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付從
(南安市省新鎮鄉村振興服務中心,福建南安 362300)
紅香蕉地瓜是地瓜品種的新貴,葉色淺綠,葉片小,心臟形,偶有缺刻,莖蔓中長細弱,基部分枝多,株型匍匐。薯塊紡錘形,薯皮橙紅,肉色深橘紅,結薯多而均勻,薯塊整齊,商品率高,表皮光潔美觀,市場易銷售。該品種生長前期莖葉旺盛,封壟后(結薯期)不徒長,耐旱耐濕,喜大肥水。栽植密度:春薯3500株/667m2,夏薯4000株/667m2。產量分別是,春薯一般產3000~4000 kg/667m2,夏薯1500~2000 kg/667m2。該品種于2016年從廣東引進試種成功。
一般選擇田塊平坦、臨近水源、進排水容易、土質肥沃疏松的地方。在天氣轉暖、地溫10℃以上時開始整地。整地前施用農家基肥,起龔成寬1.5 m左右的苗床,長度因地塊情況決定。
本試驗地瓜品種選擇紅香蕉紅薯,系筆者從福建省南安市溪美街道宣化村“國家南方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引進。該品種為國家區域試驗顯示高產穩產,品質優良。種薯的品種純正,薯塊大小適中,薯皮光滑,顏色新鮮,無蟲口無病傷,且塊重在100~250 g左右。
預防育苗薯塊帶病繁育,影響整體生產產量等,造成生產試驗失敗,做好育苗前種薯消毒十分必要。消毒時,種薯薯塊需要用籮筐或塑料筐裝,在50%多菌靈500~800倍液的溫水中浸種5 min,水溫不宜太高,控制在56℃左右,并做幾次上提下落,左右轉動,確保消毒和種薯薯塊受熱均勻,消毒全面。
紅香蕉地瓜消毒后,必須進行再一次選擇沒有因碰撞傷及薯肉的種薯。排種育苗時,考慮到試驗區正值春季多雨,薯塊以斜放為主,減少薯塊因雨水多造成腐爛。種薯的頂端1/3面向上,塊距5 cm×6 cm,行距10 cm,分行排列好。種薯斜排時,薯塊頂端壓薯尾1/3的種薯,出苗較早、出苗較多、秧苗也壯。
紅香蕉地瓜進行育苗排種后,應立即播撒細土或土雜肥填充薯塊間隙,然后用水淋透苗床。等水下滲后,再撒3 cm左右厚的沙壤土,用平板鋤攤平,隨即在育苗床面覆蓋地膜,周邊用土塊壓實。苗床管理時,要注意天氣變化,盡量不讓雨水浸泡育種地塊,盡量檢查覆蓋地膜的保密情況,盡量做到苗床保溫,確保催芽、長苗、煉苗的溫度調節在高、平、低溫。
從薯塊排種到出苗階段,要做到苗床的溫度保持在30℃~32℃。育苗地塊為保水性較好的地塊,為保持出苗前苗床溫度不變,出苗前一般不再澆水,待種苗長芽、秧苗拱出土面時,再澆足水,助細苗生長,防止枯萎。由于育苗薯塊消毒問題,苗床可能出現爛薯或病薯苗,應注意檢查、挖除,防止病害蔓延。薯苗長到6 天后,如果氣溫開始升高,苗床溫度將升高到25℃~28℃,含水量70%~80%,中午就要注意巡視薯苗生長情況,盡可能通風晾苗,以防止高溫灼苗。
本課題試驗地選擇南安市省新鎮檀林村旱澇影響不大的沙壤土耕地,面積1333.33 m2,移栽時間為4月16日。土壤砂質多、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是提高甘薯產量的關鍵。因此,起壟栽培是重要措施,春薯地應在冬前或早春翻耕,有條件的可進行冬灌或春灌。夏薯要在前茬作物收獲后,盡早耕地作壟。耕地深度一般為22 cm左右,生產實踐證明,起壟時,沙土的地摻加黏土、塘泥、廄肥、綠肥,黏土地摻沙,對改良土壤、增加產量均有顯著作用。起壟要做到壟形肥胖,壟溝窄深,壟面平、壟距勻、壟土踏實、無大堡、無硬心。春薯壟距一般0.7~0.8 m,要壟溝、腰溝、田頭溝配套,以利排水流暢。壟向以南北為好,坡地的壟高要與斜坡方向垂去。
