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梁晴/通訊員 張雍 姜娜娜
掛牌成立近5 年,山東種業集團如同一顆強壯的“種子”正在奮力生長。從初創到轉型、從劃轉整合到規范運營,山東種業集團肩負“種業強省”歷史使命,積極探索“種業+”產業模式,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國企改革發展之路。
“‘十四五’期間,集團在投資規劃上聚焦糧食作物種業、園藝作物種業、畜禽種業、昆蟲微生物種業、特色種業等領域,力爭到2025 年,種業規模及服務能力位列省內首位,實現資產規模50 億元、營業收入50 億元。”9 月27 日,在山東種業集團座談會上,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段友臣道出了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山東種業集團前身為山東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誕生于2012 年,系山東省政府出資設立,山東省農科院監督管理。隨著國有經營性資產集中統一監管,2017年12 月,山東種業集團掛牌成立,之后陸續完成山東省農科院及其科研院所開辦的38 戶企業劃轉整合,成為省屬一級企業中唯一的種業主業集團、“種子選手”。
作為我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山東種業集團旗下有國家級研發平臺1 個、省級科研平臺3 個、高新技術企業9 家、科技型中小企業9 家,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兩家。集團總資產達到8 億元、年營業收入9 億元、年利潤0.5 億元,分別是2017 年底掛牌成立時的2.15 倍、54.26 倍、6 倍。2021 年度,營業收入增速133.56%、凈利潤同比增長240.95%。
近年來,山東種業集團始終深耕主業主責,助力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在服務三農中“破卡出圈”。山東種業集團魯研種業和奧克斯畜牧種業分別入選小麥強優勢、奶牛補短板國家種業陣型企業。擔任國家天敵昆蟲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單位的魯保科技,成為我國天敵與授粉昆蟲行業標準的制定者。智科農服公司產業振興服務新模式,被評為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30 個推廣典型之一。魯蔬公司番茄、甜瓜、白菜等單品種子,在省內區域擁有絕對話語權,從種到菜產業鏈形成,訂單生產,“兩點一線”直銷。天地園藝公司自主知識產權櫻桃砧木品種矮杰,砧木苗遺傳性狀穩定,抗澇抗旱,早實豐產,嫁接成活率高,含糖甜度翻倍,破壁了吉塞拉“洋品種”市場壟斷,不再“受制于人”。
“集團聚焦種子種苗‘種耕服收儲加銷’主業,布局‘保育測繁推加用’種業新鏈,致力于農作物分子育種、畜禽良種繁育、種植業‘雙減’技術應用,‘把種子緊緊攥在自己手里’。同時,深耕農科惠民、產業興農、鄉村振興等領域,兼營農技農服農機農資等‘為農’產品,‘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手中’。”段友臣說。
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農作物種業是引領現代農業跨越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按照“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略要求,農作物種業也是保障糧食安全和綠色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科技興農,良種先行,優良品種是農業增產的核心要素、是種子產業發展的命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三個導向”和“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戰略思想,山東種業集團投資8 億多元,在濟南市歷城區唐王街道建設山東種業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園區一期項目,打造了覆蓋“農、牧、漁”種業“育繁推”全鏈條,產、學、研、服一體化的國家級智慧種業園區。
山東種業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園區位于唐王街道北部中心區,一期用地共5.78 頃,建筑面積118734.17m2,總投資約10.853 億元,規劃建設山東省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商業化育種中心暨國家種業創新(山東)實驗室、現代種業交易中心、山東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庫、天敵繁育工廠和種質資源鑒定評價中心等多個省級研發中心。
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建設將圍繞全省種業的發展,依托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科研創新資源,確立發展重心,全力打造覆蓋全省、輻射北方生態區的作物、畜禽、大園藝種業產業;拓展業務領域,發展生物制品與藥業、檢測輻照、農產品加工與貿易、資本運營等四大重點配套產業;共建種子種苗交易平臺、成果轉化轉移平臺、農資電商交易平臺、農產品貿易口岸建設、試驗示范基地建設。以園區為依托,吸收國內外科研機構、大型龍頭企業,建立產業技術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創客空間等,走“研發+公司+基地+種植戶”的路徑。
項目建設完成后,可增加當地農產品優勢產業的有效融合,推動一二三產業緊密結合,通過流轉土地帶動農民從事高效種殖業,提高產業經營效益,形成完整的一二三產業鏈條;可大幅度提升山東省種業科技創新能力、現代種業產業競爭力和糧食等農產品的綜合生產能力,構建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創新體系,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加快農業現代化為目標,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為主線,遵循“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創新引領、效益惠民”的原則,建設功能清晰、要素齊備、模式創新、上下聯動、線上線下互動的現代農業科技城,構建具有我省特色、結構完善的農業科技園區體系,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服務實現全省覆蓋、無縫銜接,實現農業科技創新走在前列的目標。

