輸?shù)陌踩a。他常說的“電機車的電氣故障可通過‘望、問、試、聽、測’來診斷”,被命名為“張礦軍電機車電氣故障快速處理操作法”。近年來,張礦軍和他的團隊先后完成創(chuàng)新成果36 項,有3 項獲國家專利,12 項獲兩級公司表彰。
作為礦職工代表,為了能夠更好地為職工服務,張礦軍平時注重觀察、記錄工友們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依托他所在的大師工作室,能夠解決的及時給予解決;不能解決的及時向單位領導匯報,竭盡所能地協(xié)調、解決問題。
又是一個豐實的金秋。回望來時路,張礦軍在工作中收獲了累累碩果:2012 年4 月,被山東省總工會授予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2013 年4 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8 年4月,被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山東省突出貢獻技師”稱號;2019 年11 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齊魯首席技師”稱號;2020年10 月,被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授予“全國煤炭行業(yè)技能大師”稱號……但對于家庭,他有太多的遺憾和愧疚。2017 年4 月,妻子被確診為乳腺癌中期。噩耗傳來,張礦軍感覺天都塌了。他愧疚地想,如果自己平時對她的關心多一點,也許就不會這樣。
為了一個無聲的承諾,張礦軍奉獻了很多很多,又失去了太多太多。猶記2019 年,鮑店煤礦承擔了全國首個智能化綜放工作面的建設任務,其中輔助運輸智能化改造主要由張礦軍負責。此時正是妻子化療的關鍵時期,一邊是組織的信任,一邊是家庭的需要,張礦軍再次陷入兩難。妻子看出了他的心思,反復叮囑張礦軍:“別擔心,我自己能行。”
大愛無疆,真情永恒。27 年來,張礦軍把“小我”融入煤海中的“大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無悔初心,展現(xiàn)出新時代煤礦工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奉獻的鐵軍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