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贊美我們會有一個誤區,以為贊美就是夸人。但沒有水平的夸人不僅不會加分,甚至還有可能得罪人。那怎么辦?
用行動而不是用語言來表達贊美,怎么做?一個叫“嗯度”,一個叫“摸機率”。當對方說話時,你不斷地點頭,身體前傾,嘴里還得配合一點,“嗯嗯,是這么回事”。“嗯”的程度,簡稱為“嗯度”。“嗯度”是可以不斷提高的。比如,你可以從“嗯嗯”發展到“是啊”“對”“天啊”“原來是這樣啊”“真的沒想到居然可以這樣”等等。這些話沒有什么實際的意思,但這些詞不斷升級,你表達的贊美的強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另一個方法是控制自己的“摸機率”,就是單位時間里摸手機的次數。如果對方說話的時候你頻繁地看手機,其實就是在告訴對方,你說得特沒意思。一旦對方這么想,你就沒有表達贊美。
如果不滿足于只用行動表達,要用語言表達贊美,該怎么做呢?
心理學家有一個洞察:“每個人畢生都在追求的是被看見”。贊美的本質就是這句話。所以贊美,就是發現并指出對方的獨特行為。
這里有兩個技巧。第一個技巧,叫從差異中發現內容。贊美要觀察差異,發現對方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比如林青霞,誰都覺得她美,但亦舒是這樣說的:“一個女孩子美成這樣子,自己卻完全不自知。”后來這句話成了一句金句,叫“美而不自知”。亦舒發現了林青霞和其他美人的區別,美女都是美的,但是林青霞美得很灑脫,美得毫不在乎。亦舒強調了差異,這就是高水平的贊美。
第二個技巧是,贊美行為,而不是贊美天賦。你如果夸一個女演員“你真瘦”,雖然也是在夸她,但是贊美效果就很一般,你可以這么說:“你一看就經常鍛煉,真是太自律了。”這句話,對方聽了就會覺得很舒服,因為你不是看到了她的天賦,而是看到了她的努力。
實施贊美的技術要領,總結起來就是9 個字,叫“輕輕地、深深地、常常地”。
首先,贊美的時候,不要給別人造成負擔,贊美的表達一定要簡潔。比如,我們去聽講座,聽完后想贊美一下主講人。你和主講人握手的同時,就應該把贊美的意圖表達完畢。超過了握手的時間,贊美就給別人造成負擔了。但回來以后,你可以發個夸他的朋友圈讓他看到。這就叫不給人造成負擔,同時又完成了深度贊美的目標。
第二個動作要領是“深深地”。不是你的話要多重或者多長,而是要表達出你深深地影響了我,這就是最高級別的贊美。
曾經有一個人對羅振宇說:“羅老師,有一段話,您講完,我就把我們家里的沙發和電視都搬走了。現在我的客廳就是一個書房,我和孩子一人一個書桌,幸福感很高。”這種贊美是在向對方說,你的一句話,影響了我的生活方式。
第三個動作要領是“ 常常地”。任何場合、任何場景,我們都要給別人一個正反饋,利他也是利己。
我看到最高明的接受贊美的方式,是比如你贊美一個姑娘說:“你今天真好看。”她會說:“謝謝你,很高興你發現了這一點。”
這句話里有個竅門,它的結尾是開放性的,“謝謝你發現了這一點”,意味著她愿意繼續跟你對話。
溝通是無限游戲,接受贊美最好的技巧,就是讓對話可以無限延續下去。保留一個開放性的結尾,是接收贊美的一個好方式。
(摘自“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小黑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