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載貨車在商用車市場中占據較大比重,涉及重中輕微各個車型。宏觀經濟、政策及行業需求均影響載貨車市場銷量及結構的變化。2022年上半年,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國內多輪疫情沖擊,宏觀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增大,載貨車市場在5月中下旬初現復蘇勢頭。在此背景下,通過企業供給及地方需求兩方面進行載貨車市場分析,補充分析新能源載貨車市場的表現。基于外部環境預測及當前市場的表現,預判下半年及中長期載貨車市場的走勢。
關鍵詞:載貨車;市場分析;市場預測
中圖分類號:U461 收稿日期:2022-08-08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2.09.003
1 宏觀經濟環境及產業政策環境
2022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 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同比增長50%;第二產業同比增長32%;第三產業同比增長18%。其中,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2 464億元,同比增長04%。分產業看,二季度第一產業同比增長44%;第二產業同比增長09%;第三產業同比下降04%。上半年工業生產遭受疫情疊加、地緣政治沖突影響后企穩回升,各項刺激政策在二季度集中釋放,在后續沒有疫情沖擊的前提下,全年經濟持續修復,政策落地效果逐步顯現。從投資環境來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71 430億元,同比增長61%,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增長較快;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4%,增速比全部投資高43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5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長202%,消費品制造業投資增長166%,原材料制造業投資增長104%。
上半年,完成營業性貨運量2427億噸,同比下降22%,其中6月份降幅進一步收窄,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公路貨運量完成177億噸,同比下降46%。主要受國內疫情影響,公路貨運受到短暫沖擊,隨著各項物流保通保暢措施逐步落實到位,各項交通貨運指標在經歷4月份短暫波動后逐步恢復,特別是貨運量基本恢復至去年的同期水平。從相關產業來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5122億件,同比增長率為37%,中國快遞業務累計收入達到4 9822億元,同比增長29%;中國物流行業投融資規模在2月份達到最高金額,為13216億,投融資數量最多的是6月份,數量為21個;全國物流總額1597萬億元,同比增長31%,物流需求總體保持擴張態勢,物流發展保持韌性,5月當月物流增速止跌回升,物流運行的積極變化增加。未來工業制造業與貨運行業、快遞物流業將繼續深度融合,形成成熟的服務模式進行推廣階段,疊加新倉配模式快速普及,相關產業收入規模逐步提升,供應鏈服務能力更加突出。
2 載貨車市場概況
2022年上半年,載貨車銷售880萬輛,同比下滑379%,除2月同比高速增長外,其他月份均下滑,如圖1所示。2021年排放升級帶來了需求透支,形成高基數,導致2022年上半年市場銷量同比下滑;同時,由于疫情沖擊帶來的不利影響,以及局部沖突引發的燃油價格上漲,物流運輸受阻,運輸成本上升,市場下滑程度加劇。在5、6兩月政策集中發布的帶動下,市場銷量環比逐步提升,在3、4兩月被抑制的部分需求逐漸釋放。除整體銷量表現外,2022年1月工信部、公安部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后,貨車合規管理加強,治超工作嚴格落實,載貨車產品結構也將發生變化。
長期以來,由于藍牌輕卡進城的便利性,部分大噸位輕卡甚至中卡通過將總質量“標小”的方式,成功轉變為“藍牌輕卡”身份,從而享受藍牌輕卡進城便利性等一系列政策紅利[2]。政策發布后,由于單車運力下滑,為支撐市場運輸需求,新增輕型貨車銷量迎來上升。同時,也將有少部分藍牌輕卡向黃牌車以及更大噸位的中型貨車轉移,這部分市場對運力需求大,對城市路權敏感性相對較低;另外,在擠出效應下,微型卡車需求也會增加,尤其是大微卡產品,其車身較寬,運輸能力強,在一定程度上媲美運力下降的藍牌輕卡產品。
