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瑞霞
〔全國棉花加工標準化委員會,河南鄭州450000〕
近日,由全國棉花加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407)歸口并組織起草的國家標準GB∕T 41228—2021《棉花加工調濕通用技術要求》正式發布,并將于2022年7月1日正式實施。
隨著機采棉種植模式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機械化采棉方式正逐步替代人工采棉方式,棉花內在質量一致性穩步提高。因加工工藝的不完善,我國棉花加工質量整體處于結構性失衡狀態,高端紡紗用棉仍需大量進口,與我國棉花業國際地位優勢不匹配。從中國纖維檢驗局2008加工年度到2013加工年度的棉花質量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以及新疆兵團棉與地方棉、南疆棉與北疆棉的比較專題綜合來看,我國棉纖維長度、整齊度指標連續多年呈下降趨勢。通過對新疆兵團棉花加工實際情況的調研及棉花加調濕工藝在新疆兵團棉花加工生產線的應用情況的對比來看,棉花質量連續下降的幾年也是棉花加工調濕設備,特別是籽棉烘干設備大量應用于棉加工生產線的年份。沒有統一的調濕標準,調濕工藝不穩定,過度加工導致棉花質量不穩定,不僅影響棉花加工企業的經濟效益,也給下游紡織行業帶來很多困難,替代內在質量穩定的進口棉不足,影響了中國棉花的國際競爭力。
近十年來,隨著新疆植棉區機采棉種植大面積的推廣應用,棉花加工技術的進步、加工工藝及設備的推陳出新、加工工藝各環節設備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自動檢測設備大量應用,棉花產業的加工能力已經遠超棉花的生產能力,棉機市場相對飽和,這從一定程度上要求棉花加工產業向精細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對棉花調濕工藝和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
為更有效指導調濕設備的生產制造、試驗、應用等,進一步規范棉花加工調濕工藝的使用,提高調濕設備的使用效果,促進棉花加工企業的生產,提高我國棉花加工產業整體水平,為棉紡織行業提供優質原棉,提高棉花加工企業經濟效益和生產安全,急需制定《棉花加工調濕通用技術要求》國家標準。
考慮到該標準為棉花加工調濕技術的基本要求,對棉花加工生產線上的籽棉烘干和加濕、皮棉烘干和加濕等設備的應用及關鍵技術參數有指導作用。作為新制定的標準,內容框架上重點考慮了加工中烘干、加濕等調濕關鍵技術參數部分,以及參數對應的試驗方法。
在深入研究國外相關資料、文獻的基礎上,并通過多年的研究與跟蹤、調查結果表明:若要充分清除籽棉當中的雜質,需要將回潮率控制在5%左右,而籽棉回潮率在6.5%~8.5%之間時則可以獲得最佳的軋工質量,呈現出棉纖維在最佳狀態下的天然色澤。為此,棉花調濕不僅影響棉花的含雜率和回潮率,對棉花顏色級、軋工質量等級和長度級等的提高,以及降低短纖維率都有積極的作用,是棉花加工企業必不可少的工藝環節。在棉花加工生產線上,對籽棉棉纖維和皮棉回潮率進行合理的調節,可以達到提高加工質量和生產效率,加快加工進度,節約能源消耗,增加經濟效益的目的。
在皮棉打包過程中,如果皮棉回潮率過低,棉纖維彈力就會增大、強度減小、纖維變脆,容易因擠壓而斷裂,且成包比較困難,打包時所需要的壓力會增大,打包的液壓系統及機械系統也會承受較大的負荷,不利于安全生產,給棉包后續的運輸及儲存都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皮棉回潮率過高,棉纖維彈力就會降低、強度增大、纖維韌性大,且較容易成包,很容易出現超重棉包,回潮率過高的皮棉在儲存過程中還有可能發生自燃現象,也不利于棉包儲存。
在棉花加工生產工藝中,為保證籽棉清理效果,清理前需對付軋棉纖維回潮率大于8.5%的籽棉進行烘干;在軋花前,為保證棉花加工質量,減少棉纖維短纖維率,確保軋花正常工作,對棉纖維回潮率小于6.0%的籽棉進行加濕。為便于皮棉的儲存、運輸和交易,對回潮率大于8.5%的皮棉進行烘干,可以減輕打包機負荷,確保打包機正常工作,并延長打包機液壓元器件的使用壽命;同時為了減少皮棉在打包過程中因壓力過大對棉纖維長度造成的損傷,避免漲包和崩包等情況發生,對回潮率小于6.0%的皮棉進行加濕。
1.規定“傳統棉花加工工藝流程”。
傳統棉花加工工藝流程包括:手摘棉加工工藝流程、機采棉加工工藝流程和長絨棉加工工藝流程,并使用方框圖的形式,分別對手摘棉、機采棉和長絨棉加工藝流程進行詳細的說明。
2.對“調濕工藝組成”進行了規定。
棉花加工調濕工藝包括籽棉烘干、籽棉加濕、皮棉加濕和皮棉烘干,在棉花加工生產線上可以是一個或多個的組合。棉花調濕工藝系統主要由熱源、供熱風機、霧化裝置、調濕設備、混風閥及調節閥和電氣控制系統等組成。籽棉加濕是在籽棉完成籽棉清理(三、四道籽棉清理)工序之后,籽棉進入軋花機之前進行。皮棉烘干、加濕是在皮棉完成清理工序之后,皮棉進入皮棉打包機之前進行。
3.調濕技術部分。
對棉花加工調濕技術做了相應的規定,對籽棉和皮棉烘干后棉纖維的狀態、籽棉和皮棉加濕后棉纖維的狀態,以及對調濕不均勻度、調濕能力做了詳細的要求,并規定“調濕系統應有在線自動控制、顯示系統,關鍵工藝參數均能夠實時顯示并能自動調節”。
4.安全和防護。
規定了“用熱空氣對籽棉和皮棉進行干燥時,干燥介質溫度不宜高于175 ℃”的要求,以確保籽棉和皮棉干燥工藝安全性。
《棉花加工調濕通用技術要求》國家標準的發布實施,將有利于棉花加工企業建立完整的棉花調濕工藝系統,加強棉花綠色環保生產加工,對完善棉花加工工藝流程、提升棉花加工質量、促進棉花加工產業的生產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推動棉花加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