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仙
憶把金罍酒。嘆別來、光陰荏苒,江湖宿留。世事不堪頻著眼,贏得兩眉長皺。但東望、故人翹首。木落山空天遠大,送飛鴻、北去傷懷久。天下事,公知否。
錢塘風月西湖柳。渡江來、百年機會,從前未有。喚起東山丘壑夢,莫惜風霜老手。要整頓、封疆如舊。早晚樞庭開幕府,是英雄、盡為公奔走。看金印,大如斗。
點評近期,“西湖邊的柳樹被換成月季”引起廣泛關注。盡管有關部門解釋說,七棵柳樹被換成月季,是因為它們長勢衰敗,存在安全隱患。但眾多杭州市民還是表示,不希望將柳樹替換成別的花木,因為柳樹不僅是西湖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是西湖著名的文化景觀。“西湖十景”里有柳浪聞鶯;大詩人白居易、蘇軾在杭州任職時,都曾在西湖栽種楊柳;“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新愁又到西湖柳,萬縷黃金拂人首”“錢塘風月西湖柳”……更是歌詠西湖楊柳的佳句。其中,“錢塘風月西湖柳”出自南宋詞人戴復古的《賀新郎·寄豐真州》。
這首詞是一首積極向上的愛國詞,是詞人寫給去職賦閑在家的朋友豐真州,勉勵他為國效力,收復河山的壯詞。上闋描寫了一種世事不盡如人意的滄桑感受,充滿對國家的擔憂,和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懷。詞人仕途不暢,一生清苦,但他卻能超越一己得失,以家國大計為重,因此,“天下事,公知否”,意在勸勉朋友,也要如此忘我為公。
下闋情緒更為樂觀、激昂。杭州風月美麗,楊柳動人,但詞人希望朋友不要流連美景,貪圖享受,而錯過收復河山的大好機會。他勸誡朋友不要像東晉的謝安那樣隱居東山,縱情山水,而要老當益壯,奮力抗金救國。他相信,只要朋友努力進取,廣招人才,定有英雄愿意為國奔走,抗金大業最后也一定能夠成功。
這首詞清新豪健,富有愛國激情,詞人身處卑位而不忘憂國的情懷,至今讀來仍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