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嶸

很多人以為,舒適就是快樂,快樂就是舒適。事實上,這是截然相反的兩個事物。
古希臘人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不舒適是快樂的前奏。當(dāng)我們在烈日下的沙漠中行走時,喝上一瓶普通的水也如飲甘露;當(dāng)我們餓了一整天時,再平常的食物也會狼吞虎咽;當(dāng)我們勞累了一天后躺在床上,才知道睡覺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但是如果沒有這些不舒適的前提,飲食和睡眠對我們來說就不會有這么大的快樂。
舒適是由穩(wěn)定產(chǎn)生的,而快樂是由變化產(chǎn)生的,即從不適轉(zhuǎn)向愜意的變化過程。如果我們生來家境優(yōu)越,不用努力隨時可以“躺平”,這樣的生活只能說是舒適,絕不會給我們帶來多少快樂。當(dāng)我們從貧窮開始拼盡全力,一點一點靠著自己的雙手得到成功,這個過程怎么也說不上舒適,卻讓我們倍感快樂。
事實上,所有類型的快樂,比如從藝術(shù)、科學(xué)、運動、探險中獲得快樂,過程中都需要克服足夠多的困難,承受足夠多的挫折和痛苦,最終才能體會到其中巨大的樂趣。
舒舒服服地“躺平”,最終只會感到人生的無聊,而所有的苦難和挫折卻是日后快樂的源泉。在快樂和舒適這件事上,老天對人是最公平的。
河河//摘自2022年5月3日《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