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

地質人雖然分工不同,但是卻有著相同的目標——找礦。漫漫找礦路,只有敢創新、肯突破,才能在干事創業中做出成績。
今年2月,“山東省招遠市水旺莊礦區金礦勘探”項目入選中國地質學會2021年度“十大找礦成果”,助力招平斷裂帶成為繼三山島和焦家斷裂帶之后中國第三條千噸級控礦斷裂帶,膠東地區也因此成為世界第三大金礦區。與此同時,項目承擔者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六地質大隊再次得到全國地學行業的矚目。
從招遠建隊到探獲國內首個特大型蝕變巖型金礦,再到率先實現國內“攻深找盲”戰略突破……建隊以來,第六地質大隊立足山東省,深耕膠東,累計查明黃金資源量2810多噸,占膠東地區已探明儲量的1/2以上。
這支“功勛卓著無私奉獻的英雄地質隊”,多年來始終把科技創新放在首位,一系列找礦技術和理論走在國際前沿,在實踐中創立了“焦家式”金礦成礦模式和找礦理論,探獲三山島、焦家、寺莊、紗嶺、水旺莊等14個特大型金礦。
膠東,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重要的金礦區,但是以前的勘查一直是按照國際慣例,只圍繞石英脈進行,探明黃金儲量并不是很大。上世紀70年代,第六地質大隊通過對焦家金礦進行深入勘探研究后,成功發現了一種金礦床的新類型——焦家式金礦,打破了國際認定的“大斷裂帶只導礦不儲礦”理論,打開了金礦勘查的新大門。
“焦家式”找礦理論很快上升為全球找礦理論,這一理論成果榮獲首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憑借不斷的技術創新,第六地質大隊連續刷新全國深部鉆探紀錄。截至目前,“焦家式金礦”探明儲量占山東金礦總產量的69%。
傳承發展“焦家式金礦”理論技術的同時,第六地質大隊堅持科技攻關,依托工程實驗室、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發明深部階梯式找礦方法,成功捕獲105噸焦家深部、126噸馬塘深部兩個超大“金娃娃”,參與提出并建立了新類型黃鐵礦碳酸鹽脈型金礦床式,走在國際前沿。

作為第六地質大隊深部找礦技術團隊核心骨干成員的鮑中義,一直潛心科研,學術上有新見解。他提出“九曲斷裂帶是深部找礦的重點,為招平斷裂帶北段主干斷裂”的創新性認識,并首次在4000米以淺預測圈定了優選靶區。“搞科研是很有樂趣的,尤其是帶著實際勘查中的問題去開展研究工作,就會發現越難啃的骨頭,其實是越香的,也越是有價值。”鮑中義說。
作為山東地質工作的主力軍,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不斷創新突破深部找礦理論和方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萊州市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勘查成果、萊州市紗嶺礦區金礦詳查成果等取得了山東省金礦找礦的歷史性突破,形成了以三山島、焦家和玲瓏為代表的3個千噸級金礦田,為保障全省能源資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海洋地質工作是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先行性工作。近年來,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充分發揮海洋地質工作主力軍作用,精準對接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求,為海洋強省建設提供精準、高效、優質的地質技術服務支撐。
2016年9月13日,中國南黃海,連云港以東83海里,一項新的世界科鉆紀錄浮出水面——由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承擔施工的“中國東部海區大陸架科學鉆探工程”CSDP-2井順利竣工,終孔孔深2843.18米,創造了海洋地球科學鉆探全取心孔深全球最高紀錄,且在施工過程中首次證實了南黃海油氣資源的存在。
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是山東省首家從事海洋地質的專業隊伍。他們在膠東創造了金礦巖心鉆探亞歐孔深新紀錄,在萊州三山島北部海域探獲國內首個也是最大的海上金礦床,推動傳統的礦產地質從陸地加快走向深藍。
近年來,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扎實推進關鍵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集成創新,尤其在淺海地質鉆探領域走出海上地質鉆探全國第一步,編制的《山東半島近海成礦區劃》,首次將成礦區帶劃分由陸地延伸至近海海域;石墨礦、金礦、重點海灣、地熱、巖溶、淺海鉆探等7項成果被鑒定為國內領先水平,區域地質礦產調查、水工環技術研究等3項成果被鑒定為國內先進水平。
在搭建海洋研究平臺、培養海洋工作人才方面,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負責實施了省局“智慧地礦——海洋地質調查管理系統”模塊的建設工作,再添1個局科技創新平臺——山東省地礦局南黃海海上觀測與實驗臺站。臺站的建立將有利于開展持續性的海洋地質、海洋環境等多要素野外觀測及實驗測試工作,培育重大工程,加強合作交流,培養科技人才。
有人說,“物化探院”是地質先行軍的詩和遠方。
在中國地質學界,有一個困擾無數專家40余年的未解之謎——濟寧大異常。該異常規模大、幅值高、磁性和重力異常高度吻合,但就是未能找到產生它的真正原因。直到2006年,一個叫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的地質隊伍揭示了它的謎底,在地下1800多米的超深部發現了大型鐵礦體,找到了資源潛力巨大的新類型鐵礦,創造了中國地質找礦的多個第一。
作為省內唯一專業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綜合勘查與科研隊伍,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是名副其實的找礦先鋒、幕后英雄,幾乎山東省所有的重要礦產資源的發現都離不開他們的辛勤付出。

