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邁進了新常態的發展時期,對國有企業的改革工作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改革目標和任務變得更加明確,對于國有企業的發展來說無疑是機遇也是挑戰。國有企業的審計部門作為國家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承擔重要的責任。當前,審計監督的目標以及審計監督側重點發生了變化,國有企業的審計監督工作開展變得更加困難。在此基礎上,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新常態下完善國有企業審計監督的現實需求及其策略,解決國有企業審計監督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步入了關鍵時期,面臨著較大的困難和挑戰。為了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審計監督體系,規范國有資產的管理流程,有必要加強對審計監督機制的重視,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審計模式是適應當前社會發展新常態的前提和基礎,更是展現出國家審計治理作用的有效方式。
一、完善國有企業審計的重要作用
對國有企業來說,審計工作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企業審計不僅是企業踐行法律職責的關鍵任務,同時也是實現國家治理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保障國有企業實現戰略轉型目標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因此需要對國有企業存在的審計問題進行詳細分析,了解現今國有企業在實施審計監督方面的現實需求,制定出合理的解決對策和方案,幫助國有企業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完善國有企業審計是踐行法律職責的關鍵任務
針對國有企業、國有資本加強審計監督管理是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提出的重要決策,也是法律法規方面的基本要求,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等一系列的法律規定,對于國有企業審計的對象、權限以及職責等進行了明確。我國出臺的眾多文件中,對于國有企業審計工作提出的要求相對來說比較豐富,包括健全國有資本審計體系、制度以及實現國有資產審計監督全面覆蓋,要求審計機關能夠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對國有資產進行審計。因此在國有企業建設完善審計監督管理制度,加強審計監督工作是國家政策落實的重要方式。
(二)完善國有企業審計是實現國家治理目標的重要部分
國有企業的改革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推進法治治國工作中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我國現代化治理目標的實現。國有企業的審計系統是國家審計系統中的重要組成,國有企業的審計效果直接影響國家審計的情況。而當前,國有企業集團內部存在一些不合理問題以及潛在的風險和隱患。為確保國有企業的管理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需要揭露重大投資決策以及國有企業資產和股權轉讓等重點環節中存在的問題,為國有資產以及國有資本的安全提供相應的保障。
(三)完善國有企業審計是國有企業戰略轉型目標的有效途徑
在國有企業、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以及產權結構變化的發展形勢下,國有企業審計在促進國有企業改革決策的落實執行及國民經濟健康穩定運行方面有著較大的責任,承擔著相應的任務。如今我國國有企業規模較大、資源豐富,涉及領域也比較廣泛,管理過程相對復雜。同時,國有企業的改革工作正處于關鍵時期,要解決的機制問題、結構問題都比較多,在這種復雜的環境下,要依法履行和提高國有企業審計監督的水平,就要求企業審計部門明確自身的職責,了解審計監督中的要求,并規范審計監督行為,制定國有企業審計監督的目標,構建形成和實際情況更加匹配的審計監督新格局。
二、新常態下完善國有企業審計監督的現實需求
正確看待新常態下國有企業審計監督中存在的現實需求,有利于幫助國有企業明確自身的地位,了解企業現狀,制定合理的企業發展對策。
(一)國有企業的審計應當進一步強化思維
當前社會發展新形勢對于國有企業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國有企業要努力發揮國家審計功能,不僅僅要強化自身的審計思維,更要充分認識到企業中存在的各方面問題,認真了解和思考國有企業改革可能遇到的新風險,強化法治意識,建立市場思維,以更長遠的角度思考國有企業的發展,找到這些復雜問題的解決方式。首先是要確保公司的治理目標以及宏觀的調控目標協同配合,完善國家的宏觀政策,確保其在國有企業改革工作中得到完美的落實。其次是要確保國有企業把結構調整放在一個更加突出和明顯的地位,不斷促進企業發展的腳步,建設完善企業的治理模式以及企業合理的經營體系,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幫助企業實現轉型發展。
