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川劇《草鞋縣令》的推出強有力地證明了,在歷史長河不斷地變遷中,中華文化不斷地推陳出新、與時俱進,讓川劇越來越鮮明地展現(xiàn)出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欣賞著新編川劇《草鞋縣令》,我們感受到的是傳統(tǒng)文化正在蓬勃綻放。
近現(xiàn)代以來,大眾的審美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使得大眾在文化意識上出現(xiàn)了傾西方、慕西方的一種心理默認,使得我們的文化審美偏向于認為西方的、院校的就是一種科學(xué)的、高級的片面認識。新編川劇《草鞋縣令》的推出強有力地證明了,在歷史長河不斷地變遷中,中華文化不斷地推陳出新、與時俱進,讓川劇越來越鮮明地展現(xiàn)出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欣賞新編川劇《草鞋縣令》,我們感受到的是傳統(tǒng)文化正在蓬勃綻放。
當我們在觀看西方戲劇等舞臺藝術(shù)時,我們會被這些藝術(shù)作品感動,但這僅僅是我們最基本最簡單的一種情感需要,我們無法從自身的生活和文化認知上找到那種烙印在我們骨子里的一種自覺的深層次的共鳴。當觀看新編川劇《草鞋縣令》時,會發(fā)現(xiàn)川劇是那么熟悉,故事是那么親切,我們的情感不自覺地跟隨劇中人物的不同和故事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而變化。因為什么?因為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就如同劇中的角色,這種情感的共鳴就是我們每個中國人身上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自覺。在劇中紀大奎面對賄賂對人生的三個思考,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會面對的誘惑,都需要我們?nèi)ニ伎季駬?。法律之外,靠什么來約束?是我們中國人的文化約束——文化信仰。我們從劇中看到的紀大奎不光是一個舞臺人物,更是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劇中紀大奎登山看到載魂之舟,他嘆道:“人生百年,駛向彼岸之時,不能只是一副軀殼。要有靈、有魂、有精、有神,所謂靈魂不滅,實則精神不朽也!”這不正道出了中國人自古以來通過儒家的“修齊治平”的思考和實踐。這正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孜孜不倦所追求的一種最高境界。再有劇中人物乞娃跳崖的片段,乞娃臨死前的發(fā)愿和紀大奎的經(jīng)典唱段,每一位觀眾看了都熱淚盈眶,為什么?因為這里面有著我們中國人所認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際關(guān)系理念,有著“巾幗不讓須眉”的人生豪邁,有著“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拳拳報國心。這些也許在我們平時不會去察覺,但是當在某一個地方,某一個時刻,不經(jīng)意的一剎那,它會燃起我們心中那團火,不需要解釋,它就在我們的心里面,在我們的血液里流淌。
新編川劇《草鞋縣令》。所謂新是什么?任何創(chuàng)新都不是一次孤立的飛躍,不是拋棄過去也不是其他文化的附庸,而是一種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有其深厚的歷史邏輯與現(xiàn)實場景的,是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和起點的審時度勢。它可以讓所有觀看它的人從劇中找到自己,進而反思自己。它來自我們的真實生活,來自我們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底蘊,來自每個人的內(nèi)心,劇中有你,有我,有每一個中國人。