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威
如果高血壓同時伴有空腹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10μmol/L 時,通常會被診斷為H型高血壓。中國腦卒中一級預防研究基線數據表明,我國高血壓患者中H 型高血壓比例約為80.3%。
研究顯示:H 型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率較單純存在高血壓的患者高出約5 倍,較正常人高出25~30倍。這是因為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不僅可能導致血栓的形成,也會使血管平滑肌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擾,造成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引發心腦血管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高血壓相互作用,會產生1+1>2的效應,共同促進血管病變,加重腦卒中和冠心病的發生風險。
關于H 型高血壓的研究表明,僅僅控制血壓并不能很好控制患者的腦卒中等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必須采取雙控措施:即積極控制及管理血壓的同時,控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想要控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需從其代謝入手。在同型半胱氨酸代謝途徑中,葉酸是很重要的一種輔酶和底物,如果缺乏葉酸,就會引起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謝受阻,出現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問題。
近十多年來,國內外進行了多個大規模的葉酸為主的維生素預防中風的臨床試驗,結果證實口服葉酸治療能夠明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從而降低腦卒中的發生率。
葉酸主要通過以下途徑來防治H型高血壓。①葉酸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謝過程中重要的輔助因子,可以促進代謝,從而有效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促進降壓;②葉酸具有促進脂質代謝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具有一定作用;③葉酸可以改善血液粘滯度,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作用,并且促進前列腺素、內源性NO等物質的合成和釋放,從而促進血管舒張,改善血壓水平。
因此,對于H型高血壓的患者,醫生通常會建議服用降壓藥的同時要補充葉酸。
有很多H 型高血壓的患者,單純通過補充葉酸的方式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值,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單純補充葉酸,同型半胱氨酸還是降不下來,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謝不光與體內的營養物質缺乏有關,還與不同人群的基因分型有關。由于遺傳基因不同,有的朋友體內的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活性比正常人要低,這種情況下,同樣會影響同型半胱氨酸的進一步代謝,導致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發生率增加。對于這種基因型影響導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問題,單單通過補充葉酸往往是很難降下來的。
2.參與同型半胱氨酸代謝的輔酶和營養物質,并不僅僅是葉酸,在同型半胱氨酸代謝的過程中,還有一種途徑是依賴維生素B6的相關酶作用下,轉化為半胱氨酸;而在葉酸為底物的同型半胱氨酸轉化回蛋氨酸的過程中,維生素B12則作為重要的一種輔酶參與其中,如果缺乏維生素B6或維生素B12,同樣也會導致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謝受阻,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問題。
基因遺傳因素我們無法控制,如果單純補充葉酸對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調控效果不明顯的話,不妨去查一下血清維生素B6、維生素B12水平,如果體內這些營養素的水平偏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問題,可能還與身體缺乏這些營養素有一定的關系,服用葉酸的同時,適量的補充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對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調控效果可能會更好。
研究提示,0.8 mg/d 的葉酸具有最佳的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作用,但需補充3年以上才可以降低腦卒中風險。目前市面上的葉酸有0.4mg、5mg兩種規格。H型高血壓的患者要補充的葉酸是0.4mg 這種規格,也是孕婦補充葉酸的規格,建議患者按每天1次0.8mg的劑量進行小劑量補充。
近年來,我國研發的一類新藥依那普利葉酸片復方制劑,可同時降低血壓和同型半胱氨酸。常用規格的依那普利葉酸片含有0.8mg的葉酸,每天服用一片,患者的依從性更好。
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治療H 型高血壓時比正常情況下服用的劑量大,建議在醫師指導下用藥。連續服用1~3 個月后復查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時監測血壓變化,如果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恢復正常,血壓控制穩定,則可以改為食物補充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或者復合維生素;若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依然過高,則可再服用1~3個月。
3 種維生素的聯合補充時間不宜過長。研究表明,對于H 型高血壓的患者而言,聯合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可在短時間內降低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從而保護心腦血管,輔助降低血壓,因為這3種維生素都是促進同型半胱氨酸代謝分解的關鍵原料,彼此之間有協同作用,可以相互促進,聯合使用的效果遠優于單獨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聯合用藥的時間不宜過長,服用1~3個月就要復查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如果恢復正常即可改為飲食補充維生素B類或者服用復合維生素B。
如果出現下列不良反應,建議立刻與醫生聯系,積極進行藥物調整。
長期服用葉酸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如腹痛、惡心、嘔吐等,大多可以耐受,并不需要特殊處理;部分患者在服藥過程中會發現小便發黃,這其實是過多的葉酸通過尿液排出所導致的;極少數患者在服藥過程中會出現肝腎功能異常,出現肌酐、肝酶升高,這種情況需要暫時停藥,等待肝腎功能恢復后再小劑量服用。
每日攝入的維生素B6劑量不宜超過200mg,長期服用維生素B6容易誘發周圍神經損傷,常見表現有四肢麻木、乏力、站立不穩等,大多數停藥后可以緩解;其次,長期口服維生素B6會對少數患者的肝臟造成損傷,誘發肝酶異常,這種情況可以停藥,等待肝功能恢復正常后再小劑量服用。
長期服用維生素B12容易引發胃腸道不適,常見的臨床表現有腹痛、胃痛、惡心等,大部分停藥后可緩解;極少數患者在服用維生素B12時會出現手足震顫、四肢麻木、行走不能等表現,這其實是一種錐體外系反應,大部分停藥后可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