與此同時,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在生態環保、水利、交通、農業、應急管理等領域,不斷提供物化探特色解決方案和地質融合服務。他們擅長給“土壤解密”,日照莒縣北部的名優特產區、長勢喜人的蓮藕池里都有物化探人的身影。他們被稱為“壩道醫院”,憑借專業的技術優勢、先進的裝備,為山東省內幾十座水庫大壩、河閘岸堤進行汛前檢測,防患于未然;通過精湛的解譯技術,為川藏線后期隧道選址提供了可靠的地質依據……
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堅守創新求突破,思變開拓謀發展,在保持陸地物探專業優勢的同時,大力發展海洋物探、航空物探。該院引進兩臺國際先進的INO海底重力儀,開展海底高精度重力測量研究;在山東北部海域開展海底重力應用示范16000余平方公里,相關研究成果獲得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工程獎等科技獎項;擁有國內唯一一套SARAH無人機航空瞬變電磁測量系統,目前正在開展礦產資源勘查、地下水探測、海水入侵調查等方面的技術試驗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地質效果。
此外,受國家文物局委托,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參與上海某海域明代古沉船文物考古工作,并成功探明古沉船遺跡位置及分布形態;響應海洋強省戰略,在長島海洋牧場經濟示范區開展海底地球化學調查等工作,為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S & T Innovation behind “Search for Gold”
Under the support and guidance of S & T innovation, Shandong’s geological undertakings are brimming with vitality. Numerous achievements show the strong impetus of Shandong’s S & T innovation on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he Six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the Shandong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 & Mineral Resources has been giving top priority to S & T innovation for many years, ranked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world in terms of prospecting technologies and theories, presented the metallogenic model and prospecting theory of“Jiaojia-style” gold deposits in practice, and explored 14 super-large gold mines concerning Sanshandao(Sanshan Island), Jiaojia, Sizhuang, Shaling and Shuiwangzhuang.
The Shandong Third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 tion is Shandong’s first team specializing in marine geology. They set a new Eurasian record for core drilling depth of gold deposits in Jiaodong, and explored China’s first and largest offshore gold deposit in the northern sea area of Sanshan Island, Laizhou, thereby promoting the shift of traditional mineral geology from the land to the ocean. In recent years, the third institute has solidly advanced the breakthroughs in key technologies and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on S & T achievements, and in particular taken the nation’s first step towards offshore geo-drilling in the field of shallow sea geo-drilling. Moreover, their compiled work Offshore Metallogenic Zone Division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first extended the division of metallogenic zones from land to offshore waters.
As Shandong’s first team specializing in comprehensive geochemical &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members of the Shandong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are veritable prospecting pioneers and unsung heroes. Almost all important mineral resources of Shandong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ir efforts. In the fields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ter conservancy, traffic, agriculture,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they have been continuing to provide characteristic solutions to geophysical &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and geological fusion services, and vigorously developing marine and airborn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while maintaining professional advantages in terrestrial geophysical expl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