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受到關注。而幼兒期是良好的勞動意識、態度、習慣和基本勞動技能的萌芽期,幼兒園勞動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實現幼兒整體素質提升的重要方式。《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引導幼兒生活自理或參與家務勞動,發展其手的動作。”良好的勞動教育對兒童后續相當長時間內的興趣、發展水平和學習品質,具有持續、積極的影響。勞動教育應從小班開始,是從入園開始的一種自然過渡而非大班的一時突擊,更不是翻山越嶺跳躍式的知識灌輸。在勞動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嘗試將幼兒自主入園和勞動教育相結合,彼此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結合當下疫情實際,我們開展適應適宜的自主入園勞動教育活動。以適宜的方法和策略實施“自主入園環節”中勞動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勞動教育要堅持以兒童為本,關注兒童發展的連續性和可持續性,培養有益于兒童終身發展的習慣和能力。從幼兒園的入園環節開始,將勞動教育滲透于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首先我們營造良好舒適的入園氛圍和環境,讓幼兒身心愉悅的開始一天的生活。悅耳的音樂,老師的擁抱、快樂的晨間游戲、溫馨的入園環境等都促使幼兒自主入園。幼兒自己手持接送卡進行刷卡,并從測溫門通過,在刷考勤卡的同時,幼兒需要認真傾聽測溫儀報的體溫,并報告給接待的老師。晨檢結束后,幼兒獨立背著書包進入活動教室。
游戲活動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活動方式,在游戲活動中提升幼兒的勞動能力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根據幼兒活動所需,給予幼兒提供多種形式的游戲活動,達到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游戲與勞動相結合”的效果。幼兒進入活動室后需要的整理衣物。多數幼兒對整理活動不感興趣,老師可利用“開火車”的游戲,激發幼兒參與勞動的積極性。老師在第一個書包柜的上面角貼了火車頭標志,早來的小朋友把書包擺在最前面當火車頭,晚來的小朋友把書包放在后面,來當火車箱。通過擺火車的游戲來督促孩子按時入園不遲到,幼兒園積極性高。疊衣服環節,幼兒邊說邊唱《疊衣兒歌》有序的將衣服疊放整齊放入衣服柜。在擺放物品歸類的同時,老師引導幼兒及時觀察,如發現別的小朋友擺放不整齊的要給與幫助,嘗試著為他人服務,培養初步的服務意識。教師要學會放手,堅持以幼兒為本,給予孩子自我操作、自我嘗試和自我試誤的機會,讓幼兒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逐步成長獲得經驗。幼兒在整理自己的書包和衣物的同時,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得到了提升,同時還參與值日生的勞動之中,學會了為他人服務,為升入小學做好充分的生活準備。
值日生是大家比較喜愛的勞動,幼兒樂于參與勞動之中,感受角色帶來的愉悅情緒,在參與勞動的過程中,體會家人和老師的默默付出,在勞動中學會感恩。幼兒自由結伴組成五組,在大家的提議下,通過投票的形式定出一周的值日生表,每天的值日生會自主協商好自己的角色,并佩戴好相應的帽子和圍裙。大家分工協作,有的負責擺放餐具,有的負責擦桌子,有的負責擺放抽紙和抹布以及綠植小盆栽,有的負責鋪放桌布,給餐前滿滿的儀式感。
教師要根據幼兒的意愿展開活動,善于發現幼兒的興奮點,堅持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原則。引導、鼓勵孩子自己安排完成值日中系列活動的先后順序,促進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此基礎上,幼兒還會通過自主游戲、自主間隙、自主取餐和自主收餐盤、洗餐盤的形式,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學會嘗試為他人服務。
提高和培養幼兒自主入園環節中中的勞動教育,不僅需要幼兒園老師的努力,更需要家園助力。家長對于幼兒生活上包辦代替過多,幼兒就對家長有了“依賴”的心理。這就要求在自理能力培養方面家長和教師需要達到共頻,對幼兒進行一致性的教育。例如:我們每周末的溫馨提示、定期家長會以及微信群不定期的科學育兒小知識,為家長提供科學有效地指導。引導家長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幼兒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情,養成良好的自理習慣和自我服務意識。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為才能使自主入園有序推進,才能發揮“自主入園”環節中勞動的價值,滿足幼兒在活動中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保持活動的完整性以及獲得堅持完成任務的成功體驗。
總之,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各環節的設置都是依據幼兒的實際需要而制定的,不是形式主義,而是幼兒每天都在參與、都在成長的活動。通過開展自主入園環節中的勞動教育,老師們不僅沒有增加負擔,在適宜的環境創設下,孩子們也會相互提醒和督促,反而將教師解放出來,更好地投入到活動的指導和觀察當中自主入園環節安排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與靈活性,能夠追隨兒童的發展,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將勞動教育具體化、游戲化,生活化,讓刻板的入園活動跟隨兒童的勞動一起鮮活起來。
(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梁才街道中心幼兒園 張星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