魯保科技無人機釋放赤眼蜂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老百姓的消費觀隨之發生變化: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轉變。因此,農業發展也向著高質量發展轉變,綠色農業成為全球發展極為重要的議題。同時,高效安全的生物防治也成為實現綠色農業的重要手段。
9月26日,記者走進山東魯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保科技”),實地走訪這家濟南企業如何利用生物防治技術實現對植物病蟲害的綠色防控,促進綠色農業產業化發展。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而農作物病蟲害是嚴重危害農業生產的自然災害之一,嚴重威脅全球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魯保科技總經理劉冰介紹,過去,農作物病蟲草害傳統防治手段主要依賴化學農藥,隨著長期使用化學農藥,病蟲耐藥性逐漸增強,天敵昆蟲和授粉昆蟲逐漸減少,形成了化學農藥過度使用與病蟲害多發頻發的惡性循環,化學農藥污染物又成為我國食品安全源頭污染的主要來源。
作為一家主要從事天敵與授粉昆蟲研發、生產、推廣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魯保科技是山東省農科院植保所的成果轉化平臺,企業的重點工作就是研發天敵與授粉昆蟲技術,并進行產業化開發及推廣應用,解決蟲害防控長期依賴化學防治、作物授粉長期依賴激素、農業生產安全等現實問題。
“生物防治不只是一項技術,而且是一項解決人類未來發展大問題的技術。”劉冰說,生物防治是指利用自然界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系,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的方法,通過保護和利用自然界的天敵,來實現針對病蟲害的綠色防控,主要方式包括以蟲治蟲、以鳥治蟲、以菌治蟲、以菌抑菌等。
魯保科技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緊跟國家“雙增雙減”行動步伐,順應綠色發展、生態保護、健康生活趨勢要求,積極推行“天敵治蟲、生物授粉”綠色生產方式,創新綠色集成技術。目前,魯保科技生產研發的天敵與授粉昆蟲系列天敵產品和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大田作物、設施蔬菜、果樹、花卉等多個行業領域。在山東省100 多個縣及國內20 余省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效果。近期,在河北景縣開展的25000 畝高端釀酒高粱赤眼蜂釋放項目,生物防治效果顯著。公司已經開發形成11 個品類的天敵與授粉昆蟲產品和11套綠色防控技術集成模式。建有熊蜂、赤眼蜂、麗蚜小蜂、小花蝽等5 條天敵與授粉昆蟲規模化生產線。其中,天敵昆蟲繁育和應用技術已走出國門,公司在朝鮮、老撾、緬甸等援建了30 座赤眼蜂工廠。
此外,魯保科技還建有農業農村部天敵昆蟲重點實驗室、山東省農科院天敵與授粉昆蟲研究中心、山東省病蟲害生物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CABI(東亞中心)生物防治聯合實驗室、中荷有益昆蟲(熊蜂)產業化示范基地、山東省引智成果示范推廣基地等9 個研發創新平臺。
“生物防治不僅可以促進綠色發展,更能幫助農民增收、農業增產。”劉冰指出,做好病蟲害生物防治工作意義重大,公司將堅持走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鏈與產業鏈協同發展的道路,專注于天敵與授粉昆蟲研發,探索解決綠色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服務國家農業綠色發展。
為貫徹落實好“打好種業翻身仗”戰略部署,山東種業集團始終心懷“國之大者”,聚焦農業“芯片”,立足科研成果轉化和農業源頭優勢,定位行業前沿,布局“保育測繁推加用”種業新鏈。
打好種業翻身仗,急需攻克種源“卡脖子”技術,加快種業自立自強。在“十四五”規劃中,山東種業集團圍繞解決這些“卡脖子”技術,布局了一些實體項目。
山東種業集團依托優勢科研院所,鍛長板、補短板,抓重點、強弱項,取得了一些突破。比如,奧克斯畜牧種業重點推介的奶牛種業補短板,就是為了擺脫奶牛種源依賴進口難題。
奧克斯畜牧種業實現“OPU-IVP”技術產業化以來,在種公牛性控凍精產品引領國內標準的基礎上,加快建設高水平奶牛優秀種質培育與高效擴繁示范基地。基地選址濟南歷城,定位國家級首創優秀奶牛種質輸出標準化基地,規劃占地1800 余畝,以分子育種技術為主要手段篩選核心種質和特色種質,開展活體采卵—體外胚胎生產,建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核心育種場,年推廣性控胚胎100000 枚,年推廣優質凍精200 萬劑,占國內市場15%的份額,部分解決奶牛種源“卡脖子”問題。
“我們拓展復制奶牛種源,‘卡脖子’解決方案,主動對接我省‘沿黃肉牛優勢產業集群’戰略部署,優選濟寧市梁山縣投資魯西牛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項目。項目針對本土優質肉牛魯西牛純種核心群數量稀少、品種退化嚴重的問題,通過合資并購等方式有機整合保種場、育種企業、科研機構等優勢單位力量,利用胚胎技術、基因組選擇技術等生物育種技術進行魯西牛核心種群高效快繁和品種改良,為我國肉牛核心種源國產化提供重要保障。預計到2025 年,每年可提供進站采精公牛400 頭左右,我國肉牛自主供種率將提升到70%;到2027 年,每年提供優秀種公牛將達到500 頭以上,自主供種率將達到80%,實現核心種源自主可控。”山東種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邱登林說。
“下一步,山東種業集團持續定位種業領域‘山東艦’目標,布局‘保育測繁推加用’種業新鏈,加速創新‘種業+’產業路徑,踐行‘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矢志打造種業‘中國芯’,堅定不移‘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段友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