(二)完善國有企業的審計監督體系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相應的資本結構以及產權結構也變得更加多元,在此基礎上,國有企業監督管理體系的健全,就需要在審計環節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審計工作相互配套融合,實現和國家審計同步發展的目標。國家審計整體特征是內部組成體系應當具有的特征基礎,另外,國家的審計特征也會直接影響到國有企業內部各組成體系的特征。為了提高審計監督的效能和水平,需要國有企業在審計監督中建立和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圍繞著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核心形成更加完善健全的審計監督體系。
(三)國有企業審計要配合國有資產的監管
在當前改革發展的整體環境下,國有企業審計監督體系應當得到進一步的創新和完善。不僅要強化政策執行,同時也需要將審計范圍進一步擴大以及認定,尤其是國有資本的使用環節,要建立監督評價體系,確保其合法合規。針對現有宏觀政策的落實情況,形成一個相互配合制約、層次明顯的審計監督體系。要理解國有企業中的審計以及其他審計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聯性,通過構建和國有資產監管部門更加配套的,符合國有資產出資人需求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解決在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實現監管系統的系統性、層次性以及完整性的目標和要求,實現國有資產監管結構以及國有資產審計之間的完美配合。
三、新常態下國有企業審計監督的有效對策
(一)要進一步明確國有企業審計監督的責任
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國有資產要實現穩定發展,履行相應的責任,就需要實現國有資本的審計標準明確、審計對象明確以及審計主體責任明確的要求,要了解審計工作開展的關鍵點以及審計工作涉及的范圍,為國有企業順利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對國有企業審計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更加嚴格的控制。為了提高審計監督的效能,實現依法履行責任的目標,國有企業的審計就需要進行精準定位,并且迎合新的要求和職責。如今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有了新的戰略發展目標和規劃,國有企業的審計問責范圍進一步擴大,因此要進一步明確國有企業審計監督的責任,了解其中的重點,還要明確國有企業領導干部人員的經濟責任,判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員工職責定位是否清晰明確,了解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二)完善國有企業審計監督方式
國有企業審計工作的職能,明確了國有企業審計問責的邊線以及重點。對于國有企業審計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應當對其中的問題加以明確,解決這些問題,為最終的審計監督結果提供保障。實際中,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造成一些國有企業結構多元化,可能會導致國有企業審計監督表現出多點發力的特質,進而對國有企業審計監督提出更嚴格的要求。
(三)實現國有企業審計全面監督的新目標
新常態背景下,開展國有企業審計監督工作應當體現出全面性的特點。為了進一步落實和滿足國家提出的要求,有必要加強對于領導干部的責任追究管理,尤其是針對一些國有資產的審計內容,要實施全面的覆蓋工作。國有企業審計監督本身承擔著極其重要的職責,需要進一步創新,明確國有企業審計監督的新要求,開展全方位的審計監督,這也是必然的選擇。如今我國的有關政策文件對于國有企業審計提出了更新的規定,提出了新的標準,對國有企業開展的審計監督管理,有利于實現國有資本的中心化建設,并實現國有資產審計監督全面覆蓋的目標。
(四)要明確國有企業審計監督的具體責任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國有企業以及國有資本之間存在著資產共存的現象,審計國有企業資本時要明確審計工作的具體標準,確定好主體責任的范圍,了解審計過程中關鍵的部分和重點環節,從而確保審計監督管理工作按照預定的流程和要求順利開展。要降低國有資產的使用以及國有企業運營過程中潛藏的風險,防止出現國有資產的流失問題。
在當前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國有企業應適當拓展自身的生產經營范圍,優化國有企業的生產戰略目標,而這也就導致審計監督工作涉及范圍進一步擴大。為了高效履行國有企業的審計監督管理職責,要將審計的范圍以及審計的對象作為具體的參考依據,動態化調整國有企業中的審計監督管理職責和要求,達到審計監督精準化定位目標。審計監督工作的重點一般來說會集中在對于出資人的監督、經濟責任的審計以及職能履行情況的監督等多個方面,尤其是要針對國有資本的投資運行情況,展開全面的審計監督工作,以便于核查國有企業內部的經濟責任。開展審計監督管理工作,還應當正確了解國有企業的監督機構與母公司之間的權責定位問題,了解企業的公共管理職能,監督國有資本的實際運行狀況,分析其中的領導人員是否存在問題,做到防患于未然。
結 語
國家審計在國有資產監督方面有著重要的優勢和作用,通過完善國有企業的審計職能,是幫助國家審計部門發揮治理作用的內在需求,更是助推國有企業發展建設目標實現的有效環節。對于國有企業來說,開展審計監督管理是長期的工作,也是困難的工作,要通過創新體系完善方法以及加強監管等措施,保障審計監督的實際效果,為國有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條件。
(作者單位: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十堰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