閩南地區地瓜生產歷來都很重視農肥的投入,這是甘薯豐產的基礎條件。尤其是在移栽深耕時,基肥投入充足。首先,主要是立足肥地,因地施肥,平衡施肥,經濟施肥。但從地瓜膨大應該增施鉀肥,以提高試驗畝產。以往的經驗證明:甘薯的種植需深耕,多施、撒施基肥,且施用量占總施肥量的60%~80%,甘薯的產量和效益都會相應提高。在中耕作壟時,采用條施磷肥、鉀肥和少量氮素化肥,能夠促進薯苗早發,達到地下部和地上部協調生長,旺盛而不瘋長,根莖結塊穩定、薯塊大、產量高。
紅香蕉地瓜采苗苗高20~23 cm。本試驗采苗方式為剪苗,直接從種薯育苗床剪裁,將薯苗百株左右1捆,放置陰涼處餓苗1天。在扦插移栽前,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泡薯苗基部6 cm,大概10 min,以防止甘薯病毒等。栽插時根據土壤肥力確定移栽密度,本試驗為春季種植,合理栽培密度為3500株/667m2。在栽植時,采取水平插秧、高壟雙行交錯栽培方法,行距60~70 cm,株距30 cm,深插、斜栽30 cm,把土覆蓋,然后淺澆深灌,確保試驗田水分充足。
設定排列整齊、相對平均的15龔紅香蕉地瓜,設4種液態有機肥與尿素加碳氨1:1(CK)5個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用標簽寫明對照及4個試驗液態有機肥的名稱,每種液態有機肥標簽3枚,間隔立牌,便于試驗精準。
試驗產品“中禾綠源”營養液由福建石獅市代理廣東東莞市中禾綠源有限公司出品,“田寶”生長素由河北噸田寶有限公司出品,“沃可妮”腐植酸由河北沃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沐生源”植物素由河南恩諾農業出品。試驗過程為:甘薯中耕時間分別是4月24日和5月15日,中耕深度頭遍較淺,二遍較深。試驗施肥采取第1次中耕點施液態有機肥,第2次中耕采用撥施液態有機肥。壟溝深鋤,壟背淺鋤。封壟后一般不再中耕。

表1 紅心地瓜灌施不同液態有機肥(300倍)生產試驗結果
每個種類液態有機肥都是以2.0 kg/667m2、1:300配比按小區處理施用,而尿素15 kg/667m2標準施用。
為確保本試驗處于綠色生態環境栽培,對地瓜夜蛾、天蛾、蠐螬、地老虎、小象甲等主要害蟲,主要采用性引誘劑加毒餌誘殺方法進行防治。尤其是對小象甲,重點采用小象甲性引誘劑在地瓜壟上進行誘殺。本試驗地為水稻花生輪作地,試驗之前用生石灰消毒,減少地瓜病毒發生。
紅香蕉地瓜經過國家區域試驗屬高產、優質品種。但如果生長期內過早收獲,塊根的產量會明顯降低,只有適時收獲,才是取得較好經濟效益的節點。本課題試驗收獲測產時間為8月5日,整個春播生育期為132天(育苗到收獲)。經試驗單位組織專家現場考查測產,生產試驗結果(表1)。
分析可知:本課題試驗,“中禾綠源”營養液施用的紅香蕉地瓜薯塊的優質率高,成品多于其他試驗液態有機肥,達到72.2%;其增產效果達到11.28%;如果按市場價格計算,可增加產值1500元/667m2,施用該營養液可達到省工、節時、優質、高產、高效的目的。“沃可妮”腐植酸施用的紅香蕉地瓜薯塊的成品率66.7%,但增產也達到8.77%;“田寶”生長素施用的紅香蕉地瓜,薯塊的成品率64.7%,但增產也達到7.02%;“沐生源”植物素雖然也體現出增產增效,但實際增效低于其他三種液態有機肥(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