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趙書城 劉濤

熱孜婉古麗載譽歸來

疫情期間替群眾購買食材
烏魯木齊市公安局高新區(新市區)分局河南路派出所社區民警熱孜婉古麗·吐爾遜,居民口中的“好丫頭”、“熱大姐”。從警27年,她始終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練就了一張“婆婆嘴”,成為了轄區居民的“貼心人”、“暖心人”。用她的話說:“老百姓的小事,就是我的大事。老百姓的錢袋子不受損失,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多年來,熱孜婉古麗的心里一直裝著群眾,在平凡的崗位上急民所急、解民所憂,得到群眾的認可,也收獲了一項項榮譽。
2021年,熱孜婉古麗被授予自治區“三八紅旗手”稱號,同年獲評全疆優秀人民警察。2022年1月,她當選烏魯木齊市政協委員。
2022年8月,熱孜婉古麗·吐爾遜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
前不久,筆者采訪了赴京參加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表彰大會歸來的熱孜婉古麗。她高興地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勉勵猶在耳邊。我堅信,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是基層警務工作的制勝法寶。”
2016年12月,熱孜婉古麗出任河南路派出所南一路社區民警。轄區商戶多、流動人口多、老人多,發案率居高不下。如何降低發案率,成為熱孜婉古麗急需解決的問題。
最初,熱孜婉古麗憑著多年積累的基層警務工作經驗,采取逐戶走訪宣講和建立“警民聯系微信群”相結合的方式營造轄區法制宣傳氛圍。但在實際推行中,常有居民“前腳加群,后腳退群”。細剖原因,原來是居民對新來的民警不熟悉,認為“加群也沒什么用”。了解情況后,熱孜婉古麗轉變工作思路,先服務,再普法。她主動上門為居民送醫送藥,解決實際困難;早晨8時開始走訪商戶,幫忙開張;保證“警民聯系微信群”中有求必應、有問必答……件件小事讓居民們漸漸喜歡上了能辦實事的“熱警官”。

宣傳反詐

與居民互動
如今,48個“警民聯系微信群”成為熱孜婉古麗的“云陣地”。
“讓這么多人等你!好意思嗎!簡直就是社會的敗類!”
“你罵誰呢?你才是敗類!告訴你!別太過分!”
只聽“撲通”一聲,邵阿姨已經被人推倒在一片小水潭上,褲子全濕了,身上還沾滿了落葉,場面很是狼狽。
這件事發生在2020年11月1日。在接到要下樓做核酸檢測的通知后,邵阿姨趕忙帶著小孫子到樓下排隊。因輪到自己還得很久,天氣又有點兒涼,心疼孫子的邵阿姨只好帶著孫子在樓道中等待,可誰知卡著時間來竟然會發生如此不堪一幕。簡直欺人太甚!滿是怒氣的邵阿姨一把推開了警務室的門!
“這件事你給我評評理!他憑什么推我!我就要現在解決!”面對情緒已經失控的邵阿姨,熱孜婉古麗一邊心平氣和地安撫,一邊調取監控了解事發狀況。
原來,動手的老人和出言不遜的男子是父子關系,之所以有過激言行就是因為邵阿姨沒有早點排隊。經過熱孜婉古麗的耐心調解,父子主動道歉認錯,還為邵阿姨送上水果、營養品。一件可能上升為治安案件的糾紛隱患在熱孜婉古麗的調解中平息了,原本的“仇家”變成相互理解的好鄰居。
“這件事,我挺不好意思的,我不應該把所有的情緒都發泄在熱警官身上。可是她不僅沒有怪我,還很快為我把問題解決了。我想對熱警官說聲對不起。”
“熱警官辦實事”的好評口口相傳,轄區居民紛紛主動入群,群聊內容隨之熱鬧而多樣,從垃圾清運、下水道疏通到戶口辦理、宣傳法律知識、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居民們完全信任“警民聯系微信群”。熱孜婉古麗也因此總結出“五心”(真心、耐心、貼心、熱心、細心)工作法,并被全疆公安機關推廣學習。
“現在,居民就算搬走也不愿意退群,還有居民申請讓在轄區外居住的親人入群。”熱孜婉古麗自豪地說。
2020年,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平時本來就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和低保戶最讓熱孜婉古麗放心不下。轄區十幾戶特殊困難群眾家中,都有她自掏腰包為其送去的米、面、油和蔬菜等生活必需品。

耐心向物業保安宣講防疫措施

調解鄰里矛盾糾紛
“好女兒,你來了啊。”伴隨著李奶奶喜悅的呼喚,熱孜婉古麗將飯菜送到了老人的家中。
轄區的李奶奶已94歲高齡,子女全都在外地生活。為了保證老人的平安健康,熱孜婉古麗連續三年每周都會抽出時間到老人家中探望,陪老人嘮嘮家常,幫老人收拾家務,讓空巢老人心不空、有所依。
“好孩子,你啥時候回來?”2022年8月30日晚,轄區居民李奶奶打電話詢問赴京參加表彰大會的熱孜婉古麗何時返烏。這是李奶奶當天給熱孜婉古麗打的第二通電話。
“奶奶,我很快就回去了,您有沒有好好吃飯?天涼了,晚上蓋好被子……”沒說幾句,熱孜婉古麗就開啟了“嘮叨”模式,言語中都是對李奶奶的關心。
“老有所依、老有所樂。”這是熱孜婉古麗向轄區空巢老人作出的承諾。開展工作之初,她就建立了空巢老人檔案,堅持每周到老人家中,陪老人嘮家常、做家務,并逐戶發放警民聯系卡,叮囑老人“有困難打電話”。
今年4月,李奶奶常服的藥物快用盡,因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她便撥通了熱孜婉古麗的電話。“奶奶,我馬上去買。”半個小時后,熱孜婉古麗將藥物送到李奶奶手中。
6月,吳大媽家中下水道堵塞,積水滿地,她急忙在“警民聯系微信群”中求助。了解情況后,熱孜婉古麗趕到吳大媽家,先擼起袖子疏通下水道,再幫助把屋內的積水清掃干凈。“你就是我的親丫頭!”吳大媽發自肺腑地說。
如今,熱孜婉古麗定期聯合轄區企業為老人送去米面油等慰問品,她的手機號碼已成為24小時便民服務熱線。轄區空巢老人都親切地稱她“好閨女”“好丫頭”。
現在的南一路社區警務室轄區已形成“線上線下,立體防護”的法治氛圍,連續兩年刑事案件零發案。
對熱孜婉古麗來說,“守初心、擔使命”落在實處,便是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解決“急難愁盼”,因此,她還有很多未實現的夢想——轄區各族居民守望相助、親如一家,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有越來越多的居民識騙、止騙,變為反詐“宣傳員”,轄區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零發案。
還有個眼前就要實現的“夢想”。
受表彰當晚,“警民聯系微信群”異常熱鬧,居民們紛紛轉發相關新聞報道,并“接龍”表示,希望熱孜婉古麗舉辦一期專題宣講,傳達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精神。
“宣講主題我已經想好了——‘幸福,來自群眾的信任’。”熱孜婉古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