從車型結構來看,載貨車主要以輕型貨車為主,如圖2所示。2022年上半年較2021年全年相比,輕型車份額增加48個百分點,重型車份額縮減了48個百分點,微型貨車和中型貨車占比較低,總和僅為30%。隨著我國城鎮化率逐漸提升,城鎮人口增加,且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優化,服務于中短途運輸的車型需求進一步增加;同時,由于“公轉鐵”“公轉水”帶來的影響,部分大宗商品長途貨運市場被壓縮,疊加前期需求透支影響,“車多貨少”導致增購動力不足。
3 2022年上半年載貨車銷量分析
3.1 各企業載貨車市場概況
2022年上半年共有96家企業實現銷售,較2021年同期減少2家。表1所示的TOP10企業份額達到802%,較去年同期提升了01個百分點,其中TOP3、TOP5份額均提升,分別增長45、48個百分點,頭部企業聚集度進一步提升,競爭力顯現。上汽通用五菱在2022年上半年超越同期排名第一的北汽福田,占據市場首位,半年銷售162萬輛,同比下滑了218%,市場份額大幅提升了38個百分點;而北汽福田半年完成116萬輛的銷量,同比下滑450%,降幅高于市場平均,市場份額下滑17個百分點;長安汽車居于市場第三,完成銷售91萬輛,同比下滑183%,市場份額提升25個百分點;長城汽車和江淮汽車分別位列第四、第五位。上半年藍牌輕卡延期銷售產品中,五菱牌數量最多且占比最大,其出清壓力相對較重。在此驅動下,上汽通用五菱市場份額實現突破,市場份額加快提升,完成情況較為突出。
3.2 按地區需求的載貨車市場概況
2022年上半年,全國各省份載貨車銷量均下滑,11省降幅超過市場平均降幅。山東、河北、廣東及河南載貨車銷量占比超過60%,是載貨車的主要銷售區域,如圖3所示,但這4個省份降幅均超過平均水平。前十省份人口較為集中,需求量大,市場補充較快。
3.3 新能源載貨車市場概況
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載貨車高速發展,上半年銷售19 618輛,同比增長1176%,滲透率達到22%,較2021年同期提升了16個百分點,新能源市場逆勢發展。
a.從技術路線來看,市場仍以純電動為主,燃料電池和插混路線規模增長較快。在各技術路線中,燃料電池主要應用于中重型貨車,純電動和插混路線主要應用于輕微型貨車。燃料電池貨車在國家及地方引導下進入政策紅利驅動的發展階段;插混路線有效地解決了不固定路線或臨時運營需求的補能不便問題。
b.從企業維度來看,2022年上半年共有46家企業實現銷售,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僅表2所示的7家企業銷售超1 000輛,市場份額超過50%,總和占比663%。此外,新能源市場內格局變化較大: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銷量3 099輛,占據市場份額158%,躍居市場首位,較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華晨鑫源同比增長52個百分點,排名第二,同樣份額增長、排名變化較大的企業還包括廣西汽車、長安汽車、江鈴汽車等;部分頭部企業份額和排名也產生較大變化,北汽福田2022年上半年銷售1 263輛,份額下滑82個百分點,從首位退至第五,重慶瑞馳下滑32個百分點,東風汽車下滑20個百分點。當前新能源發展在“雙碳”目標指引下已成必然趨勢,各家企業均展開了布局,形成技術儲備,搶占市場先機。
4 結語
2022年,我國經濟面臨供給沖擊、需求收縮、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內需不足和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環境下,穩增長成為主要基調。下半年政策作用有望進一步顯現,疊加11、12月購物節帶來的快遞運輸增長,穩定載貨車需求。在市場結構持續改善和國Ⅵ排放升級減弱的影響下,輕型及重型載貨車市場有望恢復。同時,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將于2022年12月31日終止,之后上牌車輛不再給予補貼,補貼在載貨車新能源化發展勢頭強勁的基礎上帶來銷量刺激。因此在多重作用下,2022年載貨車下半年市場表現將逐步好轉。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2022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EB/OL][2022-07-15]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2207/t20220715_1886475html
[2]王雪,張吟雪輕型載貨車“大噸小標”問題常態化治理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12):207-208
作者簡介:
楊紫都,女,1997年生,研究方向為商用車市場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